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esla与BMW看无人工厂 连Musk都坦承的错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制造业持续面临劳动人口逐年降低的问题,为解决缺工危机,过去几年「无人工厂」可说是势头非常强劲。制造业者认为,人类既有过劳及缺工的问题,又可能因操作失误而产生致命危险,如此何不干脆让机器人取代人类?
但机器人真的能一劳永逸吗?仔细观察,其实市场近年对于智能制造的策略已经开始有所转向,欧美大厂现已不再只是研究于怎么开发以机器人为首的无人工厂,反而更聚焦于人跟机器之间该如何互动与搭配,才能有效发挥彼此的价值。
这说明无人工厂的概念似乎已开始有所翻转。例如一直将无人工厂视为终极目标的Tesla近期就面临一项大麻烦,执行长Elon Musk甚至形容Tesla正面临「生产地狱」,从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汽车产业来看,无人工厂或许未必如想象中那般光鲜亮丽?
说起无人工厂不会不想到Tesla。众所皆知Elon Musk一直以来都是机器人的奉行者,他还曾骄傲地向外界宣称,Tesla拥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机器人生产线。尤其去年Model 3即将正式量产前,可以看出Musk对于机器人生产线所抱持的厚望,备足多达467台Kuka机器人,还收购了一间德国自动化机器制造公司,专门解决Model 3在量产上对生产机器的需求。
随后,Tesla又再度收购美国自动化设备制造商Perbix,目标是在未来彻底升格为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为尚未发表的Model Y铺路。Musk宣称,这条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将会推翻过去大家的认知,具体的说,也就是人类将彻底退出生产线。而是退到后端只负责维护、升级机器和应对异常状况。他信誓旦旦地认为,「未来生产在线真的不能存在著工人,否则生产速度就会与人工速度看齐。」
但一切并没有按照Musk的理想顺利进行,今年以来,Model 3生产线已经暂停了2次。外媒披露,初期Tesla的目标是每周生产5,000辆,但在首季结束时却仅生产1,000多辆。
虽然Tesla声明暂停产线是为了改善自动化、克服产线瓶颈,但显然这已经超出Musk原先的预想,否则他也不会在媒体上坦承「过度的自动化是个错误」,并表示他低估了人类的工作效率。
Musk接受采访时提到,过度仰赖自动化反而让整个生产线的技术变得更复杂,而这些复杂的技术也因为频出问题导致无法发挥预期作用,最终逼得Tesla不得不放弃。
Tesla虽是汽车产业里的后起之秀,但凭借创新和大胆,市值一度打败许多传统车厂,包括百年老牌福特(Ford)、通用汽车(GM)、BMW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传统车厂所拥有的百年造车经验绝非Tesla能在短期之内超越的。
如果机器人生产线真的这么神乎其技,为什么传统车厂并没有效法Tesla将生产线全交予机器人?先前网络流传BMW的机器人大军生产影片,外界看到的只是机器人如何快速组装,但其实在镜头没拍摄到的地方,人类作业员一直存在著。
事实上,汽车制造商很早就开始懂得利用机器人来提升生产效率。观察BMW,其早在2007年时便导入3,000台机器手臂运行,同时采用约6,000名人力,而当时的产能平均一台车耗费120小时。而到了2017年, BMW的产能已提升至平均一台车耗费40小时,生产速度提升3倍。
十年过去,BMW的生产线有哪里些变化?工研院机械所智能机器人技术组组长游鸿修曾实地造访BMW工厂,令人意外的是,现今在BMW的生产线中,机器手臂的数量只剩1,500台,但人力却增加至7,700人,如果单就人机比例来看,这是一个跟无人工厂思维完全相反的生产模式。不过结果却令人满意,尽管机器人数量锐减,但BMW非但没因此减产,反而提高生产效率。
游鸿修观察,其实BMW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无人工厂,而是在于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BMW的做法比较趋近于先稳定制程,然后才实现自动化。而究竟BMW是怎么做到在降低机器手臂数量的情况下,却能提高生产效率?关键点就在于一方面BMW将机器手臂最佳化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导入协作型机器人提升人机共工效率。
在机器手臂的运用上,BMW做了一些变化。其一是为机器手臂增添许多感测技术,如视觉、力觉感测,使机器手臂具有更好的协调性、精确度与灵敏度,有别于过去从事固定、重复的作业流程,多了感知能力的机器手臂将变得更有弹性。
其次是导入机器人制造单元(Robot Cell)的生产模式。游鸿修解释,在此种生产模式下,机器手臂会透过旋转平台在不同车体间进行组装,可在同一条生产在线达到混线生产。
透过Robot cell,BMW生产在线的机器手臂变成一臂多用,而唯有提高机器手臂本身的使用率,工厂才有办法在降低手臂数量的情况下,维持甚至提高产量。
为了提升人类作业员的工作效率,BMW还导入了过去没有使用的协作型机器人。基本上,BMW的生产线采用的是全自动化与人机共工并行,而非像Tesla致力打造完全无人化的生产线。
业者观察,BMW之所以仍维持工厂有人类作业,是因为它理解现阶段要发展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代价太高」。德国车厂虽是自动化领域最热心的支持者,但却很懂得审慎评估,知道要适时缩手。
尤其现在欧美大厂普遍都已有认知,在未来尤其是少量多样的生产模式下,更难以达到无人化生产,此种生产模式最迫切需要的灵活与弹性恰是人类所拥有、而机器现阶段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