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手环作为智能硬件浪潮下推出的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近两年越来越多创业公司闯入这一领域,然而,热闹的背后是产品高度同质化;低门槛下更是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产品……
就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Misfit却凭借时髦的外观牢牢抓住了一大批忠实用户。Misfit是一家极其注重设计感的智能穿戴设备创业公司,由苹果公司前CEO约翰•斯卡利和越南裔美国人武春山创立于2011年。
Misfit成立的当天,乔布斯逝世。两位创始人便选了之前苹果公司一个广告中的单词“Misfit”作为公司名称,以此来纪念乔布斯。这个单词本身有着“不合群”的意思,这也正好贴合了Misfit对市场的独特看法:智能硬件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初创企业对方向的判断是关键
2012年Misfit将自己首个产品“Shine”的设计原型放到了美国著名募资平台Indiegogo。12万美元的众筹目标在上线不到12小时就完成了,在两个月的众筹时间最终金额达到了84.6万美元,一家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初创公司由此引起公众关注。
在与《世界经理人》的交流中,Misfit及电子商务中国区副总裁刘楷并没有过于强调数据带来的兴奋,而是从成功中看到了更加长远的东西:Misfit通过这次众筹中获得的首批用户认可,进而确定了自身产品的时尚方向。他发现,众筹除了融到一定资金以外,当时产品发布的视频点击率非常高,“产品众筹最少可以带来三方面的利好:一是筹钱,二是产品发布,三是起到了产品的宣传作用,让消费者认识了产品,关键是通过反馈可以对产品做及时的调整。”
目前,国内各种平台的智能硬件众筹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大量产品大同小异,在众筹上根本难以脱颖而出。刘楷结合自己对行业的一些观察认为,中国是一个智能硬件设计方向高度同质化的市场,创业者一定要走在别人前面,这取决于企业特别是创始团队对方向的一个基本判断。“众筹是拿到公司投资的第一步,很多专业的投资人看到你在众筹上比较成功了才会去关注你,所以这也是拿到首批用户的一个认可,而他们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产品是否能把握目标用户的兴趣点。”他坦承。
接下来,抓住方向的Misfit不断探索产品的时尚化和“饰品”化,产品逐步在智能手环中形成了高识别度——简洁时尚的设计让很多消费者记住了这家公司。公司在融资上也一路受到大公司的青睐,2013年,在由李嘉诚的维港投资(Horizon Ventures)领投的第二轮融资中筹得1520万美元,而在其后的第三轮融资则吸引了小米、京东、纪源资本的投资,融资金额达到4000万美元。2015年,Misfit在3轮共融了6300万美金投资后得到了全球最大的时尚集团之一Fossil的收购邀约,最终以2.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这一全球第三大腕表集团。
虽然被Fossil收购产品定位上或许会有一定调整,但刘楷认为这并不只是跟收购相关。智能硬件在过去三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结合Misfit对市场的一个判断,刘楷认为智能+时尚会是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的一个大方向。他解释了Misfit“智能+时尚”的理念:除了在产品上打造智能方面的功能,Misfit会更加的重视穿戴本身,要结合个人的穿衣风格,融入到个人的着装方式中。他们认为智能穿戴要是不能融入到个人生活方式当中,就会显得很突兀,智能穿戴要能够成为佩戴者的一个“配饰”。
最大限度的让用户了解你Misfit是少数几个拥有“硅谷基因”的智能硬件团队,联合创始人之一斯卡利在去苹果之前就已经是百事可乐CEO,且当时38岁的他也是百事可乐最年轻的总裁,他以出色的市场能力闻名于世,著名的“thePepsiChallenge”市场推广计划就出自斯卡利之手。后来进入苹果并将乔布斯赶走也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陈年旧事了。另一个创始人武春山在大学期间就做过微软的研究员,2011年创办一家叫AgaMatrix的医疗仪器公司,十年间将该公司从零做到每年1亿美元的销售额。
Misfit想将自己打造成智能手环界的苹果——即便价格昂贵也有很多忠实的用户。“在整个消费人群中,永远会有人去格外注重设计,注重品牌,注重用户体验,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去换取。”刘楷向《世界经理人》解释到。
在刘楷看来,年轻人一开始接触Misfit可能对价格比较敏感,但未来他对Misfit品牌形成一定认同感,同时认可产品的设计和接受Misfit打造的整体生态系统时,他就会愿意为此埋单。刘楷认为中国这部分人群会越来越多。
Misfit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收益来自美国之外,而其中有一半来自中国。这家在美国一直保持着较高关注度的智能穿戴设备公司,直到2014年初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Misfit在中国很早就已经拥有一个完整的市场团队,作为一家初创的外资企业,Misfit对于中国市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刘楷表示,企业不管是要做宣传,还是做市场覆盖,一定要非常接地气。他以目前国内最大的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为例,开个微信号非常简单,但是接下来你要去想怎么写出一些很有质量的内容,“同时跟自己的用户能形成一个反馈,再者,你要思考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去抓住自身企业在市场的新发展方向”。
