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存在哪些缺点?毫米波频段之争未结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毫米波无疑是热点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毫米波应用研究。5G毫米波、毫米波雷达都是毫米波的优势案例。但是,毫米波在应用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缺点或者尚未解决的事项。下面,小编将对这些内容予以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毫米波缺点
虽说毫米波频段有以上的各种优点,但要将其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也有诸多难点:
(一)难点 1
毫米波的传输距离实在有限,要用在大规模覆盖上难度不小,高密度部署的话成本也颇高,这也是目前很多运营商比较头疼的问题。老师教导我们,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传播距离越短。在理想的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一个70GHz的毫米波传播10米之后损耗高达89dB;而在非理想的传播条件下,传播损耗更是大的多。因此,毫米波系统必须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提高天线增益、提高接受灵敏度等各种方法来补偿这么大的传播损耗。现在5G通信系统里引入了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等,也是为向毫米波频段搬家修好道路。
(二)难点 2
成本高。过去毫米波器件/芯片一直用于军事领域而无法大规模商用。但最近几年,通过使用SiGe、GaAs、GaN、InP等材料并结合新的生产工艺,工作于毫米波段的芯片上已经集成了小至几十甚至几纳米的晶体管,大大降低了成本。为毫米波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二、频谱之争
当中低频段(6GHz以下)可用的频谱资源再难被释放,毫米波频段成为支撑和保障5G应用的新希望。国际电信联盟(ITU)为不久前举办的WRC-19大会专设的1.13议题便聚焦于24.25GHz—86GHz频段范围内的11个候选频段,寻找5G新增频段。
1.13议题的重要任务还包括在开展兼容性研究的基础上,修改相关国际规则或制定保护措施,以避免5G业务与已使用这个频段范围的卫星通信、地球资源和气候变化监测及射电天文学等无线电业务发生干扰,求得和谐共存。
中国代表团5G毫米波议题主要负责人、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王坦博士强调,上述两项任务的结果将对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5G毫米波议题成为WRC-19大会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博弈的主战场。
26GHz频段(24.25GHz—27.5GHz)、40GHz频段(37GHz—43.5GHz)以及66GHz—71GHz频段全部或部分标识为全球统一的5G频段,但围绕这3个频段的使用条件争论未休。
比如,全球5G产业极力争取的26GHz频段具有频点低、带宽大、设备实现难度相对较小等优点,但该频段与卫星地球探测业务相邻,制定全球统一的5G基站带外无用射频限值,是降低5G系统干扰可能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限值越小,技术指标越严格,意味着设备器件研发投入、组网成本越高,频率保护相应也会增加;限值越宽松,越会对邻频气象业务带来干扰隐患。带外射频限值是宽是严,不仅关系到产业利益和人类观测自然之间的权衡,也关系到各国战略布局。
而被细分为3个连续频段的40GHz频段,分布着各种卫星业务、定位业务、射电天文、空间研究等无线电业务。争论的焦点在于,是把3个频段都用于5G,还是只明确其中一段。中国希望空间和地面产业均衡发展,将其中一部分用于5G,认为给卫星产业发展空间与保护其他无线电业务正常运转同样重要。
以上便是此次小编带来的“毫米波”相关内容,通过本文,希望大家对毫米波在通信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难点具备一定的了解,并对目前的毫米波频段之争有些许认识。如果你喜欢本文,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哦,小编将于后期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