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问我: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新人,该如何更好的展现自己?
我的回答只有4个字:好好说话。
说话这件事,我们每天都逃不掉。我刚进入职场的头几年,最痛苦纠结的事情之一就是: 汇报和跨部门沟通。明明忙了一天,但汇报起来就像自己什么都没做。还有跨部门沟通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还要被老板追责:为什么这件事你还推进不了?每次想争辩,话到嘴边就卡壳了,想说的话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到最后,我只能一个人憋着气,经常气到想要原地辞职。有没有觉得, 毕业后 我们在最容易吃的亏,就是不会说话的亏。可以说,如果职场有必修课,摆在第一位的,一定是 沟通、表达。
1
我们市场部有个同事晓璐。 不论是同事、上司还是客户,但凡和她有接触的人,无一不对她满口称赞。 甚至公司的一些大客户和她合作后,还会想着高薪把她挖走! 很多人都以为晓璐天生就是这样“魅力指数爆表”的人! 其实当年她刚入职场时,也和你我一样因为不会说话,被上司责骂,被客户刁难。 从大学毕业,走向职场,她以为只要像在学校一样,好好学就能拿到好成绩,好好干也一样可以被领导看见! 但是没想到,现实却给她狠狠地上了一课。 她入职一个月,部门开月会,她花了大半夜做PPT,把自己这一个月做的事情,大大小小做了罗列。 但是她只说了一半,周围的同事,就开始默默的看手机,不再听她说,而领导也皱着眉头,满脸写着不耐烦。 那一刻,晓璐觉得自己狼狈极了,她不知道该继续说下去,还是就这样停下来。 时间变得很漫长,她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就听到领导说了一句:“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了,以后请汇报重点!” 出了会议室,她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她,她在心里也无数次的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明明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啊”! 工作汇报,让领导觉得她并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事。 需要和其他同事合作沟通时,她也需要表述好几遍,对方仍然不清楚她的需求是什么! 工作上的受挫,就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切都变得不顺。 朋友劝慰她,她听不进去,反去怼朋友不了解她。 男友安慰她,更像火上浇油,最后一言不合,两人狠狠吵了一架。 毫无进展的工作,一团乱麻的生活,让她彻底沉入谷底,觉得自己人生一片灰暗! 就在她陷入人生的至暗之时,那个经常给她指点职场迷津的师姐打来了电话。 “我是不是什么都做不好啊?” 她对着电话忍不住又一次哭了出来。 师姐没有问她发生了什么,只是对她说:
“没有人是天生什么都做不好的,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是你本可以!
那一刻晓璐下定决心改变 她开始向身边一切可以接触到的朋友、长辈、领导们学习,偷偷模仿他们说话。 每天下班后看各种各样的书籍,记了一堆笔记。 可不知为何,她的工作和生活依旧毫无起色,她整个人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中……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看见一篇孙圈圈的专栏文章,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做出90分的成绩很重要,但不要做出90分,却说成了60分”。 这说的不就是她吗?明明做足了准备,一说出来就变成一团糟! 她深受触动,细细翻遍了作者的文章,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问题。 原来,她之前只是简单的“鹦鹉学舌”。 而她更欠缺的,是清晰的思维逻辑和表达技巧! 她重新坚定了自己要好好说话的决心,并且系统地学习了圈圈关于表达的思维与技巧。 她开始有意识地在职场、生活中用上圈圈的“高效表达法则“: 向领导汇报工作时:用FAB结构,让汇报条理明晰,工作成果一目了然。 与客户交流沟通时:用解决问题结构,让人看到专业度。 需要跨部门协作时,用时间轴结构,让人看到可行性和计划性。
终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今的她,工作走上正轨,事业越发顺利。 生活中,她也与男友少了很多争执,更多的是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一起沟通。
再回忆起自己因为不会说话而陷入一团乱麻的日子,她不禁感叹: 你说的话,是别人记住你的最快途径,那些说话表达能力强的人,一开口就赢得了更多机会。
02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
回想一下,我们是否尝够了不会说话的苦: 18岁,不会说情话,可能错过了校园里最心爱的姑娘; 22岁,不擅长表达自己,面试屡屡碰壁,只能看着别人和HR侃侃而谈;
26岁,不知道如何与上下级沟通,工作三五年晋升仍然遥遥无期;
30岁,不会调解婆媳关系,下班回家还要处理一地鸡毛……
如今,无论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会说话对我们来说都越来越重要了。
既然都要说话,为什么我们不说个张口就赢!
就像孙圈圈说的,很多人不擅长表达,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沟通中有问题。
主要还是因为思维不够清晰,没有好好学过表达的技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