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局域网(BAN)解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体局域网(BAN)通常被看作是应对医疗保健费用剧增以及医疗服务提供商匮乏的一种解决方案,无线标准组织和IEEE都在研发BAN技术。近几年,无线人体局域网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偏远地区患者的监护问题。降低医疗成本的需求以及人们对疾病预防和早期疾病检测关注度的提高,都是BAN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一些市场研究报告预计,由于用于患者监护和消费类医疗保健的穿戴式及植入型医用设备的发展,2011年以前对BAN器件的需求将会达到每年1亿颗。
由于许多地区都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医疗监护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那些临床医生紧缺的国家。这种系统可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持续监测,将信息与远处的医疗服务提供商共享,可以更好地满足医疗保健需求。利用这种系统,医疗及老年人监护服务提供商可以为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让他们可以活得更长寿。
BAN是一些极为小型的无线局域网络,可支持大量的医疗应用,从各种生命体征的追踪到对移植设备工作情况的监控,以及完成高水准的内窥镜检查。
传统的患者监护由许多生理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连接患者身体和一个安装在附近的专用信号处理单元,周围有许多笨拙不便的连接线。这些连接线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也影响了患者的舒适性。一些研究报告表明,这些连接线正是医院疾病传染的来源。另外,这些连线的晃动还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低功耗、低成本无线连接技术的出现,现在可以实施和部署BAN,成为上述传统技术的一种补充。
我们可以将传感器网络安装到患者身体表面或者周围,也可以静态地植入到人体组织中,从而实现特定生理数据的收集。这样,不管患者身在何处,我们都可以持续地监控患者的健康状况。这些收集来的信号可用于脑电图(EEG)、心电图(EKG)、肌电图(EMG)、表皮温度、皮肤电传导和眼动电图(EOG)。
所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位于患者身上或者床边的一个外部处理器。之后,处理器通过传统数据网络(例如:以太网、Wi-Fi或者GSM),将所有信息实时地发送给医生使用的设备或者某台指定的服务器。BAN使用的传感器一般会要求指定其重要生理参数的精度,低功耗信号处理的水平,并要求具备无线连接功能。
某些情况下,传感器会成为收发器或者接收器,具体取决于所采集数据的带宽—例如,温度或者心率数据与模拟EKG波形的对比。
BAN中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两大类,具体使用哪一类取决于其工作模式。
穿戴式BAN所使用的传感器,一般贴在人体表面,或者植入人体浅层,用于短期监测(14天以内)。这些传感器一般都非常昂贵,重量较轻,体积很小,可以实现自由移动式健康监测。医疗提供商利用这些传感器,几乎可以实时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植入式BAN使用的传感器安装在人体较深区域,例如:心脏、大脑和脊髓等。植入式BAN同时拥有主动刺激和生理监测功能,是一些慢性疾病监测的理想选择。到目前为止,这些慢性疾病只能使用药物治疗。植入式BAN治疗的例子包括帕金森病的深度脑刺激、慢性疼痛脊髓刺激,以及尿失禁膀胱刺激等。
理解BAN要求是在该领域进行可靠产品设计的关键。BAN的特点是易配置、低成本、超低功耗和高可靠的传感器系统。它的包装和工作运行必须是无菌的,以用于人体周围或者内部。另外,无线通信必须足够健壮,以经受各种环境的RF干扰,例如:Wi-Fi网络、微波炉和无绳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