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显示光电 > oled
[导读]   OLED:2017 突破在即,三年3000 亿Capex,催生700 亿设备市场空间。A 客户引领,智能手机2017 年有望全面导入OLED,促使行业爆发,万亿显示市场,长期空间巨大。当前三

  OLED:2017 突破在即,三年3000 亿Capex,催生700 亿设备市场空间。A 客户引领,智能手机2017 年有望全面导入OLED,促使行业爆发,万亿显示市场,长期空间巨大。当前三星16 万片/月的产能仅够“自用+明年A客户1 亿部新机”,其他安卓阵营手机大厂面临“一屏难求”,倒逼面板厂商加速扩产。包括三星、LG、京东方等在内,未来三年面板厂商已经公布的扩产计划已经超过3000 亿元,其中80%都将投向设备,催生每年700 亿元的设备市场空间。预期前中后道设备市场空间分别为500/120/100 亿元。

  前道设备:LTPS 是趋势,激光设备弹性最大。LTPS 因其能够满足大电流要求,为OLED 前道主流技术,前道设备市场空间每年500 亿元。LTPS 技术流程下,激光设备弹性最大,预计市场空间2017-2019 年每年200 亿元。激光器件龙头Coherent 订单暴涨,2016 年二季度微电子板块订单额达3.67亿美元,同比增长248.8%,其中OLED 占比超8 成,验证行业爆发。国内厂商方面,大族激光深度受益,目前已布局OLED 80%激光加工设备,预期在2017-2018 年逐步达产,2018 年有望贡献营收超10 亿元。

  中道设备:蒸镀装备供不应求,急需突破产能瓶颈。中道工艺包括蒸镀与封装,市场空间每年约120 亿元。蒸镀用于制作发光材料,是整个OLED 工艺的核心,也是制约OLED 面板良率的关键所在。因此中道是观察整个行业扩产进程的窗口。目前市面上超过85%的蒸镀设备来自日本Canon Tokki 一家,且其2017 年90%的产能被三星一家包揽,导致“一机难求”,蒸镀设备已成制约面板厂商扩大OLED 产能的关键所在。封装设备韩国Jusung Engineering 领跑,为三星与LGD 核心供应商,2016 年订单8.23 亿元,同比增长141%,验证行业爆发。

  后道设备:非标自动化,国产替代主战场。后道工艺包括“切割+贴合+Bonding+检测”,均为非标自动化。产品换代设备即换代,更新频率几乎每2 年一次,因而要求设备厂商就近配套和快速响应,国产厂商因而受益。后道设备年市场空间100 亿元,其中“贴合+Bonding+检测”70 亿市场空间,按非标自动化设备25%的净利率测算,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利润在18 亿左右,如果龙头公司能够拿走全行业30%的利润,有望产生150 亿市值左右的上市公司。

  风险因素:蒸镀设备产能及良率不达预期;下游智能手机需求放缓;设备制造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策略。OLED 爆发,Capex 先行,设备最受益。预计前/中/后道设备市场空间为500/120/100 亿元。前道LTPS 工艺下激光设备弹性最大,每年200亿激光设备增量市场。中道为观察行业窗口,关注核心蒸镀设备扩产进度和良率提升。后道非标自动化,国产替代主战场。首次覆盖,给予OLED 设备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标的方面,我们重点推荐行业弹性最大、深度受益OLED 爆发的激光龙头大族激光,同时提示关注后道国产替代主战场上的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智云股份、联得装备、精测电子,以及新三板公司深科达。

  行业概览:OLED 将替代LCD 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OLED 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核心。显示技术是当前人类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全球市场空间近万亿人民币,每一代显示技术的革命都会引起下游终端的巨大变革。1897 年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发明,随后其最主要应用电视诞生,人类进入图像显示时代。到上世纪90 年代,以PDP(等离子)、LCD(液晶)为代表的第二代显示技术快速发展,由于LCD 的轻薄优势,以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便携式显示应用终端得以实现。OLED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其核心竞争力是更轻薄和可弯曲,由此有望开启柔性显示时代的大门。

