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都驾驭不了的诺基亚 郭董复制小米模式能成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个微软都驾驭不了的“角色”,郭台铭真能胜任?
不到两个月,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又拿下一大国际品牌。
5月18日,鸿海子公司富智康携手芬兰新创公司HMD Global Oy,宣布以3.5亿美元,相当于新台币百亿元,收购微软旗下诺基亚(Nokia)功能型手机业务,未来将负责其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
2013年9月,微软斥资约新台币2100亿买下诺基亚旗下手机部门,不到3年,这桩婚姻正式宣告破局。 如今,微软不只出脱功能型手机业务;最快2016年10月,当微软和诺基亚签署的智能手机许可协议到期,鸿海也将推出诺基亚品牌的智能手机,协助昔日龙头重回市场。
这也代表,未来只要看到镶有蓝白字样的“Nokia”手机,背后操盘手,就是郭台铭。
郭董刚买2015年大亏逾2500亿日元的夏普,又收购市占率节节败退的诺基亚,为什么1个半月内,他接连大买赔钱货?
连2016年苹果手机出货都零增长,他又凭什么认为,这个已经衰败的手机品牌,在他手中做得起来?
我们专访有“最懂鸿海的分析师”之称的巴克莱前董事总经理杨应超,以下是他的第一手分析:
富智康2004年在香港上市时,那时候一半的业务是诺基亚跟摩托罗拉来的,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后来iPhone出来,这两家被打得一塌糊涂,富智康(营收)就掉下来了。 现在有了诺基亚,至少营收可以先稳定下来。
富智康董事长童文欣也知道要转型,这有点像鸿海买夏普,富智康买诺基亚也(是)不得不(的决定),它的现有客户已无法成长,所以只能跟同样客户多做点东西,以前只做代工,现在往毛利高的服务、品牌走,若不这样做,它跟其他只做代工的厂商有什么不同? 毛利永远2、3%。
拼转型,藉此一圆品牌梦
富智康以后制造诺基亚手机,绝对会用夏普面板。 郭台铭自己打造供应链,从鸿海买夏普时,他就一直讲“出海口”的概念。 组装公司对采购零件绝对有影响力,大家以为苹果零件是苹果主导,其实台面下是鸿海主导,苹果给鸿海两、三家公司(选),鸿海说这家不好,苹果不敢讲话。
夏普(堺工厂)之前赔钱,现在赚钱,鸿海就是用夏普的面板嘛,不是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用掉(去化产能),做得再好,用不掉也没有用,品牌就是另一个出海口的概念,现在他品牌跟组装都包了,那就是更大的出海口。
郭董一直有品牌梦,他现在做的事跟(2014年)联想买摩托罗拉差不多,只是他不能挂鸿海品牌,但都做到销售和服务了,这跟做品牌有什么不一样呢?
怕跟客户直接冲突,他只好转个方式做(编按:指目前诺基亚品牌授权由芬兰HMD取得,并非富智康直接取得),一步一步来。
而且他可以跟客户讲:“你也可以比照诺基亚的模式,我帮你做设计、制造、销售,你只要有品牌就好。 ”客户可能高兴都来不及,有人帮忙做,不用自己管制造、销售、库存,对他们来说风险也较低。
我觉得他是想当世界的小米(编按:指把小米在中国成功的低价模式,复制到全世界)。 小米因为专利问题走不出中国,若是鸿海就完全没这问题。
下一步,做低价机攻印度
当时联想买摩托罗拉做过市场调查,对全球消费者来说,他们心中前三名手机品牌还是摩托罗拉、诺基亚跟iPhone,即使诺基亚生意变差,但它的名字打出来,消费者还是有印象的,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公司,品牌效益还是在。
他买诺基亚下一步,绝对是做低价的Android智能手机,瞄准新兴市场,这一块市场非常大,像印度现在3G、4G才慢慢在做,对价格敏感度还是比较高。 这样和大客户苹果也没太大冲突。 低阶又可以冲量,全球一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是十几亿台,他只要拿个10%就不得了。
所以他买诺基亚我一点都不惊讶,早在10年前,他就买下诺基亚工厂,之前诺基亚把手机卖给微软,平板是没有卖的,平板部门后来解散了,但解散前鸿海就知道了,鸿海就把它买下来,诺基亚之前出的那款N1平板,就是鸿海操盘。
郭台铭向来很敢逆势进场,2009年金融风暴后,即便面板产业很惨,他一心想的就是要变大,大者恒大才有利竞争,他趁大家状况都不好的时候收购统宝、奇美 电。 逢低买进,价格才可能买得好,不然,2012年他买夏普一股多少钱,现在一股多少钱? (编按:2012年原先鸿海和夏普交易金额1股499日元,后破局,2016年重新议价,1股128日元成交)
当然,低点买也有风险,但至少比起微软,他买诺基亚是互补的:诺基亚有专利、品牌、渠道,它需要的是富智康快速、低成本的制造能力。 小米有的,他们都有,小米没有的,他们也补齐了。 所以我认为,这对富智康来说,是一件“最好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