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0 年持续 “换血”,雷军尝试退休放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中关村银谷大厦,到清河的小米科技园,直线距离不过 10 公里。但对于雷军而言,时间距离却是 10 年。
曾经的一家不被供应商问津的小公司,到如今的世界 500 强,离不开 “劳模”雷军的一手缔造,更无法忽视曾经被雷军 “三十顾茅庐”的数位联合创始人。
然而,10 年一个轮回。复杂的国际环境、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小米和雷军都需要新增长、新故事。
早期的小米联合创始人们,有的功成身退,有的从一线转向组织和战略,还有的则被派去重新开疆拓土。而小米的掌权者阵容中,也多出新面孔,不管是内部晋升,还是外部引进。
未来 10 年,雷军需要让小米重燃战斗力,同时又守住自己定下的价值观。
梦幻八人组 十年辉煌与波折11 日晚间的小米科技园,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在这场小米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上,雷军以标志性的白衬衫、蓝色牛仔裤亮相。让雷军熟悉的还有座无虚席的会场、鼓掌尖叫的粉丝,这与多年前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会的场景似曾相识,甚至唤起了他当时作为主讲人却良久未挤进会场的记忆。
回忆是雷军上半场演讲的主线,联合创始人们自然也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图:小米早期八位联合创始人)
2010 年创业之初,雷军的目标是在国际巨头把持之下的中国手机市场,“做出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思路就是把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对纯硬件公司降维打击。
但找人是一件难事,这在创业第一年占据了雷军 80% 的时间。
林斌是雷军之后的小米 2 号员工。当时身为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他刚好想出去创业做在线音乐项目,却被雷军描述的小米铁人三项模式所吸引,从而爽快答应;但联合创始人的寻找并不都是那么轻松,林斌之后雷军连续又聊了十位谷歌工程师,都被拒绝。直到第十一个:洪锋,答应试一试。
“有的牛人两个月聊了十次以上,有的一次能超过十个小时”,雷军说,创业找人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顾茅庐。
这些早期的联合创始人为小米的第一个十年奠定了基础。在上市之前,小米采用的是扁平式的管理架构,每位联合创始人会负责一个或多个业务领域,这些业务是小米早期快速奔跑的基石。
以已经离开的黎万强为例,其先后负责过 MIUI、小米网、小米品牌市场等业务。MIUI 是小米软件和互联网业务的核心主体,也是手机硬件的基础;小米网是小米互联网手机模式的重要承载渠道;在品牌市场业务上,黎万强也开创了小米独有的营销方式。
早期担任小米总裁的林斌,可谓是扮演着 “救火队长”的角色。2014 年黎万强宣布 “闭关”后,林斌兼任小米网总经理;2016 年小米面临销量困境之时,林斌也主导了小米新零售业态小米之家的布局,以补课线下渠道;2017 年兼任手机部总经理,并在后来推进小米在相机技术上的研发。
在 IoT 方面,刘德开启了小米生态链的繁荣之路,构建起了小米在 IoT 业务上的护城河,也让小米在主业手机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增长曲线;2012 年因创立的多看公司被小米收购,而成为小米第八位联合创始人的王川,则是小米电视业务的奠基人,如今小米电视销量已经成为国内第一。
不过在八位联合创始人中,最大的 “救火队长”可能还是雷军。
2016 年小米手机在供应链上出现问题,雷军则从当时的手机研发和供应链负责人周光平手中直接接管,稳定之后才交接给林斌;2019 年小米在中国区遭遇市场竞争压力,雷军也曾亲自兼任中国区总裁进行改革,最后交棒给新晋高管卢伟冰。
如今小米成立整整 10 年,历经上市和成为世界 500 强的辉煌之后,当初的八位联合创始人,也情形各异。
雷军依然是小米的 “劳模”和精神领袖,但也在有意的不再事必躬亲;周光平、黄江吉和黎万强三位已经离开,而新浪科技注意到,黄江吉在小米上市和金山上市现场仍有出现,似有重返小米系的迹象;洪锋被派往小米金融开拓新业务;刘德、王川和林斌,则从一线转至幕后,分别负责组织和战略方向事宜。