  三大优势助力OLED 取代LCD。相对于LCD,OLED 显示具有三大优势:

  第一,无需背光源,更轻薄。LCD 自身不能发光,采取LED 作为其背光源,其结构自下而上包括:背光层、偏光片、TFT 基板、液晶层、彩色滤光片和第二层偏光片;OLED 自身发光,相对LCD 无需背光层和液晶层,偏光片数量也会减少,因而结构更简单,更轻薄,其厚度仅为0.4mm,不及TFT-LCD 的一半。

  第二,全固态结构,可靠性强,可弯曲。OLED 器件为全固态机构,无真空、液体物质,抗震性优于LCD 器件,并且可以做在柔性材料基板上,因而可实现可弯曲显示。

  第三,色域广视角宽,响应快,适应穿戴设备需求。色域范围更广:OLED 的NTSC 标准色域可以达到110%,而LCD 只有70%~90%;视角更广:OLED 自发光使得可视角度可以达170度;响应速度更快:OLED 显示屏响应速度远远超过液晶屏,在显示动态画面时无拖尾现象,能够明显减轻播放运动画面出现模糊现象,更适合VR 显示,防止眩晕

  

  两大驱动力看OLED 行业2017 年确定爆发。第一,远景空间。显示行业万亿市场空间。AMOLED 手机于2017 年进入成长期,渗透率未来三年有望从10%提升至40%。2019 年后电视面板有望接力,提供行业长期驱动力。根据IHS 的数据,全球手机屏幕所消耗面板的面积仅占整体面板销售面积的6%左右,未来大尺寸OLED 面板生产成本下降,OLED 电视渗透加深,对应市场规模将是手机10 倍以上。

  第二,近期催化。A 客户于2017 年大概率导入1 亿部OLED手机,安卓厂商有望全面跟进。当前三星16 万片/月的产能仅够“自用+明年A 客户1 亿部新机”,其他安卓阵营手机大厂面临一屏难求,倒逼面板厂商加速扩产。包括三星、LG、京东方等在内,未来三年面板厂商已经公布的扩产计划已经超过3000 亿元,其中80%都将投向设备,催生每年700 亿元的设备市场空间。

  

  行业核心驱动因素:OLED 爆发,Capex 先行设备最受益

  远景驱动:2017 年进入成长期,长期看万亿市场,催生千亿设备投资

  AMOLED 短期发展动能主要来源于智能手机渗透加深。目前近九成的AMOLED 市场需求来自智能手机。2016 年AMOLED 面板市场在150 亿美元,比2015 年的120 亿美元增长约25%。预计2020 年底AMOLED 市场额将达28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6%。长期来看,VR 带来的中小尺寸OLED 曲屏增量叠加OLED TV 的大屏增量,有望接力智能手机,继续为OLED 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电视蕴藏巨大动能,或接力手机为OLED 提供驱动力。在电视大尺寸屏幕应用上,成本是OLED 推广使用的主要阻碍。以55 英寸UHD 面板为例,根据IHS 的数据,LCD 均价约为210美元,而OLED 仅生产成本就达700 美元,两者成本差距估计高达200%。未来,喷墨印刷替代蒸镀将大幅降低大尺寸OLED 生产成本。OLED 喷墨印刷能简化制程,只需在基板上喷洒镀膜材料,无须昂贵繁复的程序,该技术有望大幅降低OLED 生产成本。而根据IHS 的数据,全球手机屏幕所消耗面板的面积仅占整体面板销售面积的6%左右,未来大尺寸OLED 面板生产成本下降,OLED 电视渗透加深,对应市场规模将是手机10 倍以上。

