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音响技术
[导读]对发烧是一门技术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它本来就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对声音的还原和艺术欣赏的。既 然如此,那么首先就必须考虑如何真实再现声音的问题。现代的Hi-Fi音响技术认为,理

对发烧是一门技术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它本来就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对声音的还原和艺术欣赏的。既

然如此,那么首先就必须考虑如何真实再现声音的问题。现代的Hi-Fi音响技术认为,理想的器材应该是一套忠实于原声源的无差

别系统,无论在质感、声场、动态、音量、音域等各方面的重放都要恢复到与声源一致,使对艺术的欣赏者获得与录音时一样的

声响效果。因此,真正的Hi-Fi音响器材和其工作环境对全音域而言,必须是纯线性的、无失真的。 现代音响技术主要包括:声音

的录制编辑技术、信号存贮技术、信号转换技术、放大技术、控制技术、建筑声学技术。以此为据谈发烧,我认为对发烧友而言

应当包括以下几种发烧的方式: 

制作与摩机 
    就它的发展来说,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了。在半个世纪前,以电子管放大器技术和电声学理论全面建立为标志的音响技术

就已臻于成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放大器,双声道立体声概念已经提出,用300B推号角音箱风靡二战后的电影院,成为当时Hi-Fi

的里程碑。50年代末,由于负反馈技术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放大器的失真特性,遂成为电声系统设计所追随的对象。晶体管出现

以来,放大器几乎是带来了一次"革命",使Hi-Fi音响普遍进入了平常百姓之家,新的设计构思和技术应用层出不穷,随着晶体管

器件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数字技术的出现,90年代Hi-Fi技术已由AAA方式完成了向DAA方式的转变,并逐步出现了向DDA发展的

趋势。伴随放大器技术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整套的电声器材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扬声器、音箱、线材、声音存贮媒质、声捡拾器

件、调音设备…日益完善,双声道技术已发展为多声道,使70年代就提出的全息立体声逐步成为现实。也为DIY与摩机展现了更广

阔的空间。 

    虽然音响技术在电子技术发展中已非主流,一些技术已经成为"古董",但由于人们对Hi-Fi的追求,这些技术仍然是发烧友制作

摩机的丰富财富。诚如某位音响高手所说:"为什么这种老古董技术的产品在今天仍然令那么多人着迷而不落伍?我认为其中有

二个原因是不可忽略的,其一是新的音响美学不断的兴起,它带领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赏玩这种古老的技术产品;其二就是这种古

老技术产品的功能不在于它能在天上飞得多高、或将资讯计算得多快,它是用来欣赏音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相信这种古老的

技术产品就是再过五十年也不会落伍","也因为它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另一种新的音响美学来让它不落伍,因此,当要设计、

生产、销售这种音响产品时,文化背景与艺术品味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在从事音响工业时,一定会把他对音

乐的认知表现在声音的特质上;也一定会把他对艺术的品味反映在造型的设计上"。 

    有人说用DIY与摩机来发烧是一种"工程师情结",这是有点道理的。有谁不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实现了心中理想,达成了声音

欣赏目标而激动不已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与厂家为开发产品进行的设计制作也有本质的不同,DIY与摩机是发烧友贯彻自

己音响理念的一个过程,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其在成就感、目的性和收获等方面所得来的喜悦乃是不可比拟的。同时,由于器

件与材料的发展,也为发烧友DIY与摩机的奇思妙想提供了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使他们在登攀Hi-Fi高峰中得到了更多的

帮助。
发烧录音 

    限于中国国情,中国发烧友中"录制派"是最不常见到的一族(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根据日本发烧友发展的情况来看,"录制

派"发烧友必须在全社会的发烧水平相当高之后,才会出现。约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日本的音响器材制造已进入国际水平,推动

了社会上发烧热潮的形成,晶体管使录音实现了小型化,器材成本降低,促进了许多发烧友加入录音行列,开展了"录音演奏会"

、"回归自然录音"、作品的聆听、讲评与评奖等有组织的录音活动,从而形成了"录制派"发烧友一族。 

    录音发烧友具有敏锐的听力、丰富的声音体验和赏析声音的功力,更能体会音效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也更能把握音效再现,是

发烧界真正的"金耳朵"。有的人堪与录音师、调音师的技术相媲美。录音发烧友被称为发烧界"摄影师",其主要兴趣是:1、体验

现场声音与录音重放的差异,培养把握声音现象的能力,忠实于原音,使之艺术化。讲究在录音中,把声音、场景与个人情感融

合在一起追求作品的个性化和丰富感情,通过录制器材和技巧对声音达到诠释。2、进行录音技巧探索和技术研究,逐步培养自

己的录音专长,以体现对音效的追求。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满足于书本的和现有的录音技术,常为了达到某种音效,出尽"奇术

