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四大领域或率先引领突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全球数字革命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自主知识产权与安全可控将是各国科技竞争的关键词。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从跟随模仿到全面引领,亟待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这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脉络。中信证券指出,“除了基础建设投资有望获得更多政策鼓励外,看好去IOE与自主可控方向的政策支撑。”从这个角度看,带有显著国产标签的产业有望持续获得政策、资金力挺,率先获得突破式发展。
5G技术承载中国通信业弯道超车重任。从2G跟随、3G/4G突破,中国通信业在5G技术上保持了与世界同步乃至领先的水平。2013年,MT-2020(5G)推进组成立,我国与国际同步启动了5G的研发。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在7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支撑5G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化,我们于今年年初全面启动了5G技术研发试验,当前5G推进组正在组织国内外企业开展5G关键技术的测试验证工作。”目前,中国政府在5G技术上的决心已经带动中国厂商的研发热情。国内企业研发出多个全球领先的5G原型样机,华为、大唐、中兴等企业都研制出了大规模天线样机以及大规模天线预商用基站。此外,华为和中兴还是5G全球标准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集成电路芯片国产化成为去IOE最佳抓手。集成电路代表国家高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也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棱镜门事件加速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趋势。分析人士认为,芯片国产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资金投入将有望实现几何级增长。在此背景下,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将进入高峰期。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字电视等重要领域的芯片均将有望实现进口替代,产业链条上,集成电路芯片的设备、设计、制造、封装企业均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量子通信频获突破,有望继高铁、核电之后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位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悉,我国将在8月择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加上今年下半年建成的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我国将初步建成广域量子通信体系。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目前,我国量子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器件都已实现国产化。中信建投分析称,量子通信技术未来会逐步广泛商用,政府、金融、军队会成为量子通信的第一批用户。而随着成本下降,量子通信将会服务于全社会的互联网、电信通信行为。量子通信涉及专网通信、公网通信和网络安全等产业,3-5年内量子通信市场规模或可达到千亿量级。
此外,北斗导航产业突围GPS,在军事、民生领域寻求发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也指出“围绕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卫星领域,建立持续稳定、安全可控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目前,北斗产业链逐渐成型,上游包括天线、芯片、板卡等配套设备;中游包括结合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下游包括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已在数据采集、监测、监控、指挥调度和军事等各领域。根据北斗产业2015年全年发展情况,预测2016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385.2亿元,同比增长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