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被热捧 ,需防“消化不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北京亦庄正在进行的WRC 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为“机器人热”再添一把火,激动讲解的从业者、兴奋不已的观众、高朋满座的专家,机器人产业因中国市场青睐而显得全面看涨。不过,技术严重不足、普及应用困难、价格居高不下、盲目性投入、概念玩家搅局……这个有点科幻意味的超前市场仍然存在“消化不良”等疑难杂症。
技术严重不足论坛、比赛、展览等各大场馆门庭若市,这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尽显当前机器人的热门程度。论坛中总结的数据与观点中,行业专家表达了对机器人发展期待的同时,更多地描述了技术不足的问题。
机器人自从1959年诞生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工业,近年来在康复医疗、国防、太空探索以及自然勘探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认为,目前,现实当中的机器人和人们的期望值有很大的差距。他分析道,大多工业机器人在一些结构化的环境当中工作,在线传感能力都比较差,服务机器人目前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特种机器人则都是需要通过遥控操作来完成特定的工作。
很多从业者把目前的机器人产业比做十几年前的手机,认为当下机器人在技术上的发展将会与手机时代一样智能化也将十分迅速。然而这种观点依然受到一定的质疑。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航空航天工程学教授王煜认为,机器人这个行业要比手机行业难得多,它牵扯到的技术更全面,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感,更多是驱动这一关键技术。今天手机产业链是短平快地出现成果,但是在机器人方面目光比较短的话不见得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机器人是一个大系统,有驱动、传感和交互,这样做研究的时候必然要花很大的范畴和精力。所以从资金、人力和场地上来讲,它比做手机和互联对资金和资源的需求要高得多”,他补充道。
其实,如何让机器人和人类共同合作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这包括太多技术上的难题要攻破。然而,当前人工智能(AI)的技术应用更多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何时能解决应用的问题还很难判断。
技术上难以达到高标准的同时也让国内的机器人稍显逊色。北京商报记者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了解到,不少国内的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大部分的关键配件技术都引自国外。在展览现场北京商报记者也发现,有的国产机器人设备虽然整机是国产的,但瑞士ABB(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等标识仍然很显眼。安川首钢的员工表示,安川首钢作为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机器人的技术方面多由日本安川电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主导。
应用普及尚早
大规模的会展比赛近年越来越频繁,市场教育是整个行业的燃眉之急。不过,相对于走马观花地看这些能歌善舞的机器人,各个行业更关心下一步到底如何去应用它们的真实能力。
目前为止,机器人被广泛应用的领域当属汽车产业,研究汽车产业可以发现,批量化、标准化、信息化这三个特点导致了机器人可以很快地应用上去。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伯基分析道,电子行业、家电行业、家具行业和建材行业已经比较直接地用上了机器人。如果在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解决之后,各行各业用上机器人的需求甚至会超越汽车行业。
不过,纵观机器人产业的各应用场景,最难以形成需求的还是贴近消费人群的服务类机器人。参加大会的一位观众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些机器人看起来都很相像,给人的感觉比较笨拙,交流起来也没那么顺畅。“感觉大多数机器人都只会一些简单的表演,只是单纯地模仿人类的动作,带小朋友来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不过,有些机器人被做得很像真人反而让我有些不适应”,该观众直言。
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Zvi Shiller认为,这个市场还没有对机器人有绝对的需求,这是产业需要应对的一个挑战。有些公众对机器人在身边走来走去是很恐惧的,很多时候机器人的行为也不可预测,这些都是推出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今年开始有些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导购等角色,出现在商场、银行、办公场所等。但陪伴型机器人、教育型机器人等产品并不好卖。一位参展企业人员表示,目前产品仍然在展示阶段,尚未投入市场。
市场普及程度不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价格。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些机器人的价格让人大跌眼镜,有的简单的机器人玩具动辄就要几千元,更不用提那些安防、工业机器人了。北京商报记者从不少企业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商用机器人的价格目前还很难降下来。猎鹰无人机一台最基本型号的巡查无人机价格就达到10万元,海尔子公司克路德的安防机器人价格也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之间。Fetch roboTIcs的工作人员坦言,目前该公司的仓储搬运机器人组合售价在140万元,只有在中国量产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期待大幅降价的可能。
市场盲目投入最近几年无论是国家到各地方政府,还有企业界,甚至包括金融界对机器人的研究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和投入,包括这些年涌现出几千家机器人企业,国内的很多城市都有机器人的产业园,从业的人数应该是呈指数级别在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带来的火爆场面却隐藏着忧患。业内流传一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和创业者迎头齐上催促产品开发,但忽略了标准问题,因此让这个本身就处于初期阶段的产业显得十分盲目。
几周之前,由于不能达到足够高的标准,Google旗下的一个机器人相关工程被取消。这也证明了,如果企业没有很好完成产品的研发就推向市场的话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机器人作为技术含量特别高的领域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然而这并非那么容易解决。
Zvi Shiller认为,机器人不是互联网,有的时候行业会被互联网的革命惯坏,互联网使得开发机器人变得更加容易了,实际上这是由软件推动的机械系统,而这样的软件并不好做,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工作,短时间内根本做不来。另外,故障率要非常低,如果产品的安全程度和质量并不高的话会导致伤亡,尤其是在需要和人进行互动的服务类机器人方面。
让企业产生热情的不止是市场的前景,还有资本的推波助澜。市场初期的一个好处就是人人都有机会成为黑马,引领行业。这也是当前不少投资者更愿意支持小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原因。因此,上千家企业的诞生也不是耸人听闻。
不过,机器人需要很长时间的资金支持进行研发才能使技术变得成熟,很多时候需要花三四年的时间,也许五年十年都不会有太多的回报,这对投资方来说并不划算。不少概念型产品正是为了迎合资本方面需求的产物。
另一方面,一些知名大企业对机器人也在大手笔投入。今年5月,美的集团以自愿要约收购方式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集团,预计最高将支付不超过约292亿元。美的方面称,机器人将是该公司扩展业务的一条新路径。
“机器人这个行业应该是投资大、见效慢,而且风险高的行业,不仅仅是烧钱的问题,不要像互联网行业那样看待机器人行业。”汉德资本董事总经理孙正认为,资本就是一个工具,就像任何工具一样,可以产生拔苗助长的负面作用,也可以产生如虎添翼的正面作用。做基础研究应该是以好奇心作为最初的出发点,而不是绞尽脑汁想如何商业化。投资人的工作是看到了以后帮助企业商业化,在社会当中找到应用产品的点,并不应只想到几年以后的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