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人工智能战胜了“最强大脑”,安防业需关注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月6日晚,江苏卫视播出的第四季《最强大脑》节目中迎来一位特殊选手,百度派出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挑战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本场比赛经过两小时的鏖战,小度凭借在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3:2险胜人类最强大脑的代表王峰。
小度与王峰进行了对人脸识别能力的两轮比拼,非常紧张激烈,最难的是用于比对的真人及其照片,年龄跨度居然有二十年之多。在第一轮比赛中,小度和人类选手需要通过分析照片中出现的幼年人脸,来识别出现场20年后的成年人,面对双胞胎识别这一难题,小度精准识别,以72.99%—高于第二张0.01%的识别率成功锁定目标,而名人堂王峰则1:0落败。
在第二轮比赛中,小度和王峰面对照片中出现的人数众多、现场实时照片传输、现场摄像机捕捉晃动、灯光干扰、化妆、微整形等影响,顶住压力,表现同样优秀,在30张共近千人脸的小学毕业照中成功选出了主人公。最终小度机器人以3:2击败名人堂选手王峰。
媒体角度分析与点评在Alphago不断挑战极限并吸睛无数情况下,百度适时地推出了人工智能大作,内置“人工智能”的“小度”机器人,并在卫视火热节目“最强大脑”中表现不凡。如果不是节目预先挖坑、套路、设牛角尖,那么百度的“小度机器人”表现,即使仅仅是表现了“人脸识别”一块人工智能,但是也足以用“惊艳”形容,跨年龄的人脸识别,超出预期,但仅此而已。相比Alphago/Master的复杂逻辑计算,小度表现的是“视频识别”,其实并没展现机器人综合特性。甚至有媒体认为其“拿AI当PR使”,并存在误导性,对AI行业不利。
技术角度分析与点评
小度机器人现场仅仅表现了“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即人脸识别及声音识别。本次人脸库在千级别,对于人脑来说,基本是极限,但是对于电脑及算法来说,再高的数量级都不是问题,而跨年龄识别在儿童追查,犯罪嫌疑人抓捕过程,非常有意义。未来,对于人脸识别,显然再强的人脑都敌不过芯片,芯片在存储及计算功能上完全秒杀人脑,非常有发展空间。
本次比赛过程,小度竟然反应过程慢于最强大脑王峰,让安天下小编感觉不可思议,或者是为了节目效果?或者是“小度”计算能力有限?或者是“小度聪明到知道要给人脑留面子?”后经了解,小度原来在“脱机模式”,即并没有连接到云端,靠自身携带GPU完成工作。这就有点尴尬了:我们一直认为百度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深度算法”才如此NB,结果人家说我就带了GPU跟你们玩,而且其中的一块GPU放兜里根本没拿出来,是冷备份。
百度人工智能PK谷歌Deepmind虽然都是人工智能,但是两者目前根本掐不起来,因为百度大脑和谷歌Deepmind之间的“学习”专长不一样,百度大脑不学习下棋,学习语音、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用户画像四个方面。至于是下棋的技术含量高还是视音频识别的技术含量高?答案很明显。
其实百度目前的人工智能PK厂商如下:海康、大华、宇视、网力、科达、旷视(Face++)、商汤、格灵、云从、依图、文安、科大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一个个问题,逐步地地解决,将来还得拼接成一个通用机器人出来。但是这个其实很困难,也是研究的热点。关键是从认知科学上厘清人脑是怎么学习的,人是怎么学习到新的技能的。因为机器也是在学习,这是智力最关键点。智能的核心,实际上是学习能力,如果再加一句的话是适应能力,适应环境的任何改变。这个能力其实人是非常擅长的,至于识别、计算、存储、分析等单一但计算度高的工作,机器早已秒杀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