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曾经「山重水复疑无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千古绝唱,还是如今女朋友直击灵魂的「你到底在哪?」的发问,事实上,剖开现象看本质,实则都是一则万变不离其宗的「Where am I?Where am I going?How do I get there?」哲学问题,而将其放置于更为深奥的技术圈时,则可以直译为定位、目标标识、路径规划三种技术手段。
亘古以来,人们在一直渴望能够探索出以上技术的解决方案。最初,诸多绩学之士使用了对自然界信息的测量,如星象、地磁场等。而后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他们逐渐掌握并运用了惯性装置,如陀螺仪、超声波等。不过,彼时这些定位技术主要运用于传统的航海、航空、航天和测绘领域,远远无法满足日常普及化的需求。
此后,在 1957 年 10 月,前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彻底敲开了卫星定位技术的大门。而对其反应迅速且如今推广应用最为广泛还要属美国的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1973 年,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了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 GPS,它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1999 年,欧盟为了摆脱欧洲对 GPS 的依赖,公布了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
因为 GPS 的垄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的国家其实有很多,而技术要把控在自己的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在定位技术的演进过程中,我国于 2000 年运作了自主建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
随后,印度、日本等其他国家也相继推出了区域导航系统。除此之外,定位相关的技术也开始走向细分与扩展化,如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ZigBee 定位、IP 定位、Wi-Fi 定位等定位技术的诞生。
随着各行各业的规模扩大以及智能化,定位从传统的航海、航空、航天领域,到井喷式扩张的智能手机等设备应用,再到当下的万物互联时代,它的应用场景需求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此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初步估算,预计到 2020 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 204 亿,市场规模也将接近 72376 亿元。
不过,在面对越来越大规模的场景时,传统的定位系统应用的缺点也随之曝光。
举例说明,众所周知,GPS 主要通过卫星定位,没有任何定位增强系统,而由于信号传播有误差,因此民用的 GPS 其定位精度通常在 5-10 米之间。虽然仅有 5-10 米之差,但这对于万物互联时代下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需要精细化应用领域的搭建而言,会带来诸多的不便与缺陷。
在此局面之下,来自国内的千寻位置以“互联网+位置(北斗)”的理念打破了距离定位的僵局,其通过北斗地基一张网的整合与建设、以及云计算和数据技术,在接收卫星信号,获得所在地点的粗位置数据后,通过互联网,将这个位置数据上传到千寻位置平台,一同上传的还有 Ntrip 协议参数。随后,千寻位置平台获得位置数据后,通过互联网下播所在大致位置的差分数据。这个时候需用到终端的差分解算功能,结合原始观测值和差分数据,进行解算,实现纠偏,最终获取高精度的位置坐标。如今这种误差可以达到了厘米级,而这种定位技术又被称之为高精度定位。
由此也可以预见,在新一代定位服务中,高精度定位将会为自动驾驶、无人机、农业、机械业等行业带来极具颠覆性的变革。
不过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技术,高精度定位在落地应用的过程中仍有无数的挑战等待在前方。而对于这个时代下的开发者们,想要完全地熟知该技术、行业,又该怎么做?在此,千寻位置面向个人、企业开发者群体推出了“北斗智造者计划”,将千寻位置的全方位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生态合作等能力开放给开发者,以帮助开发者们突破技术壁垒、降低门槛和成本、提高产品开发迭代效率,实现业务快速增长。
免费软硬件开发平台,全生命周期智造者成长培训,线上线下创新交流活动。
产品落地所需产业链生态资源整合、营销资源渠道助推。
除此之外,如果你早已身怀绝技,却无处绽放,在此,我们也为诸多有创意、才能的开发者们及团队推荐一场极具创新的「北斗智造者大赛」。
不论你是硬件、创新应用、定位技术的从业者,还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家企业,欢迎打开时空定位的隧道,决战技术之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