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上快车道的快充技术手机 : 快充的意义不只充电更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智能手机面世以来,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智能手机所带来的困扰。在智能手机的发展的初期,5V1A(5W)充电规格凭借良好的通用性成为了标准的手机充电规格。
在功能机时代,续航并不是一个值得过多讨论的话题,21天超长待机和10小时超长通话等宣传语在当时比比皆是。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人们发现智能手机在性能暴增的同时其续航能力也严重下降,与几天一充甚至是一周一充的功能机相比,智能手机的电池大多只能做到一天一充,部分强调长续航的机型也常常只能达到两天一充的水平,并且游戏、生产力等高负载场景下不少机型的续航能力只能维持不到半天的高强度使用时间。因此,智能手机的续航焦虑便成为了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
续航焦虑的“起点” 5W标准充电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即使是为2000毫安时左右的智能手机充电也需要长达2至4个小时。虽说当时的智能手机还保留了可供更换电池的设计来保证手机的连续续航时间,但是多块电池的存在也加大了用户为电池充电的负担。
因此在相当一段长的时候内,大家都在抱怨手机的电量不够用、续航能力差的同时,又不得不接受长达数小时的充电时间。特别是在一些场景下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干扰,比如我们早上起床去上班时,发现手机电量濒临耗尽也只能短短充上几分钟获得一个保持手机不关机的电量然后在上班途中也不敢轻易使用手机以求在抵达公司前保持手机电量;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作为随身电子设备在多种场景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也就很容易发生一上午就耗尽了手机的电量,但在中午只能获取短暂的充电时间补充不多的电量,从而难以为此整个下午的使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电源和充电背夹等外设也就随之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大学中移动电源已然成为了“战略物资”;对于白领而言,提供充电插座的咖啡馆也成为了新的“聚集地”;同时也催生了“共享充电宝”这样的全新行业。
驶上快车道的快充技术
其实早在功能机时代人们便发现了“快充”这种减少充电等待时间的需求,并推出了一些在当时号称具备“快充”功能的充电器。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快充技术普及,要从5V2A(10W)充电规格的全面普及开始。
5V2A的充电规格虽然在今天看来只能被称为“标准”充电速度,但是在当时10W的充电功率相对于5V1A的5W充电功率而言可是提供了2倍,并且由于5V2A的功率并不算高所以其能够在使用高品质线材的情况下维持较长的高功率充电时长,所以在体验上5V2A的全程充电速度甚至可以媲美一些早期采用18W功率的机型。
因此,在当时5V2A让大家真正认识到了快充技术所带来的益处。从此,各大手机厂商也开始纷纷发力手机快充技术的研发,在此之后USB PD、Quick Charge、FlashCharge、VOOC等快充技术纷纷得到了应用并极大的提升了手机的续航体验。
由此可见对于手机来说,能够在短时间充满电池的120W超快闪充技术,不但是一种解决手机续航问题的有效方案,也是一种将在未来改变我们使用手机乃至生活方式的创新技术。
从5W到120W,手机快充技术仅有了几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巨大的跨越,与此同时用户也感受到了手机快充技术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因此,在旗舰机型开始搭载120W超快闪充技术的同时,现在百元机也开始了18W快充技术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