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改变中国的医疗系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7月3日,杭州,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过,在飞驰的过程中,它得到了AI与大数据的支持。
这套系统来自阿里巴巴。系统将信息发送到中央计算机,与杭州交通运输网络连接在一起。阿里巴巴有一个心愿:用云计算和数据缓解中国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堵妨碍救人、病人等待时间太长、医生不足。
腾讯支持的微医集团5月份融资5亿美元,估值达到55亿美元。微医集团提供线上医疗咨询服务,还可以预约医生。平安好医生功能相似,背后的支持者是平安保险,今年它成功IPO,融资11亿美元。
巨大的机会阿里巴巴云计算首席机器学习科学家闵万里说:“机会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膨胀。”
目前阿里巴巴正在与杭州医院合作,用数据预测病人需求,调派医生。阿里巴巴还在开发AI辅助诊断工具,帮助医生分析医疗成像图片,比如CT扫描、MRI。
闵万里说:“要理解这样的图片,必须经过专门训练,但是大家都知道,专家是一种很稀缺的资源。”
丁香园通过微信平台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如果患有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可以通过丁香园寻求帮助,它的背后有一个由护士、医生组成的团队给你提建议。
德国默克集团(Merck KGaA)中国区高管Rogier Janssens评论说:“培养医生耗时太长。”他认为,有了智能手机的帮助,医生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提供初级医疗服务。他还说:“有无数人只是患有相对简单的疾病,但是他们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一直以来,中国就缺少医生,工资低,缺少地方诊所,缺少全科医生。患者即使只是得了小病,也会跑到更大更专业的医院去治疗。怎么办?可以增加家庭医生的数量。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还有一个问题:对技术并不热情。
一些行业人士预测说,中国可能会批准销售商在网上销售处方药,对于中国企业和全球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默克集团的Rogier Janssens直言不讳说,企业得到了很好的暗示,政府正在努力解决医药电子商务问题。
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则说,卫生部已经与许多医疗企业会谈,比如丁香园,准备很快颁布新政策,发展网络医院,线上销售也可能会开放。他说:“我认为新政策很快就会颁布,可能是7月吧。”他还补充说,在宁夏自由贸易区,一些网络医院已经获准运营,虽然现在只是处在测试阶段。
科技巨头与创业公司吹响集结号中国的变化引起全球制药巨头的注意。例如,默克集团最近与阿里健康合作,开发一套系统,对药品进行追踪,打击假冒产品,它们还想在线上销售药品,有可能会通过网络直接向病人销售。
在美国,亚马逊、谷歌、苹果也曾积极向医疗保健行业挺进,成绩有好有坏,它们发现,向医疗市场进军太困难了,比娱乐、媒体行业更难征服。在中国,科技企业也面临相似的困难。
例如,说服病人在网上看病是一件难事,说服医生扩大开支、购买高科技工具也是一件难事,对于线上药品销售,监管机构仍然不放心。
行内人士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光靠技术还不够。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说:“技术很重要,但是还不够。”他认为,建立一个“新渠道”,提供简单的初级医疗服务,走这条路见效可能最快。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病专家王爱虎(Wang Aihu)认为,现在医院中心越来越依赖线上预约和支付系统,他已经为偏远地区的病人提供咨询。王爱虎还说,最终医院会接受AI医疗成像系统或者机器人医生,但是这些技术无法替代医疗工作人员。
王爱虎称:“这些技术很有前途,它能让诊断速度加快,提高质量,但是无法替代优秀的医生,医生要对结果进行验证,修正不当之处。”
不久前,北京一家医院让人类与机器比赛,看看谁诊断神经失调疾病更准确。机器人是由清华大学和科大讯飞开发的,这个机器人很聪明,居然通过了医疗考试。
这些技术真的有价值吗?闵万里说阿里巴巴还在验证,一些医院管理者还是对技术抱有怀疑,比如云计算。闵万里说:“在中国,一旦新技术的实用性得到证明,每个人都会接受的。”
AI的威力你也许不知道,光是皮肤病就有2000多种,如果不是专家,根本无法识别诊断。石江(音译Shi Jiang)想解决这个问题,他在上海当全科医生,病人一般都是老人。石江说:“有时他们给我看老化斑点或者痣,他们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不正常。我已经研究很长一段时间了,从大学开始就在研究皮肤病。”
上个月,他听说有一个名叫“Quality Skin”的App可以诊断,这是一个实验App,用到了AI皮肤病诊断技术。石江很感兴趣,试了一下。
中日友好医院研究主管崔勇(音译Cui Yong)认为,在拥抱AI技术时,皮肤科肯定走在最前面。Quality Skin应用就是他们开发的,当App接收到皮肤高清图片,只要1分钟就能得出概率加权结果。
崔勇说:“皮肤病有2000多种,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识别大约100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一般也只会碰到800种。如果病症不熟悉,大多医生不会给出意见,所以说,最多有60%的病可能被误诊。”
每年,中国医院接待病人2.4亿,当中3%来自皮肤科。
依图科技是一家位于上海的AI创业公司,它正在开发面部识别系统。依图医疗保健主管倪浩(音译Ni Hao)说:“在AI诊断方面,中国已经走在美国前面,领先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倪浩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美国的医生短缺没有中国那么严重;第二个原因,美国AI创业公司养不起庞大的医疗团队,因为美国医生每年可以赚25-30万美元。
依图有400名医生,当中大多人是兼职,每周工作10小时,帮助公司给数据贴标签,在全职员工中,约有五分之一都有医疗背景。
之前依图科技已经与成都一家医院合作,开发AI肺癌诊断系统,通过合作,公司可以调阅28万个肺癌病例,只要几秒就能给出诊断结果。
最近几年,中国冒出几十家AI创业公司,有许多瞄准医疗保健行业。
3月份,中日友好医院的皮肤癌AI诊断平台上线,现在医生已经提交1万个申请,希望用系统诊断病例。崔勇说:“每年在中国有2万名病人被诊断患有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 ,可惜当中许多人拿到结果时已经晚了。”
崔勇说:“现在算法已经成熟了,机器已经学到一些东西,它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诊断其它皮肤病,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迟早会实现。”每隔三个月,崔勇的团队就会往诊断平台添加一种新皮肤病。
可惜到目前为止,这些AI诊断工具还没有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只有拿到许可证,才能真正商用。中日友好医院的诊断工具只是实验品,免费使用,所以不需要获得许可。
倪浩说:“我们想向产业展示AI诊断和治疗系统到底是怎样的。”他补充说,肺癌诊断项目明年可能就会拿到许可证,但是达到监管要求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所以进程无法保证。
无论怎样,中国的医疗系统看似平静,实际底下有一股巨大的暗流正在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