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时不我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人眼前一亮。值得注意的是,两会期间,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传统生产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各界的代表委员纷纷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出谋划策,跨领域之广、受关注程度之高十分少见。
概念梳理
工业互联网是连接工厂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少华指出,工业互联网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是形成工厂产供销一体化的网络;二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态;三是全局性的智能制造。”
责任重大
工业互联网肩负的责任重大!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与根本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对于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性意义。
严峻挑战
革命性机遇就在眼前,而挑战也不容小觑。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规模化扩张、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希望抢占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导权。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表示:
“战略机遇稍纵即逝,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时不我待!”
成绩明显
我国在工业互联网方面行动较早,已取得了明显成绩。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计划。
2017年10月,国务院通过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支撑。
我国还成立了由工信部指导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目前成员单位达500余家,包含制造业、互联网产业、通信业等各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创新成效初显。
现实问题
然而,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尤其是与领先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美国早在2012年就率先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随后,AT&T、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等巨头联合在美国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
德国于2013年推出“工业4.0”国家战略,致力于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奋起直追,目前在22个工业大类中有7个名列全球第一,超过220个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工业增加值世界第二,制造业总量世界第一。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制造业自身结构不平衡,工业2.0、3.0、4.0同时并存,有些企业甚至还处于工业1.0的水平,不像美国和德国只需实现从工业3.0向4.0迈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总结了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三大不足”:关键基础能力不足、生态构建能力不足、保障支撑能力不足。”
重点工作
站在发展的转折点,我国下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第一,进一步加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持续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并且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第二,注重工业互联网生态和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组织的平台和纽带作用,促进各个环节的协同创新和共赢。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四,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