  OLED 是VR 的必然选择。四大优势决定VR 显示首选AMOLED:第一,响应时间短,刷新频率高:有利于解决VR“眩晕感”的问题。OLED 响应时间小于1 微秒,而LCD 通常约10 毫秒。第二,视域更广,提升VR 沉浸感。VR 的沉浸感由用户的实际视野决定,OLED 视角可达170°,高于LCD 的 120°。第三,功耗更低,增加VR 待机时间。第四,质量更轻:由于VR 佩戴在头部,质量越轻,用户体验越好。

  第三代显示技术龙头,长期看万亿市场空间,催生千亿设备投资。IHS 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空间高达1320 亿美元,其中OLED 的占比仅为10%。未来,随着OLED在显示领域的全面渗透,叠加VR 等新兴应用市场的成长,长期可能渗透的市场空间高达万亿人民币。但在大尺寸显示领域,也面临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的竞争。万亿市场空间拉动未来三年3000 亿Capex,其中80%都将投向设备领域。

  近期催化:A 客户导入,全行业供不应求,加速设备投资

  A 客户或在2017 年导入OLED 智能手机。根据Display Research 预测,2017 年,国际顶级消费电子企业A 公司有望在其一款新品iPhone 中首次导入OLED 屏幕,拉动消费电子新一轮升级的方向。2016 年10 月26 日,A 公司披露的2016 财年年报显示了一项近40 亿美元的超一年期采购订单,结合其三季报披露的表外采购义务与风险提示中新出现的关键部件采购风险,此40 亿美元有可能即为向三星发出的AMOLED屏幕长期供货合约。2017 年2 月13 日,据 The Investor 网站报道,三星电子旗下三星显示器公司与A 客户达成了一项新协议,为下一代iPhone 追加供应6000 万块OLED 面板,价值5 万亿韩元(约合43 亿美元)。

  安卓阵营:三星引领,国产手机厂商快速跟进。目前三星是AMOLED 显示屏最大的制造商和使用者,根据DIGITIMES Research 的数据,2015 年在三星全部3.2 亿部智能手机中,AMOLED的渗透率已经高达70%。而整个三星显示的AMOLED产能在2017 年仅有4.7 亿片,仅能够支持三星Galaxy 系列以及A 客户2017 年5000 万部的需求,因此国产厂商面临产能吃紧甚至拿不到货的局面,加速面板厂商扩产增加设备投资。

  OLED 屏幕可能成为2017 年最稀缺的电子元器件,国产手机恐面临断货。OLED 屏幕作为2017 年智能手机市场最主要的创新点之一,有望成为国产中高端智能机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点。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计划导入AMOLED 屏幕的国产手机大厂的主力机型包括华为的Mate9 Pro、OPPO 的R9s、VIVO 的Xplay5、小米的Note2、金立的M6 等,我们假设这些主打机型全部采用AMOLED 屏幕,则其需求高达8000 万片,相较于目前三星一家的供应能力,面临紧缺几乎是必然。

  产能紧张将持续到2019 年,驱动面板大厂加速扩产。我们根据国内外各大面板厂商的OLED 投资计划,测算2017/2018/2019 年全球中小尺寸OLED 产能分别为320/520/700 万片/年(以6 代线投入1,500x1,850mm 玻璃基片的数量计算)。而根据前述需求端数据,2017/2018/2019 年全球柔性OLED 手机的销量达4.3/5.75/6.45 亿部,以屏幕备货率200%计算,可得全球柔性OLED 屏需求量达8.6/11.5/12.9 亿片。按5.5 英寸屏幕计,2017-2019 三年对应的OLED 产能需求为428/573/646 万片/年。根据以上测算,我们判断2017 和2018 年全球OLED 市场为卖方市场,产能缺口在2017 年超过20%,2018 年仍有10%。巨大的产能缺口将驱动行业在2017 年迎来量价齐升,而如此紧张的形势也将驱动OLED 面板厂商加速投资扩产。

