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人机曾遭伊军米格25反杀,无人机空战我国有"暗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军用领域已经呈现出了爆炸性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无人机逐渐替代有人机用于执行各种高危险的作战任务,比如预警侦察、对地打击、战场巡逻、伪装诱饵等等。不过还有一块硬骨头至今都没有被啃下来,那就是专门负责空战的无人战斗机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在理论上使用无人战斗机进行空战,有着有人战斗机所无法企及的诸多优势,比如不用担心人员损失、无需考虑飞行员过载承受能力、充分利用有效载荷等等。
无人机的用途日益广泛,但是在空战领域尚未得到有效突破另外让无人机具备空战能力在技术上也并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门槛,比如美军的“捕食者”无人机就可以携带“毒刺”空空导弹攻击空中目标,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卫而不是夺取制空权。在2002年还爆发了一场人类军事史上首次无人机参与的空战,当时美军的“捕食者”无人机正在伊拉克境内执行任务,不料突然与伊军的米格25狭路相逢,“捕食者”无人机抢先发射“毒刺”空空导弹却未能命中目标,结果不幸惨遭米格25轻松反杀,无人机的空战初体验就这样遗憾地折戟沉沙了。
“捕食者”无人机可以携带近程空空导弹用于自卫
“捕食者”无人机之所以落败,是因为它只是一款比较低端的察打一体化无人机,不仅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也没有任何干扰敌方空空导弹的电子对抗手段,碰上飞行性能出色、机载设备齐全的有人战斗机自然是不堪一击,并不能由此说明无人机空战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其实现代空战的所有环节,包括目标探测、敌我识别、跟踪锁定、导弹发射、电子对抗等等,都可以通过对无人战斗机进行遥控指挥的方式来完成,无非就是把飞行员从战斗机座舱搬到了地面的控制室而已。
真正制约无人战斗机投入实用化的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在电磁环境错综复杂的战场上将海量的数据信息即时可靠地在相隔千里的无人战斗机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互相传输,一旦遭到电子干扰或者黑客入侵,导致无人战斗机失联甚至被敌方控制,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目前的主要解决措施一是提高无人战斗机的人工智能水平,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降低发生信息安全事故的概率,这方面美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模拟空战中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打败了经验丰富的人类飞行员。
无人机蜂群技术将赋予无人战斗机更加强大的实战性能 二是探索有人战斗机就近引导无人战斗机实施集群作战的模式,比如在美军规划的网络中心战体系当中,F35就担负着作为战区无人机指挥节点的重任。中国在无人战斗机领域同样也在快马加鞭,前不久成功完成20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刷新了由中国自己保持的119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的世界纪录,体现了我国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的深厚功力,为进一步研制以有人战斗机为核心的无人战斗机集群作战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最近国产新型无人战斗机样机的亮相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不小轰动。
我国正在研制的无人战斗机有望彻底改写空战规则
这款名为“暗剑”的无人战斗机早在十多年前就展出过了微缩模型,如今全比例样机的出现证明其技术方案的成熟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向着实用化的方向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暗剑”无人战斗机的气动外形兼顾了优良的超音速/高超音速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高强度钛合金材料一体成型的机体结构以及无人驾驶的天然优势,使得它具备承受超大过载的机动能力,现有的空空导弹和防空导弹大部分都难以对它构成威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无人战斗机还难以完全替代有人战斗机的地位,但是却是有人战斗机无可取代的力量倍增器。我们可以想象一架歼20指挥若干架“暗剑”无人战斗机协同作战,其战斗力将达到何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