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因素将阻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进入新交通出行时代“物联网+”,打车软件孕育而生,想必大家对优步、滴滴并不陌生,而根据数据显示,以叫车软件、网上订票等为代表的出行模式逐渐流行,2015年创造了新记录,经统计,2015年滴滴出行,累积接到14.3亿订单(相当于每位中国人都用滴滴打了一次车),累计行驶时间4.9亿小时(相当于昼夜不停歇的行驶56000年),累计行驶里程128亿公里(相当于环绕中国行驶29万圈)。另一个叫车平台Uber每天也拥有着100多万的接单量,这样的数据和消息无疑都显示交通出行市场的大有可为,及可行性。
首例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近日,全球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周四(25日)在新加坡开始试运营,运营商是一家名为NuTonomy的无人驾驶汽车软件开发公司,正式商业运营将在2018年上线。虽然这次测试规模不大,但凸现出该市场的爆发潜力,而在潜力背后却隐藏着弊端。
无人驾驶技术不稳定
优步/滴滴合并后也开始摄入无人驾驶出行市场,谷歌,特斯拉亦不会错过这块大蛋糕,市场趋势已经走上必然。
而我们最为担心的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是否安全/可靠,以特斯拉无人驾驶在美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为例,特斯拉无人驾驶在白天光线良好的情况下,竟然对货车白色车身产生了睁眼瞎。这不禁让人对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识别技术的精度产生了怀疑。当然,除了自然条件因素,这其中也不排除人为因素,例如行人闯红灯、横闯马路等等任何一个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着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安全,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这样的无人驾驶,真应该支持吗?
无人驾驶法律规范的不健全
当出现交通事故是如何判定是无人驾驶汽车故障还是人为所致?若均是无人驾驶汽车碰撞,责任归哪一方?若无人驾驶汽车撞上正常驾驶汽车,责任如何判定?若是有违法乱纪分子想故意以无人驾驶的技术来对他人进行危害,却能够安然无恙逃脱法律之外,法律如何保障?无人驾驶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关严格的法律进行规范,是很难安全上路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连行驶权利都无法保障了,这样的无人驾驶,都不敢坐。
结语
总体而言,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科技发展进入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大局还没稳定的基础上去发展会造成不少的问题是不能忽略的,无人驾驶需要共同努力,至少在现在出租车还是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把乘客送到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