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人工智能AI
[导读]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分类方法,也可以说是所有算法中最直观也最好理解的算法。   有人找我借钱(当然不太可能。。。),借还是不借?我会结合根据我自己有没有钱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分类方法,也可以说是所有算法中最直观也最好理解的算法。

  有人找我借钱(当然不太可能。。。),借还是不借?我会结合根据我自己有没有钱、我自己用不用钱、对方信用好不好这三个特征来决定我的答案。

  我们把转到更普遍一点的视角,对于一些有特征的数据,如果我们能够有这么一颗决策树,我们也就能非常容易地预测样本的结论。所以问题就转换成怎么求一颗合适的决策树,也就是怎么对这些特征进行排序。

  在对特征排序前先设想一下,对某一个特征进行决策时,我们肯定希望分类后样本的纯度越高越好,也就是说分支结点的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所以在选择根节点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使得“分支结点纯度最高”的那个特征。在处理完根节点后,对于其分支节点,继续套用根节点的思想不断递归,这样就能形成一颗树。这其实也是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那怎么量化“纯度最高”呢?熵就当仁不让了,它是我们最常用的度量纯度的指标。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N表示结论有多少种可能取值,p表示在取第k个值的时候发生的概率,对于样本而言就是发生的频率/总个数。

  熵越小,说明样本越纯。

  以一个两点分布样本X(x=0或1)的熵的函数图像来说明吧,横坐标表示样本值为1的概率,纵坐标表示熵。

  可以看到到当p(x=1)=0时,也就是说所有的样本都为0,此时熵为0.

  当p(x=1)=1时,也就是说所有的样本都为1,熵也为0.

  当p(x=1)=0.5时,也就是样本中0,1各占一半,此时熵能取得最大值。

  扩展一下,样本X可能取值为n种(x1。。。。xn)。可以证明,当p(xi)都等于1/n 时,也就是样本绝对均匀,熵能达到最大。当p(xi)有一个为1,其他都为0时,也就是样本取值都是xi,熵最小。

  决策树算法

  ID3

  假设在样本集X中,对于一个特征a,它可能有(a1,a2。。。an)这些取值,如果用特征a对样本集X进行划分(把它当根节点),肯定会有n个分支结点。刚才提了,我们希望划分后,分支结点的样本越纯越好,也就是分支结点的“总熵”越小越好。

  因为每个分支结点的个数不一样,因此我们计算“总熵”时应该做一个加权,假设第i个结点样本个数为W(ai),其在所有样本中的权值为W(ai) / W(X)。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总熵:

  

  这个公式代表含义一句话:加权后各个结点的熵的总和。这个值应该越小,纯度越高。

  这时候,我们引入一个名词叫信息增益G(X,a),意思就是a这个特征给样本带来的信息的提升。公式就是:,由于H(X)对一个样本而言,是一个固定值,因此信息增益G应该越大越好。寻找使得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目标结点,并逐步递归构建树,这就是ID3算法的思想,好了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信息增益的计算:

  

  上面的例子,我计算一下特征1的信息增益

  首先计算样本的熵H(X)

  

  再计算总熵,可以看到特征1有3个结点A、B、C,其分别为6个、6个、5个

  所以A的权值为6/(6+6+5), B的权值为6/(6+6+5), C的为5/(6+6+5)

  因为我们希望划分后结点的纯度越高越好,因此还需要再分别计算结点A、B、C的熵

  特征1=A:3个是、3个否,其熵为

  

  特征1=B:2个是、4个否,其熵为

  

  特征1=C:4个是、1个否,其熵为

  

  这样分支结点的总熵就等于:

  

  特征1的信息增益就等于0.998-0.889=0.109

  类似地,我们也能算出其他的特征的信息增益,最终取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根节点。

  以上计算也可以有经验条件熵来推导:G(X,A)=H(X) - H(X|A),这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C4.5

  在ID3算法中其实有个很明显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样本集,它有一个叫id或者姓名之类的(唯一的)的特征,那就完蛋了。设想一下,如果有n个样本,id这个特征肯定会把这个样本也分成n份,也就是有n个结点,每个结点只有一个值,那每个结点的熵就为0。就是说所有分支结点的总熵为0,那么这个特征的信息增益一定会达到最大值。因此如果此时用ID3作为决策树算法,根节点必然是id这个特征。但是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当然上面说的是极限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特征对样本划分的过于稀疏,这个也是不合理的(换句话就是,偏向更多取值的特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4.5算法采用了信息增益率来作为特征选取标准。

  所谓信息增益率,是在信息增益基础上,除了一项split informaTIon,来惩罚值更多的属性。

  

  而这个split informaTIon其实就是特征个数的熵H(A)。

  为什么这样可以减少呢,以上面id的例子来理解一下。如果id把n个样本分成了n份,那id这个特征的取值的概率都是1/n,文章引言已经说了,样本绝对均匀的时候,熵最大。

