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备受重大厂商关注 发那科、安川电机正试图迎头赶上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著日本和世界各国的劳动力高龄化,协作机器人(Cobot)能与人类员工合作,维持各类型组装线的运行。因此原本不重视协作机器人的日本机器人大厂发那科(Fanuc)和安川电机(Yaskawa Electric)正试图迎头赶上。
据报导,发那科执行董事Kazuo Hariki表示,该公司未料想到大型制造商会想使用这种机器人,因为这些机器人举重能力及功能有限。
协作机器人是相对较新的概念,协作机器人目前仅占400亿美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据估计,未来10年协作机器人市场将成长到逾100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几十倍。
丹麦公司Universal Robots成立于2005年,于2008年底推出工业应用协作机器人,并与福斯汽车(Volkswagen)等德国汽车大厂密切合作。Universal Robots执行长Juergen von Hollen表示,起初很多人对协作机器人有所误解,但这些机器人因安全性、简单性和直接协助人类员工的能力,很快在欧洲流行起来。
在德国工业4.0战略支持下,Kuka和博世(Robert Bosch)等公司在2010年初跟著Universal Robots进入市场。由于相对便宜和易于操作,目前各种规模的公司都在小批量生产和简单流程使用协作机器人。
日本制粉(Nippon Flour Mills)用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制造的协作机器人来对在便利商店销售的包装食品做调味。日本制粉技术经理Atsushi Honda表示,日本劳动成本持续上涨,使用毋须与员工隔开的机器人来自动执行一些任务,能帮公司解决劳动力问题。
分析师表示,日本机器人制造商除了低估了协作机器人吸引力,还受到政府安全法规的制约,在国内市场受到阻碍。日本法律规定,重型工业机器人不得不与人体接触。而在人附近工作的机器人功能要受限制。
2013年下半,日本为符合国际标准而放宽对协作机器人的限制。日本机器人制造商起初保持谨慎,但现在正试图抢进市场。
发那科在2月收购Life RoboTIcs,其客户包括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和欧姆龙(Omron)。这是发那科15年来的首笔购并交易。而其竞争对手安川电机在2017年发表首台协作机器人。
据市调机构BIS Research数据,这两家日本公司都远远落后于Universal Robots,后者在全球市占约60%,目前为Teradyne子公司。发那科的市占为6~10%,而安川的市占更小。
安川机器人主管Masahiro Ogawa表示,随著用户习惯使用协作机器人,他们将有更先进和多样化的需求,而安川更能满足这些需求。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资深经理Katsutoshi Urab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19年初针对电子产品制造商和物流公司等客户推出一台协作机器人。川崎重工(KHI)是2015年进入市场的另一家工程巨擘。该公司在2017年与瑞士ABB联手。负责川崎机器人营销和销售规划的Tomonori Sanada表示,这两家公司计划对协作机器人编程进行标准化。
Universal Robots 2017年营收成长72%,达1.7亿美元,预计2018年至少成长50%。因此Universal Robots的von Hollen并不担心这些重量级厂商加入竞争,他认为市场将逐渐适应新的竞争对手。而该公司的目标市场中仅10%真的懂协作机器人,所以有90%的潜在市场尚未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