“复仇者联盟” 能否再造未来十年?小米几位联合创始人的离开,曾被外界以阴谋论的视角猜测。如今退居幕后的几位联合创始人,有的也曾被外界猜测有离职的传闻,但被小米官方否认。
与此同时,2019 年以来小米频频从外部引入高管。两厢对比之下,更是在小米内部和外部引发讨论。
对于多位联合创始人的离职,联合创始人之一、兼任组织部部长的刘德曾对外发声称,一家公司合伙人早年一起创立公司,就是为了做大做强上市。“其实,合伙人的退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小米的合伙人退休都算晚的了,我们上市的时候,几乎大多数合伙人都在。其实国内其他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他们可能上市前合伙人很早就离开了。”
这个解释也不难理解。对于一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而言,如果在公司上市之后实现了财务自由,希望更好的平衡工作与生活,退休是最好的选项之一。而提拔年轻人充实管理层,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举措。
对于小米而言,可能也有着自身发展路径的需要。雷军在上半场讲完过去十年的成绩之后,便提到了小米目前面临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同时面对极其激烈的竞争环境的问题。“要想固守今天的成绩,躺着过去的业绩上过日子,毫无疑问,守不住。”雷军说。
事实确实如此。在手机业务上,小米面临着 ASP(平均售价)过低的瓶颈,同时在国内市场与 OV 一起遭受着华为份额大幅增长的挤压;在 IoT 业务上,小米的先发优势正在被追赶,华为、OPPO、一加、realme 等在电视等 IoT 领域虎视眈眈。
(图:小米最新管理层)
雷军为小米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 “重新创业”,而招揽人才就会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 2019 年开始,小米从外部连续引入了原金立总裁卢伟冰、原联想副总裁常程、原魅族高级副总裁杨柘、原中兴终端 CEO 曾学忠等多位业内人士。
其中最早的卢伟冰已经效果显现,在成功操盘 Redmi 品牌之后,他还从雷军手中接任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曾在 2019 年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谈及入职感受,称 “加入小米之前我以为自己已经很拼了,但进入小米之后才发现雷总(雷军)是最拼的。”他回忆称,入职第一天,自己便工作至凌晨一点多才下班。
实际上,梳理小米引入的这些外部高管可知,雷军大多是在着重补足小米手机的各项能力。卢伟冰是中国区业务和手机双品牌的操盘;常程是完善手机产品规划方向;杨柘是中国区手机品牌营销方向的革新;曾学忠则是手机研发和供应链方向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曾学忠除了在中兴终端的任职之外,还曾在国产芯片企业紫光展锐担任副董事长兼 CEO,联想到雷军提到的小米不会放弃自研澎湃芯片计划一事,曾学忠的经历或许能够有所助力。
除了这几位相对知名的高管之外,小米在手机业务上还引入了原努比亚联合创始人苗雷、原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这两位中层管理者,分别担任小米相机部总监、小米中国区副总裁(负责电商业务)。
在 IoT 业务上,小米引入了原暴风 TV CEO 刘耀平,担任小米电视总经理。对于当前的小米电视来说,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第一,但在线下渠道上、高端市场上仍旧需要夯实能力,以抵御其它手机厂商入局带来的追赶压力。雷军在演讲中也提到,小米在高端电视市场也要成为第一,接下来要主攻高端市场。曾就职于创维彩电和暴风 TV 的刘耀平,对小米电视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会有帮助。
不过,雷军的大规模外部引进人才的动作,也招来了内外部的一些讨论。外部主要是网友 “复仇者联盟”的调侃,而能否破解这一质疑,还需要这些外来高管们逐步在小米证明其能力;内部则是大规模引入空降高管的情况下,小米内部员工也会产生上升空间被挤占的疑虑。
雷军也多次就此问题对外释疑。他此前曾在接受新浪科技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复仇者联盟”实际上是外部的误解。小米上市以来也内部提拔了多位副总裁和总经理级别的高管,“我们内部提拔超过 80%,以外部引入为辅,但可能外部招募的人影响力比较大。”