  行业市场空间:三年3000 亿Capex,催生700 亿设备市场

  未来三年国内外面板大厂OLED 计划投资总额超三千亿。为应对下游需求爆发,国内外显示大厂纷纷加大OLED 的投资步伐,尤其是在中小尺寸OLED 面板领域。国内厂商方面,京东方一家未来三年的OLED 投资计划就高达730 亿元人民币,包括深天马、TCL、和辉光电、昆山国显等在内的大陆厂商投资计划总计已达2000 亿元;国外大厂方面,三星、LGD、夏普等2017 年投资总额即达74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0 亿元。

  产线投资仍以小尺寸智能终端屏幕为主。由于目前OLED 电视缺乏价格竞争力,目前只有韩国面板厂LGD 和三星有明确的扩产计划,如三星和LGD 分别计划投资约200 亿人民币建设第8 代AMOLED 生产线。而其他大多数面板厂对于AMOLED 高世代产线扩产计划非常谨慎,而中小尺寸产线扩产计划已经付出实际行动,竞相扩产。

  三年3000 亿投资,催生2100 亿上游设备市场。2016 年全球主要面板厂商AMOLED 投资计划总计超3200 亿元。由各厂商AMOLED 生产线投产时间及转产或新建生产线计划推算,3200 亿元生产线投资将带来近2000 亿元设备需求并将在2016-2018 三年中逐步释放。

  行业投资逻辑:三大子板块,前道弹性最大,后道国产替代主战场

  前/中/后道设备市场均将受益。OLED 设备分为前道设备(以LTPS 激光晶化,以及半导体光刻、刻蚀沉积设备为主)、中道设备(蒸镀+封装)、后道设备(Bonding+贴合+测试)。据UBI,前/中/后道设备的市场空间比重为69%/17%/14%,对应2016-2018 年三年的设备市场空间约为1450/360/294 亿元。

  中道决定产能,重点关注前后道投资机会。我们对这三块设备市场的核心判断是:前道设备,LTPS 主导,激光设备弹性最大;中道设备,蒸镀为Canon Tokki 垄断,急需扩产突破行业瓶颈;后道设备,模组组装自动化,Bonding+贴合+测试,定制化需求催生国产替代主战场。

  前道设备:LTPS 主导,激光设备深度受益

  市场空间:LTPS 前道设备市场空间500 亿元

  OLED 前道工艺:制作背板,LTPS 技术主导。背板对于显示面板的主要作用就是底层支撑以及驱动电极。OLED 面板采用有机电至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单元,电流驱动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发光材料发光,通过TFT 开关控制电流大小决定发光亮度。不同于通过电压控制驱动液晶分子旋转以控制透射光量的LCD 面板,OLED 面板需要底层电极的电流相对较大。低温多晶硅材料(LTPS)中电子迁移速率比非晶硅(a-Si)快200-300 倍,能够提供更大电流且反应速度更快,稳定性更佳,是目前AMOLED 主要采用的背板驱动技术。

  LTPS 并非OLED 专有,高端小屏TFT-LCD 亦采用,当前渗透率30%。由于LTPS 的快速响应和省电优势,其在高端小屏幕TFT-LCD 上也已采用,用于移动终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LTPS 产能基本被大客户的iPhone 包揽,主要供货商包括日本显示(JDI)、乐金显示(LGD)与夏普,剩余产能才由其他手机厂商应用在高端机种。但随着手机市场竞争越趋激烈,JDI、LGD 与夏普也开始日益重视大陆品牌终端。同时,2016 年以来,全球已有多条LTPS 生产线步入投产行列,包括华星光电的 6 代LTPS 生产线、厦门天马的6 代LTPS 生产线,台厂群创与鸿海合作位于高雄路竹的6 代LTPS 生产线,友达昆山的6 代LTPS 厂新产能。这些产能的释放,使得LTPS 在TFT-LCD 的应用在2016 年超过30%。到2019 年,基于LTPS 的LCD 及AMOLED 合计占智能手机屏幕的市场预计将接近70%。

