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密集回潮,私有化能拯救日渐式微的新浪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网易、搜狐、新浪,三家老牌的中概股如今正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网易回归港股二次上市风光无限,搜狐持续盈利走向“中兴之路”,而新浪却选择了退市私有化。
中概股回潮在近几个月中并非罕见之事,短短三个月内就有5家中概股正式表达或传出私有化的意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丑闻让更多的明星企业遭遇了国外机构接二连三的做空,海外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渐显;同时国内市场的改革步伐迅速,也为中概股的回归创造了必要的绝佳环境。
新浪此时的退市似乎正是顺应了大环境的需求。
7月6日,新浪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持有的控股公司New Wave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建立以每股41美元的价格通过现金的方式收购其尚未拥有的公司所有已发行股份。同时New Wave还表示仅对买家未持有的新浪流通股感兴趣,无意将公司出售给任意第三方。
此消息的发出也让新浪的股价在资本市场得到大幅提升,涨幅超过10%,总市值约为26.51亿美元;登录马斯达克20余年,作为中国互联网赴美上市的代表之一,新浪此时的决定也是对这20年的岁月做一个了结,从2018年突破122美元/股的高峰后,便一直急转直下,截止发稿时,新浪的股价为40.54美元/股,市值下降了将近2/3。
新浪选择私有化,是发展的必然
如果迟早要选择私有化,那么这个时机对新浪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瑞幸之后美国政府机构便迅速通过了一条“禁止无法做到财务透明,配合审查的中国企业今后在美上市”的法案;而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法律禁止将部分资料上传到境外,两者之间的矛盾也让更多的中概股企业最终只能选择退市。
更重要的是,新浪已经很久没有好故事可讲了。
曾经的新浪与网易、腾讯、搜狐一起被认为是“四大门户”,同时也是其中上市最早最快的企业;但短短的几年间,新浪便遇到了“中年危机”,走向也让人唏嘘不已,移动互联网资讯平台的崛起让门户网站声势渐微,从2017年到2019年,新浪营收增速分别为54%、33.11%、3%,连续三年增速的断崖式下降也让资本市场信心不足。
事实上,新浪的私有化在去年也早有预兆。2019年6月,新浪宣布与曹国伟达成了认购协议,在交易完成后曹国伟成为新浪大股东占比16.02%。当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曹国伟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向掌握着主动权,或许也能够为将来私有化减少决策上的阻力。
而外部环境的因势利导,正好也让新浪的私有化显得更名正言顺一些。在美股市场被低估,通过私有化让管理层对公司保持绝对的控制权,从而进行多元化的战略调整和尝试,以此来谋求企业更好的发展前景。
只是私有化真的可以拯救新浪吗?
商业模式老旧,恐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浪目前的收入大致可以分为微博业务和非微博业务,但不管是站在门户网站的角度还是转型之后的微博,新浪主要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巨大的依赖性让新浪的营收结构不具备稳定性,广告业务的乏力直接影响着新浪的收入,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原本的广告主也在进一步被瓜分。
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门户网站的衰落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资讯的多渠道分发在蚕食着门户的市场;微博是曹国伟当年力排众议的杰出产品代表,即便是在如今也依然在社交领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它改变了新浪用门户支撑营收的情况,也是新浪体系里唯一拿得出手的产品,但近两年的表现也一直平平无奇,这点从微博的日活和业绩增长速度当中也能够看出一二。
旗下着重推出的“绿洲”被认为是狙击小红书的重要武器,但却也没能够掀起多大的浪花。商业化变现的乏力与产品的竞争力让微博的地位遭遇到威胁,如果不能够讲出可持续性的新故事,不管是微博还是倚重微博的新浪相比前景都不会太乐观。在此背景下,新浪必须要做出更大的改变来迎接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
从短期来看,私有化或许会对新浪的股价以及市值产生影响,收获一波红利;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业务继续处于乏善可陈的境况,私有化也不过是获取自由度的一块跳板罢了。对新浪来说,能否改变当前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曾经交出了模范答卷的新浪在做出了此次的私有化决定后,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已经掉队的“前浪”若不奋起直追,迟早连“后浪”的背影都看不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