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S与光学触控力挺 触控超级本和一体机价格看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大尺寸触控模组供应短缺,使得超级本与一体机(AIO)电脑导入触控功能的成本居高不下。不过,待下半年触控模组厂中大尺寸全贴合OGS产能开出,以及新一代成本更低的光学触控技术商用后,触控式超级本与一体机电脑即可进一步降价。
自2012年10月以后,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和一线PC品牌厂,均对可变形并具备多点触控功能的笔电寄予厚望,期反击平板阵营。
然而,新产品却受到中大尺寸触控方案技术尚未成熟、产能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导入成本过高而迟迟无法带动市场买气;因此,许多投射式电容触控模组厂今年均已计划大举扩产,让市场供需达到平衡状态,进而带动产品降价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意愿。
与此同时,新进触控芯片商则转攻新一代中大尺寸光学多点触控方案,期解决既有投射式电容产品因尺寸放大而影响良率、增加材料成本的问题。在今年第三季相关晶片正式量产后,可望加速触控超轻薄笔电(Ultrabook)从目前近1,000美元售价,降至600美元主流价位。
瞄准触控NB/AIO 宸鸿力扩OGS产能
宸鸿今年将扩大单片玻璃(OGS)产能。在Windows 8推助下,搭载触控功能的笔记型电脑和一体成型(AIO)个人电脑,出货比重正节节攀高,并带动中大尺寸触控模组需求走扬;看好此波商机,宸鸿除积极发展更轻薄的OGS技术,戮力降低物料成本与产品厚度外,也将于今年6月、9月分别启用新的4.5和5.5代厂,以优化面板切割效益并确保产能无虞。
宸鸿总经理孙大明表示,宸鸿2012年祭出技术垂直整合、横向扩展策略奏效,透过转投资达鸿、展触,补强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及中大尺寸AIO触控面板制造技术,已大幅拓展旗下产品组合,不再过度倚赖双片玻璃(GG)方案与小尺寸手机事业营收。
此外,该公司去年也将单一主要手机客户的业绩贡献占比,从2011年的73%进一步压低至58%,总体客户数量则向上扩展至四十家以上,涵盖行动装置、个人电脑及汽车制造商,使公司业务经营更具弹性,并有助分散市场投资风险。
孙大明强调,宸鸿今年将全面投入GG、双薄膜(GFF)、单薄膜(G1F)、TOL(Touch on Lens)和OGS等多元技术布局,希望将客户数提高到五十家。同时,还将调高一倍资本资出至新台币300亿元,并从中拨出50%以上经费与达鸿合资在中科扩建4.5代新厂,以及于福建平潭岛设立5.5代新厂,以因应平板、Windows 8笔电/AIO扩大导入触控功能的需求,朝全方位尺寸、技术触控模组供应目标迈进。
据NPD DisplaySearch等研调机构最新报告指出,2012~2015年,触控笔电和AIO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将分别达到11%、43.7%的双位数成长,显见中大尺寸触控模组需求将愈来愈强劲。
受到市场预期效应的激励,包括宸鸿、胜华及铼宝等触控模组厂皆已纷纷加码扩产,并为满足客户轻薄设计需求,致力发展OGS技术,拉拢行动装置与PC品牌客户。
宸鸿财务长刘诗亮透露,由于去年触控笔电渗透率已达2.4%,总出货量达五百万台,以今年触控笔电渗透率可望突破11%的量来计算,宸鸿目前OGS单月产能最多仅一百二十万片,供应量将严重不足;因而须加紧扩充4.5、5.5代产线,一方面拉高产能,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面板切割效益,进而提供更高性价比产品。
刘诗亮也预估,该公司两座新厂分别于今年6月、9月投产后,将各挹注每月六十万、一百二十万片OGS出货量,助力其抢占触控笔电/AIO山头。
事实上,由于宸鸿触控产品组合更趋多元,旗下的平板和笔电触控解决方案已顺利取得联想、华硕、惠普(HP)及东芝(Toshiba)青睐;甚至还打进特斯拉(Tesla)供应链,提供17寸车载资通信(TelemaTIcs)设备触控面板。
然而,随着索尼(Sony)、夏普、乐金、友达和群创等面板大厂相继投入发展更轻薄的On-cell及内嵌式(In-cell)触控方案,并积极抢进中小尺寸手机应用市场,触控模组厂恐将持续面临市占遭到瓜分的影响。
宸鸿、胜华冲刺全贴合OGS产能
举例来说,近几年为宸鸿挹注大量营收的苹果(Apple)去年即已琵琶别抱,改搭乐金(LG)、夏普(Sharp)等面板商提供的In-cell方案;另外,Sony Mobile也导入自家的On-cell加In-cell设计面板。为防止面板厂在触控市场持续坐大,包括宸源、胜华遂透过采购液晶显示(LCD)面板与补强后段贴合设备方式,强攻中大尺寸OGS、TOL等全贴合产品,以满足客户一次购足需求,并巩固市占率。
孙大明表示,愈来愈多行动装置及PC品牌业者要求触控模组与LCD全贴合触控方案,以加速产品开发时程并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宸鸿正积极拓展相关技术与产能,争抢市场商机。以该公司去年第四季产品分布来看,模组出货占比已从上一季的45%降至42%,全贴合比例则高达58%;2013年,宸鸿也将锁定中大尺寸应用市场,持续推高全贴合触控出货量。
事实上,近期大部分诉求轻薄的平板及Windows 8触控Ultrabook均已导入全贴合触控,且需求量仍不断攀升;同时,AIO个人电脑抢搭触控功能的风潮亦逐渐兴起。在品牌厂竭力守住物料清单 (BOM)成本底线的前提下,高性价比全贴合方案需求势将攀高,并为触控模组厂带来新契机。
看好此一发展趋势,台湾另一家触控模组大厂胜华亦极力冲刺全贴合触控产品出货,并将于2013年底开出中大尺寸OGS全贴合产能,与宸鸿在触控市场上相互较劲。
显而易见,全球前两大触控模组厂均更加看重具未来发展潜力的中大尺寸全贴合触控市场商机。孙大明分析,对触控模组业者而言,尽管OGS、TOL等全贴合产品须增加采购LCD面板,以及后段贴合技术与设备的研发预算,且扩展至中大尺寸应用的良率仍待提升,导致毛利表现并不突出;但是,却能有效提高模组、感应器与面板的整合度,进而改善触控萤幕灵敏度、透光度、成本控管效益和差异化设计价值,大幅增强触控模组厂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整个触控产业明显朝大尺寸、全贴合方向发展,未来面板贴合技术与良率将成决胜关键。目前宸鸿全贴合触控最大出货尺寸已达15.6寸,可满足笔电主流屏幕规格,且良率也领先对手一截,因而能取得较多客户青睐。
至于触控芯片商方面,赛普拉斯(Cypress)TrueTouch产品经理Jeff Erickson透露,该公司亦已规划在适当的时机,升级旗下平板装置触控解决方案--TrueTouch Gen4_L,透过拉升屏幕尺寸支援,进一步将产品应用延伸至中大尺寸PC领域。
除了上述以投射式电容技术为主的触控模组厂外,专攻中大尺寸光学触控解决方案的FlatFrog,以及德商戴乐格(Dialog)日前也携手发表创新光学触控晶片与模组参考设计,全力抢攻触控个人电脑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