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出发,海康威视重塑道路交通智慧监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众所周知,智能交通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21世纪交通行业的一场革命。当然,安防技术和产品在智能交通的应用还是以视频监控为主。随着智能交通496、497新标准的相继出台,也对卡口、电子警察在功能、应用、场景、存储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期方案评估中,海康威视在依托新标准的前提下,将为用户带来更实用、前瞻性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一、智能交通技术交叉与融合趋势明显
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现阶段都面临着“路口事故、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强化交通管理,解决、缓解这些交通“疑难杂症”,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可靠出行信息服务,是摆在交通管理部门的核心课题,包括现场执法、事故处理、路网管理、特勤任务、交通服务、稽查布控。
围绕着这些交通核心管理职能,各地交管部门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包括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等众多智能交通子系统)。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设备之间、系统之间的技术交叉与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标准化工作也在稳步“向前走”。如,卡口建设需要遵循《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而电子警察建设需要遵循《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14),视频传输需要遵循《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
二、重新出发,加快布局智能交通
作为安防整体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视拥有领先的视频监控技术,在2014 年交管业务领域重磅推出拳头型产品——信号灯控制系统后, 整个道路智能交通产品线已趋于完善,可以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2015 年,海康威视重新出发,加速布局智能交通领域,推动国内智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
1、复合检测卡口捕捉车辆细节
传统卡口采用虚拟线圈检测,海康威视的卡口采用全画面分析、多种技术复合式检测,可以实现正反向检测抓拍,并且可以区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分类检测抓拍,包括对逆行、压线、变道、违法这些常见的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抓拍和捕获。
对于卡口的抓拍识别来说,现在的业务点不仅关注违法行为,更多的是关注于违法行为上所呈现的细节,基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业务应用,如套牌分析。
海康威视推出的卡口设备支持多样化识别,比如针对车辆遮阳板、11 种车身颜色、1000 多种车辆子品牌、7 种车型等进行识别。另外,我们还正在开发可自动识别出司机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功能。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画面细节的检索和识别,扩展图片区分度和可检索度,加强系统中对车辆违章和车型识别的检索,提升系统的运行速度,同时对车辆的违法行为进行更细致的筛选。
2、电警卡口联动迎合新标准、新业务
新的GA/T496-2014 标准完全针对于人脸像素要求做了明确要求(50&TImes;50),这条规定一方面提升了用户对前端摄像机像素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系统联动性的要求。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存在“买分卖分”的现象,于是现在交警也在加大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力度。
海康威视的电子警察系统为迎合交警新业务的趋向,已实现电警与卡口系统融合,并由之前的四张车辆违章照片增加到了六张。通过终端服务器把六张照片进行叠加,达到人脸取证的执法目的。新标还要求抓拍的第二张图片必须有效识别车牌,由于抓拍第二张图片时,车辆行驶距离抓拍点位较远,这也对系统和摄像机像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GA/T496-2014标准新规定,海康威视推出了300 万、600 万像素摄像机型号,其中采用600 万像素高清摄像机抓拍三车道和300 万像素高清摄像机抓拍两车道高清图片。高像素的前端设备可以为后端智能分析处理,提供更高的执法依据和取证依据。
另外,电子警察新标对于录像和捕获行为,包括交通参数提出了更多要求。GA/T496-2014 标准要求前端录像必须保留7 天,以往是通过在前端加SD 卡存储录像,经过我们的计算,前端四方向路口在标准要求下,每7 天的数据总量会达到2.8T,而现有的存储卡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于是必须增强前端存储设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