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产业通过可穿戴设备谋求升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催化全球产业链的快速变迁,新的生产方式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挑战。
11月18日,FTIA时尚科技产业加速器联合创始人张诚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接触过不少科技产品创业团队,其中很大一部分因为外观而止步于消费市场。
“初创团队往往忽视外观设计,这样做属于自high,消费者拿到产品却不一定喜欢,更别谈使用,在内容同样好的情况下,是不是具备时尚度, 决定产品溢价空间。”张诚琳说道。
一场各取所需的游戏上世纪,乔布斯创建苹果,随后多年里,其提升大众对于科技产品的审美品味。而对于目前的智能硬件行业,破除外观局限,让技术与外在设计达到统一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FK(捷孚凯)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市场可穿戴产品的均价基本维持在300元左右。
FTIA时尚科技产业加速器联合创始人张诚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少科技产品创业团队,其中很大一部分因为外观而止步于消费市场。
两年前,一款名为Elemoon的智能手镯推出市场并引起美国两大众筹网站Indiegogo和Kickstarter争抢。
“时尚感的带入会是用户降低对设备功能上的要求,拓展目标用户群体,帮助厂商进一步扩大市场。” 易观入口分析师王晓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Elemoon主打的是优雅路线,除了具备一般手环功能,屏幕被70多颗LED灯和225颗灯珠取代,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上控制灯珠变换呈现图案和颜色。
这款手环在Kickstarter众筹售价为199美元,上线不到一天就筹到2万美元。目前,这款手环售价已经达到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747元),比市场同类产品均价高出十倍。
尽管已经有不少时尚与科技融合例子,对于初创者而言,跨界设计仍然具有不小难度。“现在最大问题是如何弥补这个鸿沟,让科技和时尚对接起来。”张诚琳告诉记者。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下时尚产业受到冲击,迎来产业模式到内涵的全面升级,科技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出口。这种转型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统门店用科技方式管理,其次,产品逐渐带有科技属性。
去年6月,深圳市时尚设计师协会与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创办了FTIA时尚科技产业加速器,为科技或者时尚产品寻找相互对接的资源,计划今年底入驻项目达到20个。
在张诚琳看来,跨界创业者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资金,而是对于潜在消费市场的理解。“创客组织或公司在定义产品的阶段是没有消费层面的人介入的,这样他们没有办法知道消费者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这个阶段需要对市场有深刻了解的人帮助,从这个层面来说,时尚和科技结合能够弥补两者的不足。
Smartcoach只能内衣是早期入驻FTIA的项目,通过梳理,从普通内衣设计到融入智能检测芯片,通过心率变异性检测,进行人体实时压力分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内衣功能还在开发中,未来希望达到实时监测女性乳腺健康情况。
瓶颈:技术升级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报告显示,预计今年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1.01亿台,比去年增长29%。这一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并在2020年达到顶峰2.13亿台。
然而,智能穿戴的市场表现却不如数据所表现理想:今年国内外大部分展会智能穿戴类型公司展出明显减少。苹果、三星、华为、Nike等很多厂商都涉足了智能穿戴硬件产品,所生产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甚至智能服饰占据了市场很大的份额,但可穿戴领域并没有杀手级产品出现。
调研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认为目前智能手表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厂商都在等待行业创新。
“智能穿戴产业仍处于起步期,用户体验一般是现在降温的一大主要原因,智能穿戴设备想获得市场认可,满足用户需求是一方面,提高产品的便携性和智能化也很重要。”王晓霞对记者分析道。
对比时尚行业,在跨界领域中,科技所扮演的角色显然更为重要。
提高产品的便携性与智能化必须解决芯片与电池问题。传统锂电池续航能力以及便携性显然不足,而石墨烯电池还为有实际应用场景,这些都是制约目前科技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诚琳告诉记者,其与团队早前设计了一款智能珠宝,最后因为电池无法做到理想大小不得不放弃,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这个过程技术研发周期相对更长一点,每个元器件,其中一个研究出问题了,整个设备是不能用的,所以产品的开发调试,以及后期检测,比传统时尚产业要难得多,目前,电子元器件芯片行业有3%的不良率,如何降低这个不良率,需要技术深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