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无人机正在逐渐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广场上见到无人机在飞,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但若是在室内飞,而且不是试飞而是在完成任务,这就很少见了。
Junyan Woon就是一位想让无人机在室内也能正常工作的人。他和科技圈的距离有点远,曾当过七年新加坡海军军官。但他也接触了最前沿的科技——远洋舰船上的无人机工作。这一工作开启了他日后成为创业者的生涯。
一次在当地餐馆,他和朋友晚餐时因为服务员人数不太够,餐馆的服务体验很差劲。2011年后,因为收紧了外籍劳工政策,新加坡缺少劳工的情况变得司空见惯。这让新加坡的失业率变得很低,但也意味着新加坡人对工作变得更加挑剔。伺候挑剔的顾客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这是你无法忽视的问题,做服务员工作时间长,还要站着,而且要对你服务的顾客非常耐心。做这一行很辛苦,但薪水又不会特别多。所以我想,为什么不在餐馆普及无人运载工具呢?”
发觉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woon在2013年离开了海军,召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Infinium RoboTIcs公司,这一公司专注于室内无人机的研发。通过与当地餐馆和酒吧合作,用无人机提供酒水服务,这一公司一炮而红。今年晚些时候Infinium-Serve无人机系统将会在五家餐馆铺开。
无人机服务员虽然无人机可以在室外正常运行,但其重头戏还是其室内操作系统。拿它的无人机服务员系统来说,食物会由无人机从厨房送到一个中转站,而后由服务员送给顾客。无人机虽然可以直接将实务送到顾客手上,但是餐馆还是更偏爱人与人直接交流。
一开始Woon想使用地面机器人,但是顾客都不怎么喜欢。因为它工作时会妨碍顾客和员工,产生安全问题降低效率。而利用天花板高度环境的无人机,就变成了更好的选择。
他的无人机系统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让它能在有限空间里发挥作用,其螺旋桨有金属网进行遮挡,以防伤到别人。Woon给无人机加入了稳定系统,在其倾斜时会自动纠偏,这一系统还包含一系列的传感器来避免碰撞,比如声呐,红外和立体视觉传感器。
但是这些功能在无人机界实在是太普通了,Infinium的真正杀手锏在于它庞大的科技储备,这包括飞控技术专利和多架无人机的动作协同算法专利,后者对于无人机控制其相互距离至关重要。
但这一努力离成功还很远。因为GPS只有在室外才可用,室内的许多环境其表现还不合格,比如在购物广场里。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他们在进行室内定位系统的研发,这一系统会利用摄像头来对无人机的位置进行追踪。
同时,Infinium还在努力尝试消除无人机叶片旋转产生的恼人的噪声——对餐馆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很重要。他们的名为动态降噪的新技术致力于制造新的声音来减小无人机的喧闹。但其研发还仅处于开始阶段。
扎根室内
想要让无人机扎根室内,Infinium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因为当人们在新闻里听到无人机的消息是,多数都是室外无人机。在民用级的四轴无人机上市之前,我们多数了解的都是军用级的,而这些无人机都是杀人机器。也就是在最近,才出现了一些无人机爱好者,他们用无人机来进行摄像,监控,货物投递和资产检查。
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多数都出现在室外。可以看一下现有无人机新创公司的领域,大疆迎合爱好者的口味。同时,Redbird,Sky Futures和新加坡的Garuda RoboTIcs都专注于石油气工业。
那么室内无人机的商用情况呢?可以说被大大忽视了。虽然许多新创公司都在这一领域进行着尝试,不过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这些无人机可以在办公室里递送咖啡或文件,或者它们可以帮助从仓库取放物品。
但就拿物流公司aCommerce来说,他们的首席运营官Peter Kopitz就对此技术持怀疑态度。“无人机系统费用昂贵,远超雇佣工人的花费。在许多新兴市场里,无人机想要发挥作用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但这只是新兴市场的情况。随着无人机费用的下降,它们即将在发达国家派上用场。
Woon创业的经验非常本地化,因为新加坡的政策和对外来劳工的依赖造成了当地餐馆的窘境。但他认为这也可以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因为发达国家面临着相对低的失业率和高昂的人工费用。在这些地方,餐厅都十分渴望高效的无人机的引入。毕竟,无人机没有情绪波动也不会随意发脾气。
Infinium已经和超过十家新加坡公司签订了协议,一些欧洲中国和美国的潜在客户也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Woon表示他们的费用只是其他专业无人及公司的一半,但也达到每个37000美元。餐厅可以租赁无人机。
物以稀为贵无人机的费用看起来有些过高。假定无人机可以替代一个全职服务员,那么餐厅需要多年才能收回成本。但是Infinium公司计划将无人机成本削减三分之一,让其性价比在大规模使用时得到提高并降低其零部件价格。
换句话说,劳动力的短缺让他的无人机价值得以彰显。视频和饮料行业一向起伏很大,可能旺季马上就转变为淡季。餐厅也一直在寻找能优化自身收入的方式。采用无人机可能是其中一项卖点,其目的不是为了替代人力,而是为了增加收入。
这一新创公司已经从天使投资人那里获得了约75万美元的投资,现在它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目标约为1100万美元。这些投资将被用于无人机的制造,以满足国际需求。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Infinium不需要得到投资的话,那就是对抗现有法规。他们一直都在聪明的打着无人机现有管控法规的擦边球。
“室外无人机的使用现在还很容易与航空飞行管理规定冲突,比如其飞行高度有限制,而且你需要一个飞行执照。在美国,只有一两家公司可以合法的进行无人机商业飞行。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想快速商用这一技术,需要一个政策更加开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