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安全互联“渔网” TIE解决方案“穿针引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攻击防范到个人隐私保护,从数据加密到移动设备的防护,如今信息安全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话题,而是上升为人所共议的社会热点。但是,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类“新鲜”的IT技术以及各自为政的不同应用系统,信息主管们却很难找到一个统一、智能同时自动化的安全解决方案。
“安全孤岛”的存在,使得用户不得不固守在被动防护的模式中,企业或者机构由此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面对未知威胁,或者有预谋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投入巨资的安全建设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2012年,Flame和Shamoon等攻击手段的出现,就暴露出采用单点安全解决方案存在的漏洞。
2013年3月发生在韩国的大规模安全攻击事件中,黑客采用了发送钓鱼邮件、网站植入木马、入侵反病毒软件服务器等多种方式。这些攻击手段横跨了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彼此之间毫无联系的这些安全方案,并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有效的信息,拖延了最终的安全响应时间。
编织安全互联“渔网”
迈克菲很早就已经着眼于此类安全风险,并在解除“安全孤岛”问题方面持续投入了巨大精力。
2010年底,迈克菲正式发布了安全互联(Security Connected) 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构建起集成的智能化安全,整体了解和评估企业安全,从而摆脱组件式的保护模式。其中,迈克菲重点强调了前瞻性安全以及全面的防护措施组合,以及为互联性安全提供强大支持的全球威胁智能感知系统(GTI)。
安全互联的构建脚步并没有停止。2012年迈克菲将开放平台的概念引入安全领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简化安全产品在复杂的企业环境中的集成过程,实现安全信息的共享、分析和自动化处理;同时通过McAfee ePolicy Orchestrator还可以实现与 TIvoli、Remedy、HP Service Manager 等其他系统管理框架的集成。
2013年,迈克菲把握大数据发展趋势,以下一代SIEM为平台的整合解决方案对不同攻击,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复杂度越来越高的攻击具有更好的可视度。经过不断创新,迈克菲的安全互联框架已经整合了众多迈克菲安全产品和服务,通过可扩展的框架将网络和终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集成全球威胁智能感知技术,全面覆盖所有威胁载体。
今年,迈克菲为整个安全互联平台引入了名为McAfee Threat Intelligence Exchange(TIE)的解决方案,为所有安全事件找到了一个集中的承载。
作为一项已经持续数年并将会持续演进的计划,安全互联重点强调了通过统一的安全防护让业务运营更具灵活性。对于迈克菲来说,安全互联平台如同一张不断编织的渔网,将每个独立的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和节点串接在了一起。这张渔网越来越结实,也越来越细密,作为一项长期性地愿景和规划,安全互联将会继续一如既往地保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