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换芯”背后:生态和开发者是基础保证和信心来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苹果公司历史上首次线上全球开发大会如期举办(后文简称WWDC20)。如之前预期,苹果公司在这次发布会上推出了用于旗下硬件产品线的操作系统更新,iOS/iPadOS 14,macOS Big Sur,以及watchOS7等如期而至。在最后,还放出大招公布了自研芯片的计划,并宣布Mac电脑将转向自主定制的处理器。
此举震惊业界,也意味着在英特尔和AMD两家电脑芯片传统厂商之外,苹果加入电脑芯片战团。
软件大会上发芯片 是给开发者留出时间
显然,苹果此举已经准备多年,在发布会上的一段宣传片中,他们展示了自己的“秘密实验室”,以及关于自研芯片和macOS BIg Sur的一些匹配工作。并且在一通演示之后,负责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才对外展示自己讲解所用电脑装载的居然是一颗A12Z仿生芯片,以至于微博上网友开玩笑说:我手里的iPad原来比自己电脑都强,但我们居然只用它看爱奇艺。
这是个玩笑,但也确实说明了苹果在软硬件合一方向的造诣。并且“软硬件合一”这个词我们在iPhone上谈了多年,没想到苹果也能将它用在电脑产品上。毕竟在电脑行业,英特尔是一座高山,在过去几十年内,全球没有厂商有实力向他发出挑战。
苹果在一场本属于软件的大会上推出一颗可能改写历史的芯片,其用心也非常明显。这家公司向来将体验摆在参数之前。“体验”二字是相对模糊的词,苹果将之落在实处的方式,既有做好自己的事(硬件,系统搭建),也要组织好外部力量协助自己—;—;后者正是软件生态的搭建。
根据新浪数码了解,苹果WWDC这个时间点推出自研芯片,既因为技术已经准备完毕,更是出于生态建设需要,提前给开发者留出时间。
跟其他厂商先放硬件,再让开发者做App不同的是,苹果显然希望自己的首款自研芯片电脑能软硬件+生态建设同时进行,这大概也是我们在本次WWDC大会上甚至都没有看到这颗芯片正式名字或代号的原因。
站在现有生态上 去攀越高山
当自己芯片正式宣布的那一刻,苹果公司已经打破现有的电脑行业生态,但实际并非从零开始。就像我们前文所讲,这家公司已经为此事酝酿多年。在会后与苹果公司相关人士的交流中,新浪数码得知,X86换到Arm架构(也是A12Z),苹果并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从零开始,众所周知,A12Z(以及它的前身A12)已经用在iPad Pro/iPhone Xs系列上有一段时间。虽然平板手机等产品跟电脑形态和思路不同,但这一年多时间可看作是苹果给A12的试练期。
英特尔是业内一座高山,但苹果公司显然对自研芯片有相当经验。从苹果电脑的“换芯”历史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过往:
1984年,苹果将Mac从MOS 8位6502处理器系列,转向摩托罗拉68K架构;
1994年,从摩托罗拉的68K系列架构,转向PowerPC架构;
2005年,苹果从PowerPC架构,转向英特尔的处理器架构,由此开启了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深度合作。
在这三次换芯行动中,苹果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将原本小众的产品受众逐渐扩大,可验证他们的适应能力。如今在已经有所成就的生态上,去攀越一座高山,速度也可以提升。
理想状态下,在打通了之前因为芯片架构造成的隔离后,macOS Big Sur理论上可直接运行两百多万个iOS、iPadOS的App,这既是给用户带来的一笔直接财富,也是对苹果自己和第三方开发者好消息。
这些,可看作是苹果敢下决心换芯的原因,也是基础保证。
从资本市场的回馈也能看出对苹果这一冒险行动的认同,截至美国当地时间6月22日收盘,苹果股价收报358.87美元,涨幅达2.62%,总市值已达1.56万亿美元。
对英特尔也会持续支持
在发布会上,苹果公司预计会在年底推出自研芯片相关产品,但适应期将有两年。这两年时间对一款产品来说看似不短,但对电脑芯片这个行业来说,其实已经算是出乎意料的快。
这些当然都与我们上面提到的“提前准备”有关。
当然,宣布自己做芯片,并不等于完全跟英特尔断绝。在会后的交流中,苹果公司相关人士也提到,即便有自研芯片,但在未来,仍将持续支持英特尔芯片,给用户提供优秀产品。
商业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这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在iPhone的各种部件供应商上也相当常见。因此两家大公司显然在未来几年仍会有稳固的合作关系,而并不用担心现有英特尔芯片电脑会被冷落。甚至可以预期的是,在近几年内,苹果仍旧会不断推出采用英特尔芯片的新品。
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即便是苹果自研芯片的电脑,它的使用体验也跟现有产品不会有明显区别。毕竟,用户不需要把电脑拆开用,更不用时常看看自己的电脑芯片;正如Craig在演示的那样,如果不看看“关于本机”,没人会知道那台Mac用的是一颗A12Z芯片。这是典型的苹果式体验,也是科技应该有的样子,用户不需要关注参数,只要能流畅的使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