  未来三年,前道LTPS 设备市场空间每年高达500 亿元。根据UBI 的测算,前道设备在AMOLED 加工设备的总占比高达70%,是AMOLED 最大的市场,未来三年市场空间高达500亿元人民币/年。在采用LTPS 技术的LCD 面板中,前道LTPS 设备的成本占比亦高达50%。

  投资逻辑:激光设备弹性最大,是LTPS 前道工艺的核心增量

  激光设备是LTPS 前道工艺最核心的增量。从LTPS 的制造流程看,主要包括缓冲层有源层生长(主要采用PECVD 和清洗设备)、多晶硅晶化(主要采用激光晶化设备)、12 道光刻+离子注入(主要采用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清洗机、激光制版设备)三部分工艺。其中光刻机、刻蚀机PECVD 等设备在传统α-Si 的TFT-LCD 产线上也会使用,设备可以共用和迁移;而离子注入机虽然为增量设备,但由于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用量远大于在显示器件领域,因而设备弹性不大。整个LTPS 工艺中弹性最大的设备即为激光晶化设备。

  整个OLED 前中后道设备中,激光设备亦弹性巨大,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市场空间200 亿元。在前道LTPS 工艺中,能够用到激光设备的除了晶化工艺(一般为功率在1kw 以上的大功率激光器)外,还包括在12 道光刻工艺中会大量用到的激光制版(一般为100w-500w 之间的中功率激光器CO2 激光器),用于热处理的直接半导体激光器,以及用于烧蚀的DPSS 和准分子激光器。而除此以外,在中道和后道工艺中也会用到激光设备,包括接触孔、触摸屏和导光板的激光制版,OLED 屏幕的切割(CO2 激光器、短波长紫外半导体泵浦固态(DPSS)激光器和皮秒激光器),以及在柔性显示中用到的激光剥离设备。我们测算,整个OLED 加工中用到的激光工序在12 道左右,对应的设备投资未来三年高达200 亿元每年。

  竞争格局:美国厂商把控核心器件,设备日韩厂商主导

  核心器件由美国厂商把控,将深度受益OLED 爆发。美国相干公司(Coherent Inc.)是准分子激光器和紫外线光学系统的主导供应商,其主要产品下游涉及到包括激光晶化、激光剥离、切割、制版等在内的所有激光OLED 加工工艺,能够提供最高激光功率超过1kW 的Linebeam产品,广泛用于制造LTPS 基板制造。受益于中日韩面板大产OLED 产能扩张,公司微电子制造设备业务第二季度新增订单3.67 亿美元,其中OLED 设备新增订单超过3 亿美元,占比超80%。来自中国大陆、日本与韩国的新增订单主要包括Linebeam 1000,Linebeam 1500 和UV Blade 系统。

  受益OLED 设备爆发,相干公司订单激增,营收增速有望超150%。2015 财年,相干公司营收8.18 亿美元,其中微电子占比超过51%。2016 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订单额达4.96亿美元,环比增长81.8%,同比增长125.1%。微电子板块订单额达3.67 亿美元,占比约74%,环比增长94.7%,同比增长248.8%。在微电子板块中,OLED 设备订单新增额贡献最大,超过3 亿美元。相干公司的表现也印证了OLED 爆发前夜,设备企业已经开始爆发增长。

  日韩厂商把控设备OLED 激光加工设备,国产厂商看大族激光,有望深度受益OLED 爆发。大族激光目前已经能够实现中小功率激光光源的自制,而在大功率领域尚需采购相干和IPG的光源来制造激光设备,因此与相干公司为竞合关系。目前在OLED 的所有激光工序中,公司已布局研发的有10 道左右,预期在2017 年能够量产的有2 道,其余将在2018 年爆发。我们预期公司OLED 激光设备的营收有望快速增加,到2018 年达到10 亿元,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量。

  中道设备:蒸镀装备供不应求,急需突破产能瓶颈

  市场空间:蒸镀封装为主,市场空间超百亿

  OLED 中段制程为蒸镀及封装,预计市场空间每年约120 亿人民币。当前AMOLED 面板ITO 玻璃上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注入层、电子传输注入层与金属电极均通过蒸镀镀膜实现。

