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上市首日高开350%,涨幅超过中芯国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几日,中芯国际(688981.SH)开盘大涨246%,市值突破6000亿元的大戏还没散尽余温,“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688256.SH)在同一地点也敲钟上科创板。
7月20日,成立4年的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首日开盘即大涨288%至每股250元,截至发稿前收盘涨幅一度超过350%,最高股价高达295元/股,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元。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64.39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25.82亿元。
4年4月4块
寒武纪经历了不到4个月的上市之路,期间过程的顺畅的让人不可思议,引发了不少人浮想联翩,但大多数人更偏向于相信寒武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1、3月26日寒武纪科创板申请获得受理;
2、4月10日进入问询阶段;
3、6月02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审议结果,同意寒武纪科创板首发上市;
4、6月23日注册生效;
5、7月08日,开始正式新股申购;
6、7月20日的敲钟上市。
这家独角兽从“AI加速器”概念提出后,至今成立也才4年。此前,陈天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Intel今年52岁,AMD今年51岁,NVIDIA今年27岁。与他们相比,寒武纪只有4岁,还只是个“孩子”。
2016年3月,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关村注册成立,行事谨慎的陈天石担任公司CEO,而陈云霁选择继续在计算所搞科研,为寒武纪的首席科学家。
成立之初便得到了诸多明星投资机构的青睐,公司在成立当年就发布了世界首款终端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寒武纪1A),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并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评选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并打成功入华为旗舰手机,从而一举成名。
1、2016年3月成立,寒武纪获得来自中科院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2016年8月,寒武纪获得来自元禾原点、科大讯飞、涌铧投资的Pre-A轮融资。
3、2017年8月,中科寒武纪宣布完成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阿里创投、国投创业,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等。
4、2018年6月,中科寒武纪又宣布完成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新启迪、国投创业、国新资本联合领投。
5、2019年1-9月,寒武纪进行了2次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招银国际资本、中科院创投、国新央企等。
其实,曾经有人质疑过从中科院孵化出来的团队,是否具备经营企业的能力,是否有商业运作的头脑,毕竟寒武纪许多创始成员都是中科院计算所背景。寒武纪在回应问询时也提到,中科院不存在技术或人员上的依赖,中科院计算所许可寒武纪使用的专利不涉及寒武纪的核心技术,使用到的相关专利技术由双方协商定价,寒武纪的核心技术均系自主研发。
为何要命名为“寒武纪”?陈天石介绍表示,“寒武纪”是生物多样性大爆发的时代,而以此命名的产品,就是希望人工智能也像生命一样大爆发。
从产品的时间线来看,寒武纪的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确实也正如其名大爆发。而通过本次招股书,也可以看出寒武纪的业务可以拆分为4块,分别是智能计算集群、AI推理芯片、IP授权、AI训练芯片,其中前三块业务2019年分别产生2.96亿、7888万和6877万元收入,第四块业务是技术的制高点,产品于2020年推出,预计2021年产生收入。
寒武纪真的缺钱了
从招股书上来看,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连续三年亏损,营收分别为0.08亿元、1.17亿元和4.44亿元,后两年增幅达到1392.05%和279.35%;但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和-11.79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1.72亿元和-3.77亿元。
公司在最新的披露的发行公告中也直言,公司尚未盈利。由此可见,AI芯片前期是个非常需要大量投资的行业。
根据财报显示,2017年、2018年,寒武纪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智能终端处理器的IP授权,在2017年9月,华为的“全球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其中重要构成便是寒武纪的AI模块寒武纪1A,但令人遗憾的是在2019年,华为推出的新款手机芯片麒麟990、麒麟810全面采用了华为自研AI模块,与寒武纪正式分手。
2019年,寒武纪失去了华为这个大客户以后,IP授权业务收入锐减,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向只能计算集群系统。从数据来看,2017-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71万、1.14亿和6366万,占IP授权业务比例分别为100%、97.94%、92.56%。
另据寒武纪上市申报材料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寒武纪2020年1-3月营收1155.26万元,同比下降18.91%。
芯片行业一直流传着一个最大的特点“成本前置,收益后置”,不同于其他行业,芯片公司烧钱研发的产品,还要进行客户送测,导入周期在6-12个月以上,并在此期间还要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调试服务。因此,迭代迅速的寒武纪其实就真真的很缺钱了。
行业人士估测,未来三年寒武纪要投入6亿元的芯片研发费用,还要再投入资金6-8亿元在IC 工艺、芯片、 硬件相关的公共组件技术和模块建设以及加强跨芯片的基础系统软件公共平台建设,前前后后资金缺口少则也有36亿。
寒武纪的路还很长
然而,寒武纪的上市其实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其中一方面原因便是失去华为后寒武纪的盈利能力被人质疑,另一方面,科创板成为了一个危机之地,容易造成AI芯片企业跟风上市,短期套现的风气。
就在7月16日,中芯国际在A股首日高开245.96%,总市值破6000亿元。但随后,该股盘中走低,股价在两日内从95元跌至78元,此前持续升温的半导体板块也开始下跌,两日内半导体板块跌幅逾6%。而这不仅是因为半导体整体板块下跌,也出于对美国出口管制的考虑以及相关外部干扰的评级下调。
21ic家认为,从中芯国际和寒武纪的两次IPO高开,可以看出业界对芯片行业的重视越来越深。目前5G、云计算、AIoT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之中,而AI新基建则是目前国家政策支持项目之一,虽受中美关系影响,寒武纪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AI芯片产业仍然还有落地难的问题,尤其是AI芯片迭代速度则更快,持续的研发投入仍然是不小的数目。除了背腹受敌,寒武纪的面临的竞争对手还有Nvidia、Intel、AMD、ARM等巨头,虽然解除了一时的资金危机,但这是一条长路,急不得。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一周年之际,迎来“解禁时刻”,分析师普遍认为“机”大于“危”。AI新基建虽说的确大力推进了AI芯片厂商的发展,但总归难以雨露均沾,科创板或许是一条新出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