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者还是搅局者——小米格力华为的天下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是国内科技界新品发布的密集期,其中最为抢眼的恐怕应属这三家:5月15日,在“董明珠公开课”上,时隔一年之后,格力手机2正式亮相;5月25日晚,小米通过小米直播APP正式发布旗下首款无人机产品,不过发布会的焦点显然不在它通过低价挑战大疆无人机,而是直播过程中有没有“炸机”;紧接着,5月26日晚,华为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国版Matebook的价格和预售时间,业界在一片惊呼声中满怀期待。
如果说华为进入平板笔记本二合一市场,是从手机,平板,向PC的合理延伸,本质都是其擅长的通信硬件的制造,那么格力持续发力手机行业,小米毫无征兆地扑向无人机行业,则不仅仅是生态链的布局了。分析华为小米格力的产品布局,或许我们能管窥其中一二奥秘。
资本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小米冲入无人机市场,用雷军的话说,就是寻找风口的那头猪。
从此次小米发布的无人机配置和价格(2499元至2999元)来看,这是一款挑战大疆牢牢占领的消费级无人机整机市场的产品。
大疆是市场上无人机的霸主。据财经网站MarketWatch报道,市场研究公司The NPD Group 发表报告称,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美国无人机销售额增长了224%,接近2亿美元,而大疆在北美的无人机市场上份额高达50%,是遥遥领先的无人机品牌。
挑战大疆的小米无人机来自小米生态企业中的“飞米科技”。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据直播当天雷军透露,小米无人机研发了两年半,仅模具就开发了104套,花费400多万。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直播当天,疑似出现“炸机”,让消费者在小米无人机品质方面多了一层疑虑。
通过资本的介入,小米快速闯入各个领域,其中移动电源、耳机、手环等产品是成功的,但无一例外,都是以性价比为卖点,没有摆脱小米“廉价”的色彩。而机器人、VR和此次的无人机等,依然被打上了“屌丝”的标签。
无人机行业是一个高技术行业,大疆从2006年开始,在专利方面护城河既宽且深。从电池、电机、云台组件等无人机硬件设备,到飞行器数据处理方法、飞行方法等无人机软件创新;从无人机零部件设计到无人机整体外观,大疆都申请了专利保护,可谓是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专利保护体系,其研发实验室里已经储备了未来2-3年的最新科技,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反观小米,其无人机专利还仅停留在应用层面,比如手环控制飞机、无人机折叠等,最重要的飞控方面的专利还缺失。
因此,可以预测的是,尽管财大气粗,但资本驱动至少在短期内没法形成行业竞争力,小米目前依靠投资一个新创的无人机创业团队,能否真正成为行业的竞争者而非价格的搅局者,仍待观察。
是什么力量推动“跨界打劫”?
与小米到处寻找风口不同,格力杀入智能手机行业被不少人称为“跨界打劫”。
5月15日,董明珠自媒体公开课第一场在广州举行,公开课一开场,董明珠大谈“中国造”的梦想与情怀,并借机推销最新的格力二代手机。近日,董明珠更是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力二代手机发布不到一个月,订单已经有35万部,按照她的目标,每天要卖10万台,一年就是3600万。
家电企业跨界做手机的,格力不是第一家,前面成仁的有海信、康佳、夏新,成功的代表则当属以步步高为源头的OPPO和VIVO了,虽然今天它们和步步高无论在股权还是管理上都已经没有关系。2015年VIVO手机销量突破4000万台,据悉2016年第一季度VIVO出货量已超过小米跻身世界前五,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市场认可的国产高端手机品牌。除去中国企业,海外三星、LG、索尼均是家电业务发展至一定阶段时进入手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