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已经到来了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德国汉诺威的春天,满城都是工业的气息。
4月23日至27日的汉诺威展览中心里,全球5000多家展商云集亮相,满眼的机器,炫目的科技,如潮的观众,这是顶尖科技的风云际会。
这是变革的风口——工业4.0从概念变成现实,预示着即将席卷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将颠覆人们对工业的认知;
这是创新的潮头——最火爆的站台就是最耀眼的科技,唯有创新者才能享此殊荣。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制造,机遇满满,时不我待。
全面拥抱工业4.0时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届汉诺威工博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都会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有何大不同?
博世公司硕大无朋的屏幕与实体机器人浑然一体,展示着未来工厂万物互联的神奇景象;库卡公司的最新机器人一手端杯,一手倒酒,稳稳地为观众奉上纯正的德国啤酒……
瑞士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表示,传感器的应用、基于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等已成为工业领域的新常态。
“未来的工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人与机器)共同思考的工厂。”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说,今年展会展现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工智能在数字工厂中的广泛应用,机器学习和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工人的通用工具。
德国采埃孚公司一台使用人工智能控制组件的全自动电动叉车在本次展会上亮相。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人教机器”的时间大幅缩短,机器获得了自主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并大幅减少差错率,从而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在工业4.0时代,数字化转型是全球工业的大趋势。冰箱不仅是冰箱、汽车不仅是汽车,海尔集团IE高级总监任学良将这些工业制成品统称为“网器”。“以前产品生产出来,对企业而言是终点,而未来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在海尔展区,概念版冰箱是物联网的一个终端,连接着家里的所有电器。烘焙一份巧克力蛋糕,只需触动冰箱面板,就可以连接烤箱轻松订制。
一个光滑的小球,一个不稳定的托盘,在机器人的操作下,只要球偏离中心,托盘就会立即调整姿势,将球归位靶心。这是汉诺威工博会上华为展区的一景。
如此精巧灵敏的行动,人类根本无法实现。但机器人依靠5G技术的支撑却游刃有余。华为工作人员吴墨告诉记者,在华为5G的高速传输技术条件下,托盘能够最大限度消除时间延迟,将小球“玩弄”于股掌之间。
4月中旬,德国向华为发放首张5G产品证书,这意味着华为5G基站能合法进入欧盟市场。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亮点,5G技术取得突破是中国制造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如今的中国制造,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来自中国的参展商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德国,达到1000多家,仅深圳一个城市就有60多家企业参展。航天科工、华为、海尔等一批优秀企业展示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能力和成果,并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
汉诺威工博会引人深思:它为什么成为全球工业领域的奥斯卡?
也许德国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就是答案。这些企业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但极具创新力,在国际市场的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还存在短板,一些核心部件的研发技术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上。”一位中国参展商表示,“检视中国制造,我们既不能骄傲满足,也不能妄自菲薄,头脑要冷静,创新要加快。”
作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先进代表,海尔集团主导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今天的惊艳正是源于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任学良说,创新之路绝非坦途,但只有坚持才会看到曙光。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华为去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达800多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华为企业业务全球营销总裁邱恒说,创新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
为了学习德国工业4.0,航天科工曾派出百余名高管和专家到德国访问学习。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魏毅寅看来,“细”和“实”是德国工匠精神的要义,中国制造要向其学习。
加强自主创新绝不是退回到闭门造车。在汉诺威工博会上,湖南民营企业常德天马电器公司与法国施耐德公司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
“我们的工业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一个重要差距是积淀。”常德天马电器公司总经理高建国说,“施耐德有着近两百年历史,天马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迈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机遇无处不在。参展的中国企业代表表示,加快自主创新,扎实练好内功,中国制造定能赢得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