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相关政策_浅谈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 , 智能交通系统被认为是解决日趋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发展交通运输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交通信息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年来,国内外都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资金来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等在我国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智能交通系统对缓解当前大中城市的交通压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各个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日本、美国、欧洲是世界上三大研究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先对汽车交通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是智能运输系统进行最早研究的国家,并且ITS实用程度覆盖全国,投入四百万台汽车导航仪,其中120万台可接收信息,建立了对于交通控制、信息服务完备的综合体系,成为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美国对于智能交通系统开展比较晚, 1991年,美国对于ITS进行投资,由于投入研究资金多,在4年后就确立了100多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的ITS研发组织;1997年美国对ITS投资7亿美元,1年后,当时的总统签署了“面向21世纪运输权益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the 21th Century)”的法案,为美国公路交通系统的研究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投资。
政府在6个财政年度共计拨款2000多亿美元,相当一部分都用ITS的进一步研发中。欧洲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采取一体化措施,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进行ITS研究,其中著名的ITS项目包括DRIVE工程,它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的研究合作计划,包括十二个国家,七百多个企业参与,总投资金额达到五亿欧元。
发达国家对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巨大资源,继航空航天、军事领域之后,ITS成为高新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发展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研究计划重点开展。各个发达大城市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交通控制和监控系统,同时国家也加大力度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自主研发。比如上海交大与当地交警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国家科委、计委开发的HT-UTCS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1998年交通部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正在进行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为实现畅通的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上百个城市。
智能交通系统 ( ITS ,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ystem)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起来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 ,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ITS 的早期概念是由美国 60 年代提出的 ,80 年代中期日本、欧盟等国家也纷纷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
ITS 技术研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它能够减少城市交通事故、减少交通拥挤和阻塞 ,减少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 ,还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就业、加速商业领域的运转。据专家研究 ,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 ,每年仅交通事故降低 50 % - 80 % ,死亡人数就可以减少 30 %以上 ,交通堵塞减少 20 % ,可以减少油料消耗 30 %和减少 10 %的废气排量 ,并能提供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 50 %以上。同时 ,通过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普及 ,引发和创造新兴高科技产业 ,创造大量的新就业机会 ,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意义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公路行车限速和交通拥堵,汽车速度过慢会增加尾气排放,污染环境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同时也会造成经济损失。为了利用现有资源,使得交通运输发挥最大的效用,需要加大对智能交通系统研发的力度。公路交通系统相对其他具有直达、机动性好、速度快的优点,成为各城市之间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运输装备的利用率并且减少交通故障。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智能控制、GPS和GIS技术,应用于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加快基础建设,达到提高交通系统的能力。
随着各地政府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日益重视,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ETC收费、停车场资源引导、道路信息发布、路况信息推送等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已基本实现,未来,我国智能交通将呈现6大发展趋势!
1、动态感知和实时监测的信息获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流及环境等状态感知将更加动态和实时,这是支撑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
2、无处不在和随需而动的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提供的信息服务将遍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角落,并能根据出行者需要以及时间、费用、舒适、低碳等不同的价值取向,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3、主动预警和快速响应的安全保障。
通过车路协同、船岸通信等方式,实现对危险情况的主动预警和事件的快速响应,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环境。
4、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运输体系。
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推动运输通道、枢纽、运输方式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5、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智能交通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将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支撑。
6、创新驱动和市场引导的发展模式。
未来智能交通将基础设施、运载工具、出行者、服务提供者等各交通运输参与方通过信息网络与价值链连接起来,交通信息将按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原则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自由流动,并将产生新的应用服务模式,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发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对策
虽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还是稳步进行。对于城市客运和货运及其周转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各种交通方式应运而生,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提高,使得在完成运输量的同时,提供了质量,公路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且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过渡。对于中国发展智能运输系统,需要做一些工作:
1、打好ITS发展基础,特别是应加强ITS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目前,国际上ITS理论仍不完善,还处于发展时期,我们应积极加强与ITS开展较先进国家的交流,在国际ITS现有发展水平上结合中国特点,深入细致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快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以迎接21世纪ITS发展的挑战。否则将成为别国的追随者,成为他们不成熟技术的推广试验场。
2、建立ITS协调组织机构。中国交通运输体制目前仍是条块分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理,现已出现了各自发展自身ITS的势头,这将造成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国家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参与的“ITS中国”组织,类似于美国的ITS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洲的ERTICO组织,来统一制订中国ITS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制定有关ITS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实现ITS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
3、注重人才的培养。随着ITS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是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此应加强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领域与国外ITS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员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最新的ITS技术溶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质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4、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资金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应根据中国现有条件,以ITS个别项目人手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诸如ITS技术及其产品的标准化-ITS中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营运系统;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t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等。从全国范围内看,由于中国生产力布局、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交通运输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即某些地区的发展(如东部、东南部),特别是大都市及其附近的交通运输已存在发展智能运输的潜在市场需要。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公路交通已成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高速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给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检测与信息采集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运动车辆的自动检测、识别与跟踪则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标准体系,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通过示范城市开展试验示范。但由于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观念束缚,智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缺乏统一部署和应有衔接、成果转化效率低、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应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大力整合行业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提供成果转化平台等对现行机制加以完善。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若干年内,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必将更加重视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把它作为未来交通建设与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我国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模式,为交通运输业在智能交通这一新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