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分析LED为何失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的发光源是由所谓的III-V化合物所构成,即大家熟知的磊晶晶粒(chip),该固态化合物本身性质很安定,在产品所规范的条件下使用并不易损坏,而处于一般的应用环境中也不起化学反应,因此拥有较长的产品寿命。然而,为使该LED chip发光,必须由外界通入电流,因此一般会把尺寸很小的chip黏贴在特定的载台(或称导线架)上并以金属线或銲锡等材料连接chip的正负两极,然后用高分子材料包复整个载台,这就是所谓的封装制程,经过这段制程后成为市面上常见一颗颗的LED灯粒。在实际应用时,还会视所需把数颗LED灯粒组装成模组,最后再与其它功能的模组组合成为终端产品。
从上可知,一个LED产品的失效,起因可能来自于该产品的任何一个部份,故必须抽丝剥茧方能找到真正的失效原因。针对失效来自LED灯粒而言,因完整的LED灯粒中,LED chip本身很强壮,但包复chip的封装材料则易遭受损伤,因此,LED灯粒的失效多可归因于封装材料的破坏或劣化所导致。若要充分解析这类失效,牵涉到光学、化学、材料学、电子物理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搭配精密的仪器与丰富的实务经验,才能确认失效点并推导真因,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1. 不亮:这种失效是指LED通电后完全不发光。一般而言,导电路径上的 ”断路(open)"是本类失效的主因之一,确认断路的方法也十分简易,以常见的三用电表就可验证。不过,要找到断路点就必须做进一步的解析,例如:可用X-ray来确认打线是否断线或脱离、用SEM(扫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剖面结构可检查黏晶部份的缺陷等等。本类失效的第二个主因是 ”短路(short)” ,这是因为电流未确实通过LED chip,而是流经”旁门左道”,故LED灯粒自然不会发光,如:因发生电子迁移导致电极金属原子的不正常扩散,譬如氧化铟锡(ITO)、银或是GaN/InGaN二极管中的阻挡层金属等都可能因机械应力、高电流密度或在腐蚀性的环境发生此类异状。其它的原因可能是打线偏移、黏晶胶爬胶等等。这种失效必须利用I-V curve(电流-电压图)才能判定,至于失效点因为从外观无法检查到上述缺陷,故需先以X-ray来确认;或是化学溶液去除LED封装材料后,再使用光学(OM)或电子显微镜(SEM)仔细检查。
短路爬胶
开路断线
2. 变色:这类失效是指LED不点亮的状况下,外观颜色或胶材透明度与新品不同,用肉眼即可看出,通常在产品使用一段时间或在做完可靠度试验后发生。一般说来,变色区域大致可区分为发生在导线架或封装胶材两类,若发生在导线架,通常是因为表面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如氧化或硫化,要分辨属于哪种需仰赖成份分析,可使用的仪器包含有EDS(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e)、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AES(Augur Electron Spectroscope)等等。若是封装用的胶材发生变色,则属于高分子材料的劣化现象,如环氧树脂易受高温或是紫外光影响而变黄,因此白光LED多改采矽胶取代之。分析此类失效应特别留意,因胶材本身有一定的透明度,有时变色的导线架因被胶材盖住而误判为胶材变色,引导至错误的改善方向。
支架变色
3. 光衰:这种失效系指LED发出的光强度低于新品。如前面章节所述,光衰程度已成为评判LED照明产品寿命的重要指标,所以这类失效的分析就相当重要。整体来说,本类失效的分析非常复杂,因为影响光强度的因素非常多,如chip劣化、反射杯的劣化、胶材与chip间脱层、胶材透明度下降、打线接合面电阻上升、热阻太高等等,若发生在白光LED,则还需考虑萤光粉劣化的问题,因白光LED通常使用一或多种的萤光粉,它们会受到热或湿气的影响而衰减并降低效率,导致产出的光色改变。分析的手法包括有:非破坏检测,如外观检查、LED电性曲线、积分球的光学特性等等,用上述数据综合判断,逐一排除,当推断可能原因后,接着进行破坏性分析,利用样品制备技术制作出适合的分析样品,再辅以各种仪器如SAT(Scanning AcousTIc Tomography)超音波扫瞄、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穿透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等等加以验证,方能到真因。
白光LED光衰分析 – 黄光强度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