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为行业标配 但首席科学家可遇不可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AI领域的创业公司、大公司来说,能够获取顶级AI人才并且有人才的持续输送能力十分重要。而在抢人层面,初创公司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由于算法突破、政策支持、资本蜂拥,人工智能行业在2017年迎来跨步发展,AI创业公司不断涌现。但眼下专业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阻碍AI创业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017年12月初,腾讯研究院联合BOSS直聘发布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AI领域人才约30万,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全球共有三百多所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供给AI领域的毕业生约为2万人,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这种供需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创业公司、巨头公司间的人才拼抢日益激烈。用人单位为招募人才,甚至动辄付出年薪百万的代价。对创业公司来说,该如何发展自身优势,吸纳更多AI人才?
培养体系不完善下的人才荒“与O2O、共享经济领域的创业公司相比,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对人才考量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联想之星投资董事高天垚对记者说。
消费互联网创业是“英雄不问出处”,人才只要对产品有洞察力、对商业模式有所思考,就可以创业。但AI创业的技术性门槛较高,人才来源也会相对集中,大多来自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方面的顶尖院校。
在全球范围内,设立AI专业系统化进行人才培训的院校并不多。在十年、二十年前,人工智能甚至是很相当冷门的专业。即使有人学AI的细分方向,毕业后也大多选择了转行。
“这是由于AI技术在2013年以前是达不到实用指标的,所以很多AI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就转行做搜索、推荐等,留在视觉、语音等AI相关行业的人非常少。这也导致了现在,很难直接找到已经有工作经验的AI人才。”深鉴科技CEO姚颂对记者说。
他补充说,不过从2013年以后,高校已经开始重视AI人才的培养。从培养到产出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未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相信问题会逐渐好转。
除了高校培养体系的不够完善,姚颂认为,AI人才缺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相关产业基础的相对薄弱。比如在国内,完整做过一整款处理器芯片的架构师屈指可数。但在美国的英伟达、英特尔等公司中,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人才。中国进入行业相对较晚,能挖人才的池子也就比较浅。
“人才稀缺对AI创业公司来说是普遍问题,但相信在未来两三年,会涌入大量AI人才,人会越来越好招。”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兼COO郭娜对目前的人才荒报以乐观态度。
她表示,就像当年苹果iOS生态系统刚出来时,只有非常少的工程师可以在iOS平台上做App应用一样。可能在短短一两年内,懂iOS的工程师会比较缺少。但随着苹果生态系的发展,会有大量的人快速学习这方面的技术,达到人才的供需平衡。
哪类AI人才最为稀缺?顺为资本执行董事孟醒对记者表示,AI的人才梯队分三批。第一批是最强的算法科学家,他们自己做框架和前沿性研究,这类人在全球范围内本来就不多。
第二批人才或许不能独创框架,但能够在比较流行的框架上去做适配、改进,为项目做定制化的调整,这类人由于不断训练而逐渐增多。
第三批是完全基于已有的框架进行参数的调整的人才,这类人很多。许多以前不是AI行业的人,通过公开课或培训也能学会这些。
孟醒认为,目前AI领域最缺乏的是有创新性的算法科学家。他们是在最上层去解决根本性问题的人,学术界、产业界都在大量的争抢。另外,随着AI创业向落地应用的方向转变,能够同时理解应用需求边界和科技能力边界的AI产品经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创业公司的人才争夺战对AI领域的创业公司、大公司来说,能够获取顶级AI人才并且有人才的持续输送能力十分重要。而从抢人层面来说,初创公司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高天垚感叹道,“不仅是BAT,像快手、今日头条等手上有很多钱的互联网大公司,也在不惜代价地挖人。在这种竞争中,我们投的有些公司想找硅谷回来的人才,会很难说服人家加入。”
这种情况下,初创公司创始人的作用就更为重要。“正是因为你很难一开始就挖到那么多牛人,所以需要创始人本身就是牛人。比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的创始人,本身就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他说。
孟醒则认为,创业公司抢人主要还是“看人下菜碟”。比如有些人只注重钱,公司就需要在尽量合理的范围内调工资。大公司的薪资水平固定,创业公司会更加灵活;有些人不看重短期的工资,更注重长期带来的巨大回报,创业公司可以在股权、期权方面进行更充足的激励;有些人更注重自己的话语权、受尊重的程度,创业公司也能给到其更大的余地;还有些科学家更注重所做事情的意义,创业公司可以用公司的特色、理念来吸引人才。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人才是跟着人来的。孟醒表示,创业公司如果有知名科学家的资源,基于校友关系也可以带来人才。当然最重要的吸引人才的办法,还是要不断让公司本身在业务、估值等方面保持高效率的增长,让人们觉得这是机会所在。
汇医慧影就是一家拥有知名科学家资源的创业团队,据了解,汇医慧影的首席顾问科学家是斯坦福大学医学物理中心主任邢磊教授,他也是全球华人中顶级的医疗影像专家。公司的CEO柴象飞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后,郭娜则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
“AI公司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顶尖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在全球都是稀缺资源。”郭娜对记者说,医学影像AI领域本身具备典型的跨学科特点,无论是技术团队还是市场团队,都需要多元化、跨学科的组合。拥有不同知识和经验背景的人才,集合不同领域的智慧,最终才能形成生产力上的闭环,突破单学科的局限性。
在人才获取上,汇医慧影利用各种校友资源,去年8月份就联合斯坦福大学推出“优才计划”,把AI人才、医学人才送到斯坦福进行持续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汇医慧影也跟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持续解决人才供给、培养的问题。
“从实验室到产品和临床的应用是有一段距离的,公司是工业化和产业化最强的地方,所以公司和高校的联动更利于人才的培养。”她说。郭娜还介绍道,目前业内高校毕业的AI人才,年薪水平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人民币不等。中国的AI人才实力与国际接轨,所以薪资水平也比较接近。对汇医慧影来说,公司每月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占到总支出的70%以上。
首席科学家可遇不可求有首席科学家这类顶尖AI人才的背书,似乎已经成了明星AI公司的“标配”。毕竟首席科学家的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公司所能达到的高度。
“首席科学家这样的顶尖AI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对记者说。
比如星瀚资本近期投资了一家做AI芯片的公司鲲云科技,其创始人之一陆永青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也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首席科学家,有着近30年的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沉淀。这确实给项目带来很大的加分,在陆院士和其弟子牛昕宇博士的带领下,公司的技术能力能够保持在行业顶尖水平。
但首席科学家并不是判断项目的必要条件,杨歌说,星瀚资本看项目还是从商业本质出发,目的是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并从技术、产品、市场等角度来系统化地对公司进行考量。
孟醒认为,首席科学家是否成为考量初创公司时的重要指标,主要取决于创业公司做得是什么事。如果公司做底层技术创业,基本上人的能力决定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的先进性决定公司能不能活下来。在这样的公司里,创始团队对首席科学家等AI人才的配备就很重要。
如果公司做垂直行业的AI产品,比如在安防领域做人脸监控,在农业领域做某些植物特征的识别,公司比拼的就不是突破性的学术研究、框架理论,而是把现有已经成形的东西产品化、工程化,比如优化耗电、优化用户体验等。
“对这种公司来说,顶级科学家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一些不那么顶尖的科学家还有会更大的好处。因为他们不会纠结于这件事情是否领先,而是更实用地注重这件事情能不能解决行业问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