小米上市以来,确实也有多位内部员工获得提拔。比如质量委员会主席颜克胜、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中国区新零售业务负责人高自光,这三位都拥有小米副总裁的级别;此外,雷军透露还有三十多位事业部总经理和职能部门总经理获得内部提拔。比如李肖爽,目前担任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
对比引入的外部高管,这些内部提拔的中高层管理者确实大多不被外界所熟知。
雷军的规则与小米的价值观雷军曾在一次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时说,“没有老兵,没有传承。没有新军,没有未来”。对于新十年的小米来说,传承与开拓同样重要。
如果说雷军在小米高管人事上的一系列新动作是为了开拓,那么在组织制度、价值观上就是为了传承。
“做出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这是雷军做小米手机的初衷。在演讲中,雷军也借现场发布的小米 10 至尊版、K30 至尊版和小米透明电视这三款产品,定下了小米 “永不更改的三大铁律”: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将技术为本放在第一位,可谓是雷军在手机业务面临激烈竞争之下的策略微调,他也多次透露今年小米的技术研发投入将超过 100 亿元。小米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此前也曾向新浪科技表示,自己也会尽量争取集团每年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以扭转外界对小米 “没有技术”的刻板印象。
与技术为本相比,性价比为纲可能还是雷军一直以来强调最多的一条价值观。
王川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2017 年 8 月小米内部做财务分析会,雷军突然问道:“我们怎么赚了这么多钱?小米会不会也将成为此前我们所憎恨的公司?”最终在雷军的要求下,小米当年底拿出数亿元以返券形式送给已购买产品的用户。
在 2018 年小米上市前的一场发布会上,雷军高调公布了一条小米董事会决议:每年硬件业务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 5%,如果超过,将把超过 5% 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这条决议当时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讨论,甚至是嘲讽和质疑。实际上,小米的股东对此也有疑虑。“你们还想不想上市?这样会影响公司未来的股价。”一位股东向雷军质问道;还有投资者说,如果早知道小米会这样,就不投资了。
在雷军的坚持和解释下,最终决议还是获得了所有股东的同意。雷军的担忧是,小米上市变成公众公司之后,资本会逼着小米创造超额利润。“我自信能扛住这样的压力,但我特别担心:如果有一天我不做 CEO 了,小米管理层还能不能继续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呢?”他说。
雷军的担忧不无道理。
随着第二个十年小米管理层的更迭,这种企业价值观上的传承能否延续,是雷军最为担忧的。1969 年出生的雷军今年已经 51 岁,迟早会到考虑退休和接班人的时候。身为小米精神领袖的雷军,无疑希望他的接班人和未来新的管理层都能够贯彻自己创业时的初衷。
如果从小米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变迁上来看,这个趋势也在显现。
雷军正在为小米的年轻人设计一套稳定的战略执行的组织架构。比如上市后设立的参谋部、组织部,组建的质量委员会、技术委员会、采购委员会,近期又新设立了战略委员会。这些体系一方面是继续发挥老兵的经验和能力,实现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在组织制度上保证企业战略的稳定性,不会因为个人因素产生较大的偏差。
在正式演讲前的预热中,雷军提到如果实现三个愿望就考虑退休。其中之一就是,“我希望未来不会再有人说雷总是劳模了,因为这个舞台属于小米的年轻人。”雷军说。
小米近两年在组织、人事等方面的变化,或许他在尝试放权,也或许真的有在为未来退休做些准备。但至少对于目前的小米而言,仍旧离不开这位创始人、“精神领袖”的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