  蒸镀的对位精度是工艺一大难点,目前依然存在良率不足与有机材料浪费等问题,是导致整个OLED 面板良率不足的关键,因而也是OLED 产线上最核心、最紧缺的设备之一。此外,AMOLED 有机发光材料与金属电极极易受来自外界及内部材料所含水汽影响而受潮氧化。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稳定性与寿命,需要在充满惰性气体环境中给蒸镀上发光层与电极的ITO 玻璃进行玻璃、金属、柔性聚合物、薄膜等盖板的封装,并在封装体中填充吸水材料。整个蒸镀及封装设备的市场空间每年在120 亿人民币左右。

  投资逻辑:蒸镀设备紧张,限制OLED 全产业链产能扩张

  蒸镀设备目前只有Canon Tokki 一家优质供商,三星垄断其到2017 年产能的90%,导致一“机”难求。目前业界公认日本Canon 旗下子公司Tokki 的蒸镀设备技术能力最佳,全球范围内拥有大规模量产实际业绩的厂商也仅有Tokki 一家,因此Tokki 基本垄断了全球蒸镀机的供应。而由于Canon Tokki 到2017 年产能的90%均被三星包掉,导致其他厂商不得不考虑与新晋的蒸镀供应商合作,例如信利斥资519 亿韩元采购SFA 的蒸镀设备,合作双方均无大量的OLED 生产实绩,由于蒸镀工艺本身是影响OLED 良率的关键,采用新晋蒸镀设备厂商的设备,导致OLED 的量产良率更加不确定。

  蒸镀设备是行业关键瓶颈点,是影响良率和产能的关键。中小尺寸的OLED 的核心发光材料目前采用蒸镀技术制作,蒸镀是整个工艺流程中良率最低的一环,因此直接决定面板的良率。

  同时,蒸镀设备能够大批量稳定量产的厂商目前只有Canon Tokki 一家,因此会限制整个行业产能。

  柔性显示屏的渗透趋势决定薄膜封装未来是趋势。薄膜封装的特点就是在发生很大弯曲变形时仍然可以保证材料的有效使用, 为了获得柔性有机显示器或其他电子设备, 前后基板必须具有足够的柔性同时能有效隔绝湿气和氧气。而薄膜封装不仅满足折叠、弯曲的要求, 而且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产品的实际应用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薄膜封装在未来将成为主流。

  竞争格局:Canon Tokki 独大,供不应求有望持续至2018

  “扩产+新晋供应商导入”,预期供给短缺2018 年或缓解。蒸镀设备能够大批量稳定量产的厂商目前只有Canon Tokki 一家,其他厂商扩建关键蒸镀设备,缓解供给紧张局面。蒸镀光罩巨头日本印刷(JNP)宣布,计划2020 年前投资3.2 亿元,在三原工厂内增设生产OLED 面板不可或缺的设备“蒸镀光罩”的生产线,将蒸镀光罩产能提高至现行3 倍。Canon Tokki 方面表示计划开始倍增OLED 面板设备产能,同时扩增多家合作公司的产能。此外,韩企逐步开始进入蒸镀设备市场,LGD 与韩国本土中小企业Sunic System 合作开发蒸镀设备,并已向Sunic System 与YAS 签订大规模供货订单逐步提升生产线国产化率至50%以上。

  韩国Jusung Engineering 领衔封装设备供应商, OLED 业务增长弹性最大。韩国JusungEngineering 公司从大型到小型的封装设备,均是LGD 唯一的供应商,是三星的主力供应商。在显示器板块业务上,公司2015 年营收折合人民币约3.4 亿元,其中LCD 和OLED 各占一半。公司预计2016 年订单折合人民币8.23 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OLED 设备营收将占总营收80%,LCD 占20%,验证OLED 设备行业爆发。

