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四个不足”构成最大拦路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交通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理由很简单:智能交通不但能提升运输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所提供的数据,预计2009到 2016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77.58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投资额超过400亿元,年均投资额超过50亿元,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业内人士认为,智能交通行业现在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增量市场,因为现在有特别大的需求,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换,这个市场的机会非常多。
事实上,政府为加速智能交通的发展近来采取了很多措施,不断地释放政策红利助力智能交通,在今年6月18日,交通部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更是将智能交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而在工信部发布《中国制造 2025》中亦明确提出:“2025年,我国将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联网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可见政策红利与技术的合力,造就了智能交通当下的如日中天,那么智能交通目前的发展情况究竟如何?
事实胜于雄辩,根据中国交通技术网日前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季度报告》的数据显示,Q2季度市场规模68.5亿元,同比增长 34.8%;上半年市场规模合计110.2亿,同比增长19%;市场需求旺盛,基本保持接近20%的增长速度,表现喜人。
“四个不足”成最大拦路虎
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在这一系列亮丽数据的背后,国内智能交通设备厂商是不是就此可以高枕无忧?当然不是,笔者以为,国内厂商若想争取更长远的发展,首先必须克服以下四个不足:
1、我国尚未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智能交通建设领导机构,各地各省的行业资源颇为分散,大家群龙无首,各行其是,都在按自己的方式运作,这往往会导致不同地区设施的兼容性与资源共享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后发国家,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储备不足,因此往往需要通过技术进口来弥补,这也是当下不得不采取的缓兵之计,长远来看,未来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只有保持技术优势,方能在竞争中不受制于人,占得先机。
3、产业链条不完整,目前智能交通领域内的众多相关企业基本处于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孤立状态,设备上下游制造企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尽管在智能交通的某些领域中,中国企业的产业链已较为完整与完善,但整体而言,仍需加强,只有这样方能在国际竞争时具备话语权。
4、数据的整合能力,这里牵扯到两个方面,其一是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其二是数据来源的质量,前者首先就是要突破地域性限制,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而非把一个省甚至市来作为整体看待,而数据的质量则关键要保证获取数据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兼容性,在当下的智能交通领域中,在这几点上的表现皆差强人意。
到底该如何去克服?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智能交通要想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首当其冲就是要先克服上述的4点不足,那么到底又该如何去克服?为此,物联传媒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在2015年国际物联网展会上,特意于8月20日(同期举办:2015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智慧中国博览会、2015ISHE深圳国际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一场以“跨界融合,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国际交通物联网创新论坛,邀请企业专家代表就交通物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新产品进行深入交流与推广传播,以推动物联网在交通行业的实用化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