  因此这种情况,以id为特征,虽然信息增益最大,但是惩罚因子split informaTIon也最大,以此来拉低其增益率,这就是C4.5的思想。

  CART

  决策树的目的最终还是寻找到区分样本的纯度的量化标准。在CART决策树中,采用的是基尼指数来作为其衡量标准。基尼系数直观的理解是,从集合中随机抽取两个样本,如果样本集合越纯,取到不同样本的概率越小。这个概率反应的就是基尼系数。

  因此如果一个样本有K个分类。假设样本的某一个特征a有n个取值的话,其某一个结点取到不同样本的概率为:

  因此k个分类的概率总和,我们称之为基尼系数:

  

  而基尼指数,则是对所有结点的基尼系数进行加权处理

  

  计算出来后,我们会选择基尼系数最小的那个特征作为最优划分特征。

  剪枝

  剪枝的目的其实就是防止过拟合,它是决策树防止过拟合的最主要手段。决策树中,为了尽可能争取的分类训练样本,所以我们的决策树也会一直生长。但是呢,有时候训练样本可能会学的太好,以至于把某些样本的特有属性当成一般属性。这时候就我们就需要主动去除一些分支,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剪枝一般有两种方式:预剪枝和后剪枝。

  预剪枝

  一般情况下,只要结点样本已经100%纯了,树才会停止生长。但这个可能会产生过拟合,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让它100%生长,所以在这之前,设定一些终止条件来提前终止它。这就叫预剪枝,这个过程发生在决策树生成之前。

  一般我们预剪枝的手段有:

  1、限定树的深度

  2、节点的子节点数目小于阈值

  3、设定结点熵的阈值等等。

  后剪枝

  顾名思义,这个剪枝是在决策树建立过程后。后剪枝算法的算法很多,有些也挺深奥,这里提一个简单的算法的思想,就不深究啦。

  Reduced-Error Pruning (REP)

  该剪枝方法考虑将树上的每个节点都作为修剪的候选对象,但是有一些条件决定是否修剪,通常有这几步:

  1、删除其所有的子树,使其成为叶节点。

  2、赋予该节点最关联的分类

  3、用验证数据验证其准确度与处理前比较

  如果不比原来差,则真正删除其子树。然后反复从下往上对结点处理。这个处理方式其实是处理掉那些“有害”的节点。

  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的理论其实和决策树本身不应该牵扯在一起,决策树只能作为其思想的一种算法。

  为什么要引入随机森林呢。我们知道,同一批数据,我们只能产生一颗决策树,这个变化就比较单一了。还有要用多个算法的结合呢?

  这就有了集成学习的概念。

  

  图中可以看到,每个个体学习器(弱学习器)都可包含一种算法,算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相同,我们把它叫做同质集成,反之则为异质。

  随机森林则是集成学习采用基于bagging策略的一个特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bagging的个体学习器的训练集是通过随机采样得到的。通过n次的随机采样,我们就可以得到n个样本集。对于这n个样本集,我们可以分别独立的训练出n个个体学习器,再对这n个个体学习器通过集合策略来得到最终的输出,这n个个体学习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并行。

  注:集成学习还有另一种方式叫boosTIng,这种方式学习器之间存在强关联,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随机森林采用的采样方法一般是是Bootstap sampling,对于原始样本集,我们每次先随机采集一个样本放入采样集,然后放回,也就是说下次采样时该样本仍有可能被采集到,经过一定数量的采样后得到一个样本集。由于是随机采样,这样每次的采样集是和原始样本集不同的,和其他采样集也是不同的,这样得到的个体学习器也是不同的。

  随机森林最主要的问题是有了n个结果,怎么设定结合策略,主要方式也有这么几种:

  加权平均法:

  平均法常用于回归。做法就是,先对每个学习器都有一个事先设定的权值wi,

  

  然后最终的输出就是:

  

  当学习器的权值都为1/n时,这个平均法叫简单平均法。

  投票法:

  投票法类似我们生活中的投票,如果每个学习器的权值都是一样的。

  那么有绝对投票法,也就是票数过半。相对投票法,少数服从多数。

  如果有加权,依然是少数服从多数,只不过这里面的数是加权后的。

  例子

  以一个简单的二次函数的代码来看看决策树怎么用吧。

  训练数据是100个随机的真实的平方数据,不同的深度将会得到不同的曲线

  测试数据也是随机数据,但是不同深度的树的模型,产生的预测值也不太一样。如图

  这幅图的代码如下:


  我的是python 3.6环境,需要安装numpy、matplotlib、sklearn这三个库,需要的话直接pip install,大家可以跑跑看看,虽然简单但挺有趣。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