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和300000元的耳机有什么区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双十一虽然过去超过一星期了,但是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其仍成为目前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大家在饭桌上相互谈论快递什么时候到的信息外,似乎双十一中各种“稀奇”产品的价格,也吸引了一部分小众爱好者关注。比如在双十一期间,音频圈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音响品森海塞尔在双十一期间,联合天猫小黑盒推出了售价高达111万元的HE1限量版耳机系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消费级民用的音频产品市场中,耳机从几十元到百万元不等,价格跨度特别大。除了价格外,技术、声音等是否会跨度更大?造成价格如此之大的因素又有哪些?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来为感兴趣的各位烧友说叨说叨。
首要因素:产量少
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除了品牌价值外,另一大原因就是限量,只要和“限量”沾上边,基本就确定了这款产品价格一定不菲。售价高达111万元的HE1限量版耳机系统就是如此,Sennheiser和天猫小黑盒将在双11独家首发只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限量款HE1宫廷红版本和夜空黑各1台,也就是说这两款特别限量款配色在全世界也只有各1台。
售价111万的HE1
全世界仅有这1台耳机系统,其价值基本已经脱离了“共享”的阶段,进入到“独享”状态。因此,在定价方面,就可以做到“为所欲为”,定价多高都不为过。
当然,促成产量小的最直观因素是:材料特殊难找、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咱们就不拿售价高达111万元的HE1限量版耳机系统来举例了,因为并不具备常规性。
国产耳机品牌也有突破万元售价的耳机系统
咱们拿知名国产耳机品牌HIFIMAN出品的一套耳机系统SHANGRI-LA香格里拉来讲讲吧,虽然其售价也达到了300000元,但是这套系统和Sennheiser森海家那套111万的耳机原理相似,都属于静电系统。因为不可能量产,所以基本上从耳机到耳放,都为人工手工组装。加之音频器材零部件非常多,专业组装人员非常少,所以最终导致人工成本非常高。
原始材料成本高
其次,这种顶级hi-end音频器材经常会采用一些老电子管,例如西电300B等。虽然电子管的音色非常好,但毕竟时代比较久远,加上产量低,因此能用在机器上的胆管就少之又少,进一步增加了其成本。
顶级器材通常配置也非常奢侈
除此之外,这更不用提Sennheiser HE1联合天猫小黑盒推出的限量款HE1宫廷红版本和夜空黑版本,因为这两款设备采用的大理石底座也非常尊贵,其大理石品种为“Deutsch Rot”,在德国南部的巴戈利亚州由人工开采。采石场几十年前已经关闭,全球仅存的大理石的原材料非常珍贵。
限量材料少不了
厂商有高端技术专利“垄断”权
其实在高售价的另一面,是静电耳机技术并不像动圈、动铁、平板耳机等技术相对成熟。静电耳机从面世到逐渐被大家熟知,再到发烧友圈子中热捧起来,不过仅过了十几年。此外,采用静电技术的音频厂商,需要专利技术的不断投入,加之技术封闭,所以就导致了厂商具有一定的“专利权”,其实每个人针对“专利”的解读都不一样,笔者是这样理解的,专利,就是为高效解决某个问题,同时,也是某一领域内最精通某项技能的厂商在解决这项问题时,这一段时间内的特权。
华为与世界著名的音频及媒体技术研究机构Fraunhofer IIS签署了一项MPEG-4音频专利组合的全球许可协议。
因此,在相对小众的音频市场,就更容易形成技术壁垒,这样高端技术只会存在于厂商手里,不会有技术下放(静电耳机和高端动圈/平板耳机都有更先进的技术,像手机那样,下放到中端价位耳机中,是基本不可能的)
HiFi器材价格越高越难搭配
其实还有一部分因素,是在器材搭配上,换句话说,300元耳机绝对不会需要你考虑搭配问题,因为这个价位耳机拥有多种连接方式,除了传统3.5mm耳机外,蓝牙也是一种不错的传输介质。目前高通、华为、索尼等厂商,都推出了自家无线蓝牙技术,例如apt-X/X HD、HWA、LDAC等等。
无线蓝牙音频技术更新迭代非常迅速
在一般消费级,如千元以下价位,目前有一大趋势:采用无线蓝牙技术的耳机越来越多,因此消费者可选择性就越广,带来的竞争也越激烈。
而高价位耳机需要一个很好的“前端”去驱动耳机,所以就让整个高端耳机的门槛进一步提升,可选择性也变少。
技术和调音决定了消费者听音乐的感受
有人说了,300元耳机和300000耳机不是都发声吗?声音音质差距是否和价格差距一样大?
高端音频技术
在笔者看来,虽然没有价格差距那么明显,但是顶级Hi-end级别的音频器材,基本上一耳朵就可以听出和普通价位耳机的差别。笔者举个例子,在听HIFIMAN SHANGRI-LA香格里拉时,那种声音临场感是非常出色的,加之静电耳机本来在瞬态和动态上就非常出色,所以经常可以让试听者感受到极致享受。俗话说的好:万元以下听个响,虽然是一句调侃玩笑,但是其实也说明了音频器材中的一个规律:高档位耳机在声音上,比千八百价位的耳机出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用“天经地义”来形容也不为过)。
无线降噪耳机已经成为主流价位主流配置
其实这也受限于耳机类型,比如中端价位的耳机主要为入耳样式,其振膜大小决定了在表现三频上,能做到均衡,基本是非常困难的;同理,耳机振膜越大,在实际参数中就表现越好,因此表现三频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附加值:座头等舱接你去工厂参观
其实像Sennheiser森海塞尔在天猫双十一发布的限量版本HE1,往往有很高的附加值和后续服务:品牌将诚意邀请宫廷红与夜空黑的买家远赴位于德国的工坊进行参观,亲眼见证音频巅峰之作如何由6000多件零部件纯手工打造而成。而至德国汉诺威头等舱往返机票、往返的五星级酒店以及接送豪车也将由品牌一应提供。
而消费级耳机,很可能在购买后,能收到免费耳机包就不错了。
总结:
其实到最后,我们讨论300元耳机和300000耳机的区别,不如讲产品定位问题。300元耳机适应于大多数音频爱好者.这些产品功能全面,蓝牙支持制式非常多,基本覆盖了apt-X和LDAC无线传输技术,同时,其产品使用场景基本是上下班通勤、户外运动等,因此会“淡化”音质部分;而高端价位耳机,例如售价在万元以上的产品,其定位均是在室内,比如专业录音棚、听音评测室等场景,所以为了保证音质,不会在体积上或技术上做出限制,而且通常会是大耳机样式,也并不适合在户外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