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电视迎来三座大山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去年彩电市场遇冷,人工智能成为厂商寻求突破的新途径。然而,人工智能电视要满足用户怎样的需求,业内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人工智能电视已成“新风口”,但目前各厂商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彩电厂商要想抢占先机,仍需重视和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AI系统如何升级?
人工智能与电视的结合,是行业大势,不可逆。在AI风口下,众多厂商纷纷加快速度推出自家AI电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AI电视推出之前,电视厂商推出的只是智能电视,并无明显的AI能力。那么,庞大的存量市场如何向AI方向升级呢?
从目前看,有一些厂商已经开始进行了实践。比如海信日前就宣布将VIDAA智能电视系统全面升级为VIDAA AI人工智能系统,同时对2015年至2017年上市的30多款智能电视进行AI升级。海信的做法值得提倡,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彩电企业跟随。
不过,钉科技也提醒一些彩电企业,在进行系统的AI升级方面,要注意此前老款电视的硬件能力,毕竟具备AI能力后,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于一些老旧的硬件而言,配置可能不够,从而导致体验不佳。
解决好存量市场的AI升级问题,彩电企业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
问题二:同质化如何解决?在AI大势面前,人工智能几乎要成为电视的标配。但标配的背后,一个显性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目前来看,AI电视的同质化还是比较严重的。AI电视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语音交互和个性化推荐上,但这两大能力的基础壁垒其实非常低,这也就造成了上述提到的同质化问题。
以语音交互为例,很多企业会选择与科大讯飞、百度这样的公司合作,将相关技术配置到各家的彩电产品上后,相关能力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别。
个性化推荐依赖的大数据搜集和处理,各家企业其实也未必能真正拉开差距,算法优化和数据的积累,应该说都没有达到明显差异化的地步。当然,头部彩电品牌,如海信、创维、TCL、长虹们因为用户基数大,相比互联网电视品牌,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因此,彩电企业在推出人工智能产品时,还需要提高技术壁垒,寻找出新的差异化卖点。
问题三:“杀手级”应用如何产生?
人工智能电视当然比此前的普通智能电视更先进,体验要更好。但是,从目前看,还没有达到一个更高水准让用户趋之若鹜,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杀手级”应用。
其实,很多产品的爆红,都在于其拥有一个或几个“杀手级”应用。比如,当年微信之所以强势崛起,语音聊天功能的推出是一大关键节点,堪称微信的“杀手级”应用。
人工智能电视目前除了语音交互和个性化推荐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用户的功能应用。在体验为王的时代,空讲概念或者仅仅描述远景,是难以真正打动消费者的。
缺少“杀手级”应用,对于彩电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会。未来,彩电企业应该在夯实AI基础能力的同时,努力寻找和培育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杀手级”应用,提升AI电视的吸引力。
综上,尽管各彩电厂商蜂拥而至,但人工智能电视的发展应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彩电厂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道阻且长。但可以预见的是,围绕人工智能电视的角逐,谁能解决好以上三大问题,谁就能抢占最有利的市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