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大力发展智慧城市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年之后,28岁的马明哲为改革浪潮所激荡,来到特区的最西边——蛇口,在这块耸立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热土上,他创办了一家叫做平安的新型保险公司。
40年沧海桑田,深圳经济特区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尽管进入“不惑之年”,深圳经济特区依然“沸腾”如初: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战略的提出,深圳再次屹立潮头。而依靠在数字时代沉淀已久的技术积累,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智能革命”,这些都将成为下一个40年的动力源泉。
生于斯长于斯的平安集团,也与这座城市一起高歌猛进,成长为一家技术领先的科技企业,旗下平安智慧城市更是直接助力深圳的城市进化,在夯实城市“数字底座”的重大战略中,展示着自己的关键能力。
从蛇口到前海
产业持续升级造就举世瞩目“科创之都”
从海风拂面的蛇口,到高楼林立福田中心,再到热火朝天的前海自贸区,平安集团的发展轨迹与这座城市的经济脉络完美贴合,这背后,代表着深圳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城市核心物理空间的时代转换。
1981年年底,袁庚在蛇口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强音,蛇口用飞快发展的速度演绎着特区的奇迹。从这里走出的平安集团、招商银行、华为、万科......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各自行业的翘楚。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就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简单的加工制造,逐渐到设计加工,再到自主品牌;从最初的“山寨”,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深圳鼓励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创新载体,引进高端重大项目,培育创新人才,激发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多年来,深圳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了向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的跃升。
随着产业的成功转型,深圳逐步蝶变为举世瞩目的“科创之城”。而早在2008年,平安集团就开始布局科技:每年投入全集团营业收入的1%用于科技研发,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创新科技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018年初,平安将积累多年的科技能力对外输出,正式拉起进军智慧城市的战旗,智慧城市事业部变成了独立运营的集团子公司,围绕新基建重点发展9大科技,打造“1+N+1”一体化平台架构。
经济结构的转变让深圳新兴产业占比不断增大,实现了经济质量和生态质量“双提升”。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2019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创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加速城市“进化”
本土企业助推智慧城市建设领跑全国
经济特区的拓荒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无数个像平安这样的本土企业又反哺着深圳,为城市带来务实、创新的基因,把这里耕耘成为一片数字创新的生机沃土。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标杆市之一,近年来,深圳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建设统一的城市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深圳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中国第一、智慧城市发展指数中国第一。一骑绝尘的数据背后,是深圳这座“数字之城”展现出的强大魅力。
事实上,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奔跑的背后,有着无数个本土科技公司在努力与助推。
以平安智慧城市助力深圳市政府打造的“i深圳”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为例,通过覆盖8000+项政务服务,实现全市95%以上个人事项、70%以上法人事项“掌上办理”,创新“秒批、秒查、零跑动”便捷体验。深圳电子政务排名连续2年均排全国第一。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在“i深圳”APP上线的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等非接触式办事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全面快速了解疫情、体验线上办事便捷服务,展现出城市“智慧”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能力与弹性。
目前平安智慧城市业务累计服务118个城市、近60万家企业、超8,700百万市民。同时,在疫情期间,平安智慧城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预测疫情数据和复工复产进度,助力城市及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情况、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全局。
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无论是罗湖幼儿园里开心玩耍的孩童,还是深圳大学城中埋头钻研的学者;无论是粤海街道上孜孜不倦白领,还是市民中心里恪尽职守的公务员,都切身体会到智慧生活、智慧工作的便捷高效。
“双区”驱动再出发
“数字底座”为未来发展持续提供动能
依靠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不遗余力的投入,深圳打通了城市数字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焕发着更加迷人的风采和勃勃生机。
随着《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横空出世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历史定位,深圳再次站在了时代潮头,而坚实的“数字底座”将为城市的发展持续提供澎湃动力。
事实上,2018年深圳就提出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示范区+范例”的定位,更是加速了深圳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今年7月,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力争到2025年,深圳新基建的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泛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张无形的巨大的智能网络已经在市民的生活、工作中徐徐铺开。借助于高速网络、智能硬件等构筑的万物互联,数字技术静水流深地改变着深圳市民的生活;数字化“新基建”,让许多行业的工作方式得以重塑,一些传统粗放的工作变得省力、快捷,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也更加科学和高效;行政审批高效便捷,创业者有了更多的额时间和精力聚焦到自己的主航道........
持之以恒的智慧城市建设,使得这片创新的沃土生气盎然,“不惑之年”的深圳,正意气风发地迎接下一个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