  后道设备:非标自动化,国产替代主战场

  市场空间:国产替代主战场,百亿市场空间

  切割+贴合+Bonding+检测,非标自动化,设备更新频率高。AMOLED 模组后道组装流程,已蒸镀封装的OLED 面板首先被切割成实际产品所需尺寸,并进行测试。接下来进行偏光片贴合,先将芯片与柔性电路板Bonding 至显示面板上,对PCB 板贴片并与面板连接,再将AMOLED 面板与含触控感应器的盖板进行贴合,即可进行模组老化测试与点亮检测。整个过程会用到3-5 次的贴合与Bonding。不同于显示面板的标准化工艺流程,面板模组的制程一般都高度定制化,主因模组一般会涉及走线、布局等非标准化设计,具体因手机的内部结构设计变化而不同,这也相应导致了OLED 模组的自动化设备也是高度定制的。虽然与TFT 背板生产与蒸镀封装设备相比,模组组装设备采购金额相对较小,但由于其高度定制的特点,设备使用周期较短,更新换代频繁,市场增长性较好。定制化设备随屏幕升级,更换周期约两年,整个“切割+贴合+Bonding+检测”设备的市场空间每年在百亿人民币左右。

  投资逻辑:大客户引领,模组自动化加速,催生百亿市值公司

  A 客户引领,2017 资本开支驱动OLED 模组自动化快速增长。A 客户在2016 财年年报中预计,为开发下一代iPhone 新机,2017 资本支出将大幅上升至 160 亿美元。而如果导入OLED 屏幕,我们估算其屏幕占整机成本比重将升至20%以上,A 公司势必会增加OLED 屏幕的自动化组装资本开支,以保证其良率。模组自动化市场增长有望加速。

  竞争格局:定制化国产设备快速崛起,催生百亿市值公司

  日企占据高端市场,定制化国产设备快速崛起。TEL、松下、TEK 等5-6 家日本公司是全球LCM 自动化组装及检测设备的龙头。由于当前全球3C 制造组装产线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非标自动化公司借助地理优势与工程师红利,能就近服务客户,满足客户2 个月左右的定制化快速开发要求,因此快速崛起,逐步替代日本供应商。包括智云股份、联得装备、深科达、正业科技、太原风华等在内的本土非标自动化厂商正在快速崛起。

  柔性AMOLED 模组设备市场17 年预计可达61.9 亿元。由于OLED 屏后段模组设备定制化程度很高,OLED 屏工艺相对于LCD 屏有较大的改变,因此OLED 模组设备市场将迎来爆发。我们假设一片触控显示模组的生产需要用到3-5 款不同的bonding 设备和贴合设备,而且大部分工序后都需要进行检测,对应的需要5-6 款检测设备,则模组生产每百万片/年的产能对应约600 万的设备投资。由此可推算得,2017 年全球OLED 模组自动化设备市场空间达61.9亿元,2018/2019/2020 年每年市场空间将分别达82.8/74.03/72.59 亿元。

  70 亿市场空间,催生百亿市值模组自动化本土企业。根据我们的测算,整个模组自动化设备市场空间在70 亿,按非标自动化设备25%的净利率测算,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利润在18亿左右,如果龙头公司能够拿走全行业30%的利润,那么我们认为行业有望产生150 亿市值左右的上市公司。从几个主流非标自动化设备公司的情况看,我们看好智云股份在Bonding 业务的领跑优势,以及切入贴合设备后的平台化整合能力。同时关注精测电子、联得装备、深科达、正业科技在各自领域的卡位和布局。

  

  风险因素

  蒸镀设备产能及良率不达预期:蒸镀设备是OLED 面板制造过程中目前良率最低的环节,同时能够大批量稳定供货的只有一家供应商,因此蒸镀设备一定程度上是行业加速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和风险点。

  下游智能手机需求放缓:智能手机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更新换代速度减缓,竞争愈发激烈。

  设备制造行业竞争加剧:中日韩设备厂商加速研发及扩产进度,行业竞争有加剧风险。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