为了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记住它,Misfit去年10月份和今年4月份都在北京举行了非常大的发布会,而且不断随着市场环境做出调整。据刘楷的介绍,去年的发布会是带有浓重的硅谷特色,而今年的形式则更符合其产品的设计定位,结合了很多时尚元素。“从这个角度我们其实得到很多的线下反应,这个也是我们最新市场规划的一部分:如何全方位的让Misfit品牌去跟中国的用户产生互动,提高Misfit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刘楷说。
另外,刘楷认为Misfit比较擅长的就是销售渠道。他们在线下的传统渠道有非常大的投入,Misfit创立之初就和苹果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消费者可以在苹果的体验店就可以试戴和买到Misfit的产品;同时,Misfit也入驻了中国大陆首家集合众多世界顶级品牌时尚腕表的正式授权官方零售店Watch StaTIon,消费者或许很少看到一个手环产品在腕表店出现,这可能也是Misfit非常独特的一点。Misfit希望尽最大努力让顾客体验到他们在设计上的良苦用心,给顾客提供一个试戴的机会。
当然,线上作为电子产品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且中国的年轻消费群体大部分消费行为大多都是发生在线上,Misfit也越来越重视电商渠道。“线上渠道会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不管是对于市场还是销售而言。”刘楷说到。
将你的产品瞄准目标用户当前智能手环功能上基本扎堆在运动健身监测方面,产品创新乏力,这并不是智能手环产品本身的问题,大多是创业者自身的选择问题。
2015年,智能硬件行业迎来了一个春天,但这一上行的势头在2016年并没按大家期待的那样保持良好态势。《世界经理人》接触的多位智能硬件创业者的观点都不谋而合:说寒冬来了或许夸张了一点,但是,肯定会有一大批企业被淘汰。
刘楷告诉《世界经理人》,如果只是赶一个风潮,失败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像大家都一窝蜂挤进火热的智能硬件领域,但是大多数团队并没有花心思在产品设计上,包括理解用户痛点和所处市场竞争环境,所有的这些问题想的都不太多。大家只是看这个东西火了,然后在深圳找一个类似的硬件技术就开始生产,其实把创业或者把智能硬件想的太简单了。
“你贴一个牌子,没用,现在中国用户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用户都更加挑剔,因为有太多的机会去接触产品。只是单纯贴牌,一个没有门槛的解决方式的硬件制造商会很快死掉。”刘楷说,“要知道,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可以解决所有人的痛点,智能穿戴硬件功能在80%-90%的雷同下,产品瞄准的用户是谁,他们的痛点又是什么?”
刘楷指出,对Misfit来说,一定要想用户在哪里,不管是产品设计,软、硬件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搭建都瞄准自己的用户。
其实硬件创业是非常难的,因为从设计到生产,都要自己去做原型,当中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研究,这里面既包括创业者对投资者的承诺,也包括他们在销售上的承诺。“大家都要活下来,这我非常认同,但是创业团队要不断去想,如何在别人之前看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刘楷说到。
刘楷认为,对中国本土品牌来讲,通过创新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客户,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是唯一能够存活的方式。
刘楷不太认同的方式就是大家都要去做平台,这对硬件来说很难。大家要去分析:产品的消费目标群体在哪?它在整个消费群中所占比例是什么?他们每年在该产品上可能购买的一个百分比是多少?接下来对市场才可能有个基本判断,接着在硬件投入、生产规划、物流体系方面才可能有一个整体规划。
回到智能手环,在经过过去几年市场培育,“现在很多人会在意今天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是不是适合自身的生活方式;是否可以让他掌握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再者,产品换代之后用户是否愿意购买你的下一代产品,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用户体验。”刘楷说,智能手环也好,智能手表也好,还是非常有机会去成为下一个风口浪尖。任何一个产品真正要成为像手机这样大流量性产品,其实都是要经过比较长的一个过程,要去解决很多用户的痛点。
面对目前功能严重同质化的智能穿戴设备,刘楷向《世界经理人》如此说到,“其实现在最难的不是做加法,最难的是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