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哪些重要意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你在社区医院注射疫苗时,顺便用几秒钟的时间拍了张眼底照片,几秒钟以内人工智能便可以告诉你是否有患上了白内障或者其他慢性病,甚至可以准确预测儿童何时会近视。这样如同科幻电影中的设备,如今却发生在现实当中。
在2018年CMEF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小编采访到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Airdoc公司市场部副总裁张京雷先生。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于目前医疗行业的影响,以及对我们普通人生活带来哪些意义。
医疗科技逐渐走向成熟
目前,一个好的医疗服务价格非常昂贵。而据张京雷介绍,Airdoc的愿景便是希望能用人工智能优化医疗服务,以一种相对低廉的价格让广大患者更快速地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目前医疗科技行业在蓬勃发展,许多企业也都涉足到这个领域之中。就在上周,美国FDA给做眼底视网膜病变观察的公司IDx颁发了许可证,这从侧面证明了当前世界上的医疗科技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当今国内的医疗科技水平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国外,而这次美国FDA批准认证的技术只不过是国内医疗科技领域前两年的技术水平,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外没有更新的技术,而是说明我国的医疗科技已经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
张京雷表示,这其中有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具有人口优势,因此在数据收集上可以十分丰富和全面,而这一点在其他国家难以达到;其次,我们对于人工智能有着强烈的需求,比如在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医生与一线城市医生有着极大的差距,而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能够极大的弥补这些差距,因此AI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最后,我们不光要有好的医院以及医疗团队,还有非常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才能给相关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土壤。
人工智能将对医疗带来极大帮助
当谈到目前医疗科技领域有哪些具体进展时,张京雷表示,第一是技术的进步,比如在眼科、皮肤科、癌症早期病症的发现等已经有临床验证;第二则是政府部门的监管,预计在今年将会有几家医疗科技企业能够拿到CFDA 药监局的认证,这代表着国家对于国内医疗科技行业的认可。
张京雷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来的一个突破口是在院外,并且功能一定是筛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慢性病或者无症状的疾病及时找出,当然院外的模式还有很多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包括技术本身、市场及商业模式等。”
目前Airdoc主要的产品是在通过眼底拍照的慢性病筛查,而这种方式也是当前最成熟并且可以很快应用到临床的技术。通过观察眼底上面血管及神经的变化,可以从中分析得出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情况,也可以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在后台进行分析对比,能够更准确的进行慢性病的判断、辅助诊断和长期管理。
眼底数据为何成为研究的重点
至于为何选择以眼底作为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张京雷表示,首先慢性病完全可以通过眼底进行直接的观察,这就可以通过筛查进行早期诊断,第二是慢性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严重影像患者生活质量也给医保造成巨大财政负担。
还有就是技术上说眼底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取得——眼底照相机可以在院外使用,大规模眼底筛查的成本可以控制在几元钱以内,并且在伦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是三周岁以上的儿童到老年人,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眼底拍照。
最后在许多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方面,通过眼底能够快速的察觉,比如许多致盲性眼底疾病,可能在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是当症状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拍摄眼底,可以根据血管的变化能够在早期就察觉出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在没有任何症状表露之前,通过观察到眼底血管的膨胀变形,较早的确诊,可以进行及时的治疗。
多模数据分析帮助准确判断病症
如何能够准确判断这些病症,这需要运用到多模数据分析(MRT),张京雷接着介绍道。举个例子,在心血管科,每个病人的病例中都有许多数据,这些数据数量甚至多达上百组,对于一般医生而言,只能通过个别组的数据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如心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病症通过化验的指标只是简单的几组数据,但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同时对几十组甚至上百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揭示疾病的内在规律,找到更好的诊疗方法,这是人类自身的能力所达不到的。
并且当数据足够多时,也可以通过查找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找到一些疾病与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通过多模态分析可以判断病人的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基因等直接关联性有多少,这对于疾病的攻克与治疗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并且多模数据分析可以把医院中繁多的纸质病历全部数字化、结构化,极大的节省了医生的时间及精力,可以让他们更专注于本职工作。
未来医疗人工智能的潜力应用
张京雷还表示,医疗人工智能目前在两个领域中的潜力比较大,并且他也相信未来会证明这一点。第一便是医疗影像分析,由于影像本身就是结构化的,比如眼底照片;再一个如CT或磁共振等,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人为因素干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其次是医疗大数据,可以把非结构化变成结构化的数据,通过分析大量的病历资料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案,更好地管理疾病,目前也有许多公司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未来, Airdoc的技术开发会从眼底扩展到全眼科。张京雷表示,AI可以用于儿童近视的预防,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父母监测和预测小朋友近视的发展变化,将来这种预测可以精确到近视最可能在哪个星期发生。全眼科之后则是全身的人工智能,这也是未来医疗人工智能的方向。
目前对于数据的安全性也是一个讨论的重点,对于医疗科技行业来说就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获取的数据都是非常敏感的病患数据。对于数据的防护,张京雷表示,Airdoc所有上传的数据都是通过加密保护的,其次在上传与保存的过程中,这些数据都要严格脱敏,也就是数据与病人的个人信息完全分离,这也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惯例。
并且为了这些医疗数据的存储和使用,Airdoc参与了国家科技部监管之下的STI医疗眼科大数据平台。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上面所有脱敏数据都是可以共享进行科研,对于今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还有临床实践都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人工智能将更好的辅助医疗诊断
最后说到人工智能将来的服务对象时,张京雷解释道,Airdoc主要面向的服务对象其实还是医生——人工智能主要的功能是辅助医生对于病症进行诊断,但无法代替医生做出诊断。举个例子,目前已知的皮肤病超过2,000种,这就需要大量相对独立的算法合作来分析相关病症;而且许多皮肤病外观基本一致,因此医生需要额外询问患者其他情况才能够确诊,这对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个挑战。
当然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通过深度学习实现更多的功能,但是目前而言还有许多制约因素,包括法律上的制约——比如当人工智能诊断失误的时候,谁来承担法律责任等。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来看,人工智能都将是医生的一个辅助工具,无法取代医生。
未来人工智能最大的作用是解决医生大量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让医生真正发挥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人工智能与医疗这对搭档,将会颠覆今后的医疗环境,这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