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些问题,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征集的项目涉及关键技术突破类、重点领域应用类、服务保障体系类三种类别。本次项目征集工作对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物联网发展正在加速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变革创新。大力发展物联网是推进我国从消费互联网时代全面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重要抓手,是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的重要举措,是抢占未来全球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必然选择。“物联网+”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补齐物联网发展短板,谋篇布局物联网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释放物联网发展红利。
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联网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射频识别、传感芯片等物联网基础感知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现象十分严重,核心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不深入,产学研严重割裂,技术和产品严重滞后国外发展步伐,存在严重的代沟。通用型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缺乏。由于缺乏统一的物联网程序运行平台和开发平台,严重制约着物联网应用程序的规模化发展。物联网操作系统和传感器节电节能技术有待提升,低功耗操作系统和传感器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强。缺乏成熟通用的物联网节点组网技术,组网协议稳定性和网络传输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传统安全防护技术难以跟上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发展步伐。物联网安全问题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随着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随着通用传输协议和通用操作系统的出现,为物联网病毒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市场上做互联网安全的厂商很多,但做物联网安全的公司却不多,由于和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有很大差别,大部分物联网公司都只擅长做物联网应用,但是对物联网安全几乎都没有涉及,无论是物联网数据集采安全,还是物联网接入安全管理、组网安全管理、网络入侵监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物联网应用病毒监测,目前很少有公司做这方面产品和技术的储备研究。
三是缺乏物联网接入产品安全评测、风险评估和等级认证制度。物联网产品被广泛应用到了国防军队、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管、智能家居和智慧医疗等各个重要领域,这些领域的物联网产品的安全性关系到了国家安全,关系到了社会稳定,关系到了个人隐私。然而,目前大多数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产品都是厂商生产后直接就应用,未经过任何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安全评测、风险评估或等级认证,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推进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对策措施一是打造自主可控的物联网产业链。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打造涵盖物联芯片、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程序等在内的全链条自主可控的物联网产业链。重点加快物联网感知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加强数模转换技术研究,提高芯片采集精准度和使用稳定性,研发能够满足市场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性价比物联网芯片。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节电、微型物联网操作系统,丰富操作系统网络和应用接口,提高操作系统稳定性。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组网和通信传输协议,加强协议安全保障,提高物联网组网的稳健性和通信传输效率。创新基于通用操作系统的物联网应用,丰富物联网应用种类,创新物联网应用场景。
二是深化物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加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管网、智慧水利、智慧港口等领域应用,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提升基础设施管控和利用率。加强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领域应用,提高管控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节水、节电和节能。加强物联网在居民生活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慧生活服务产品,提升生活服务品质。
三是加强对物联网接入产品的安全评测和等级认证。建立重点领域物联网接入产品的安全评测和等级认证制度,加强对联网产品采用的通用协议、通用硬件和通用软件的安全性检查,保障连接、组网、配置、设备选择与升级、数据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可控,确保重要物联网产品在联网应用环境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加强能源、电力、水利、轨道、石化、冶金等重要工业控制系统中物联网应用产品的安全评测和等级认证,重点确保物联网产品在特殊环境中长时间应用的性能和功能的稳定性。加强对金融、电信、安防、医疗健康等领域重要物联网应用产品的安全评测和等级认证,重点确保数据不被非法采集。加强对军用领域重要物联网应用产品的安全评测和等级认证,提高军用物联网产品安全稳定性,确保军用物联网产品联网安全性。
谋划好国家物联网战略部署,加快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不仅有利于促进数字中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更加有利于构筑面向未来发展的国家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