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又闯祸了!规范“黑飞”还得靠这些黑科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15号晚上,微博上一段疑似用无人机拍摄飞行客机的视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无人机规范的热议。随后,热心的网友核实了拍摄画面中的信息,证实此地是杭州萧山机场附近。而浙江警方在接到报案后,也迅速展开了调查。
从截至目前发布的信息中可以得知,视频的确是由某一业余飞行爱好者(并未有飞行)使用了大疆的无人机拍摄的,本意是想要拍摄落日,但在10分钟的拍摄过程里,有多架民航客机都曾途径,被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随后大疆也发表了声明,严厉的谴责了视频拍摄者这种严重危害空中安全的行为,并号召广大飞行爱好者要“正确”使用无人机,注意飞行安全。还在声明中称将推出全新的ADS-B广播式预警系统,帮助航拍飞行器的操作人员避开民航客机。
作为无人机市场的大佬,大疆的反应的确迅速,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无人机市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绝大部分都处于“黑飞”状态,据报道,仅中国目前的无人机数量就在2万架以上,但全国拿到无人机驾照的人数仅一万人,也就是说将近50%的无人机是“黑机”。
虽然大家都知道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但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关于无人机事故的报道一直层出不穷。像萧山机场这样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3年就有人因为操控无人机“黑飞”进行航拍测绘,从而导致多架民航飞机避让、延误,直接造成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达18148元。
而近期在美国2017年的跨年夜也发生了一起无人机事故,当时西雅图太空针塔上的烟花技师正准备放跨年夜烟花,一架无人机突然撞上了太空针塔的塔顶。
虽然并未造成财产损失,但考虑到当时塔顶放置有千余枚烟花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这也是太空针塔在近几年内遭遇的第三起无人机撞塔事故。这也标志着无人机事故在“激增”。
除了侵犯隐私、干扰航班飞行、造成人身、经济财务损失,无人机的安全问题还不止于此,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下,它还可能会被用来对重要国防设施以及保密地区进行测绘泄密,以及被恐怖分子利用进行恐怖袭击。对此各国的航空管理局都加强了警戒和处罚力度,在18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就因一起无人机事故处罚了无人机运营商Skypan公司,并罚款20万美元。
那目前到底有哪些科技手段可以管控这些“黑飞”的无人机?
1、设置禁飞区最常见的就是在无人机上设置禁飞区。所谓的禁飞区就是指某一地区的上空禁止任何未经特别申请许可的飞行器飞入或飞越。
目前大疆的禁飞区域有固态和动态两种。固态禁飞就是通过固件,可以限制无人机在指定范围内的启动,只要无人机GPS定位在禁飞范围内,无人机便无法启动,如果不小心误入禁飞区,则会自动退回禁飞区或者自动降落。动态禁飞则是由操控软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使用者也可以到大疆官网自己搜索禁飞范围。
但从萧山机场的这次事件中也可以看出,无人机禁飞区仍旧存在不小的漏洞。按照常理,机场附近理应属于无人机的限制飞行区域,无人机应该无法启动,但是可能出于商业与管理的平衡需要,不能限制得太“死”,实际上厂家标定的禁飞区域远远小于机场的净空保护区。
所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者还是可以启动无人机。而在大疆官网也称“关于限飞区的具体说明和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当地法律为准”。也就是说,禁飞区并不能做到100%禁飞,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飞手的自觉。
2、“无人机云”技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无人机云”概念的国家,所谓的“无人机云”类似于无人机的“黑匣子”,在将无人机接入监管系统之后,无人机需在人口密集地区和机场净空区要求每秒一次地报告飞行高度、距离等实时信息,而且飞行数据需要保留3个月以上。通过对飞行中的无人机进行实时监测,来保障空安全和地面安全。
目前“无人机云”主要有三大运营商,U-Cloud、U-Care以及大疆的GEO。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以及优势。
U-Cloud系统在一般地区可以主动监视4-150公斤(北上广等大城市则涵盖1.5公斤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在U-Cloud注册的用户会分为普通用户和高级用户,高级用户可以拥有权限限制。而且无人机接入这个监管系统之后便无需自己申请飞行计划。
U-Care则完全参照空管运行系统标准开发,除了无人机与驾驶员管理、飞行计划和服务管理、航空资料大数据等基本功能。在地图使用、飞行计划审批和空域监管上结合了我国的空域资源管理现状,在系统中直接预留了与军民航空管监视系统的接口,支持与国内大多数主流空管业务系统对接。
大疆的GEO 由位于美国加州的地理空间数据公司AirMap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只为大疆无人机产品的用户实时提供有关所在区域的飞行限制和安全提示等信息,比如监狱、发电站等已被FAA规定为限制飞行的地区,不过GEO系统中标出的限飞或禁飞区域基本上是以机场为主。
当然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无人机云”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通信技术不成熟、不同设备之间如何制定统一化标准等等,但是,从源头出发,将无人机飞行纳入监管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3、电子围栏技术如果说禁飞区和“无人机云”是从无人机入手,那么电子围栏技术就是外部环境入手,真正做到双管齐下,将无人机飞行纳入秩序规范内。
目前电子围栏技术一般用于防盗报警,它是一种主动入侵防越围栏,对入侵企图做出反击,击退入侵者,延迟入侵时间,并且不威胁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做出处理。
无人机可通过接入电子围栏明确禁飞区,保证无人机飞行时间、空间在可控范围内。当无人机飞到围栏边界的时候,警报会发至控制系统,在不损伤无人机的情况下,使其自动返航,未来可能会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区域更灵活地设置电子围栏。
以上这些都是规范无人机“黑飞”的“温柔”手段。当然,强硬手段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反无人机技术。
当前,各国反无人机技术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干扰阻断类,主要通过信号干扰、声波干扰、GPS欺骗等技术来实现。二是直接摧毁类,包括使用激光武器、用无人机反制无人机等等。三是监测控制类,主要通过劫持无线电控制以及黑客技术等方式来实现。
其实,在无人机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这个新兴的行业——反无人机市场也在迅速壮大。根据市场调查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反无人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24%,到2022年,将创收11.4亿美元!
所以,是时候好好规范一下这些一言不合就“黑飞”的无人机了,虽然它的兴盛令许多行业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但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秩序的飞行,才能飞得更远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