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 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普华永道长期跟踪与监测分析,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50万台,其中33万台为中国市场销量,是2014年的三倍,较世界其他市场遥遥领先。接下来几年,随着政府继续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成本不断改善,基础设施逐步规模化,消费者接受程度大幅提升,以及政府在牌照、限号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将大幅增长,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或将达到200万辆,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0%。
受规模化生产、流程改进、原料成本下降、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这两年电池成本不断下降,已经远超行业权威预测。如比亚迪已经实现电池模块成本222 美金/千瓦时,未来3-5年内其电池成本或还能下降50%,达到110美金。特斯拉也预计在其超级工厂上线后,成本可以降至200美金甚至更低。一旦这些企业的电池成本真的如预料的那样降下来,必将带动新能源汽车成本的降低,刺激销量。
基础设施方面,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建成充电桩15.9万个,缺口24.1万个,平均每4台新能源车共享1个充电桩。虽然还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设备目标比率 1:1 配比,但随着电动车规模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充电标准成熟、电网企业加大投入、产业对私开放,我国充电桩产业也在逐步规模化并实现盈利,预计2020年达到480万个。
此外,过去5年里像3-5万的大幅度补贴、消费税等税收减免、牌照优先、电价优惠等措施,在限牌的一、二线城市大幅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购买或体验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发现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充电体验其实比想象中要好,以及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推广,提升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消费认知,促进了使用习惯的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大大提升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
智能网联:市场规模持续翻番 无人驾驶尚需时日
和新能源汽车一样,虽然目前国内车市整体大环境在逐步回归温和增长,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却在不断扩大。来自普华永道统计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美元,是现在的3倍。其中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网联最核心的领域之一,预计到2025年,市场上出售的新车中20%的车辆具有明显的自动驾驶功能,到2030年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渗透率为15%-20%,届时人们可能会看到没有方向盘的自动驾驶车辆。
这两年,消费者对汽车互联与智能交通的需求日益旺盛,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始致力于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目前较为领先的有宝马的远程代客停车技术,即乘客下车之后自主停车的技术;大众的应急辅助系统,该系统能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刹停车辆……诸如此类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不断被开发出来,带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整体提升,甚至出现了IT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盛况”,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均已经在进行前瞻性的布局,进一步加速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繁荣。
整体来看,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7个功能性领域:自动驾驶、安全性、娱乐功能、身心健康、车辆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家庭一体化,几乎目前所有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研究的企业,工作重点都是围绕这7个核心来展开。尤其是自动驾驶,作为一种突破性技术,正在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结构,改变汽车产业的本质,使汽车未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更像是一个新的汽车技术功能包,通过和电脑、智能手机、传感器、执行器等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彻底改变人们的汽车生活。
普华永道预测,2020年前55%的汽车将会拥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且自动化驾驶将会在豪华车上首先应用,然后迅速从上至下应用于高产销车型。之后随着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5年内1级和2级系统的价格将会持续下降。
到2020年以后,个体系统成本会继续降低,但是系统数量会出现增长,并一直延续到2025年以后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过程中。技术方面,2020-2025年云端以及外部系统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持服务,2025年前预计71%的已售汽车将会拥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不过全自动化驾驶估计在2025年前很难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