怪招",而且对录音位置、录音方式、调音方法也有自己特殊的理解。3、DIY或打摩录音器材,制作自己特殊的录音装备。我曾在

日本《无线と实验》杂志上见过日本录音发烧友制作的一个8通道4CH便携式调音台,其设计制作水平并不亚于今天的任何专业调

音台。4、录音蒙太奇是录音发烧友最终制作出作品的主要手段,也是他们对人类-自然感情的流露和艺术理想的集中表现。有的

将音乐加上自然音色,有的把音乐片段进行连接,有的追求声音的"色彩化"、有的甚至就是用自然的声音编制作品等等,简直无

奇不有。如有人用一百多个惊涛骇浪的录音片段来制作出"音画"作品的,等等。5、将录音作品作为对自己境界的表达,对录音作

品进行欣赏与交流,收集其他录音发烧友的作品,将好的录音烧录刻盘,进行录音表达手法的比较研究,培养自己对录音作品的

欣赏能力。6、撰写录音的体会和文章。尤其是一些情景交融的录音体会和经验,为录音水平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 


    录音发烧友无论是整体水平还是发烧素养方面在发烧界中都是很高的一族,他们的出现,必将对发烧技术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

的作用。目前,随着中国发烧水平普遍提高,MD等新的录音手段和计算机应用发展,音响器材质量不断完善,人们收入增加,

消闲时间的加长和交通条件改善,已经为中国录音发烧友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参加"录音演奏会"的可能,但

是自然录音、录音蒙太奇等等也还是大有可为的。怎么样!愿意尝试一下录音发烧友的乐趣吗?

家庭音响工程 

    它主要包括聆听室设计装修、音响器材配置和校音技术三个方面

    聆听室是音响器材的工作环境,也是音响效果如何实现的关键环节,有的发烧友甚至认为它的质量是关系声音能否正确还原的

基础,比放大器、音箱对声音还原的影响还更重要。对家庭聆听室的音响处理,主要是控制房间驻波、减少声干涉现象、获得适

当的混响时间和均衡声场。经过恰当处理的家庭聆听室,应当对声音的频率响应、声场还原、声压平衡有良好表现,使人有现场

感,浑然不知身居螺室。由于居室环境与音乐厅堂相比,尺寸要小得多,形状多样,没有良好的建筑声学设计,驻波分布在可闻

阈,易受室外环境干扰,装修又要符合家居美学要求等,处理起来条件苛刻,许多用于厅堂音响的处理技术不能简单套用,因此

也就为发烧友进行建筑声学实践创造了条件。虽然装修聆听室的机会对一个人而言并不多,但你可以从客厅、库房逐步做起,结

合实际多总结交流一些经验,多学习体味一些原理,待条件成熟,再着手设计装修专门的聆听室。 

    音响市场、杂志和展览的繁荣,为发烧友接触优秀音响器材带来了极大方便,有许多发烧友对欧美、日本及各国器材的品牌、

性能如数家珍,知道各种器材配合所产生的声音效果和音乐表现,能比较出其中细微的差别,音响器材配置已经是今天中国发烧

友讨论得最多的"热门话题"了,然而要把器材配置做好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办到的事。利用不同的器材品性配置出有良好音乐感的

系统,是一门技巧性颇高的技术,它不仅仅来自对器材熟悉,有双好耳朵,更重要的还是要善用器材,有高的艺术品味。如果器

材匹配处理欠佳,就算是那些高档的货色,摆在一起工作时,效果往往也令人颓丧;而许多大家看来貌似平平的器材,经过合适

的匹配,仍然可以发出不错的声音来,就看你是不是识货。当然,做好器材配置也不得不考虑"银两",只有在与自己经济条件相

称的情况下,选择出心满意足的配置,才是最合理的。那么,怎样来达到这个目标呢?通过品评不同器材配置的效果,提高欣赏

素养,不断积累经验方是正途,道听途说、闭门造车、盲目追求名牌者是终难成功的。 

    在做家庭音响工程中,校音是一个看似容易,做起来颇有难度的漫长过程。你首先得根据自己的目的建立一个校音的标准,使

你能够客观地去评价音响系统在音效上的毛病,从器材调校、改善聆听环境声学特性入手,反复耐心调整,归纳经验,提高驾驭

器材和克服环境缺陷的能力,逐步接近你理想的目标,创造出你所期望的音响效果来。校音中可以学到的知识很多,音箱等器材

的摆位就很有些学问,克服聆听环境癖性的办法也要在调整中不断总结,甚至有助于自己听音能力提高,总之如果你追求Hi-Fi的

完美,校音将会始终伴随你走过发烧之路。

    随着音响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今天我们所用的器材都是遵循Hi-Fi的思想来设计、制造和发展的。所以发烧器材

都以追求Hi-Fi作为唯一的标准和其灵魂,即便是声音控制设备生产也是如此,必须在保证Hi-Fi化的前提下来实现功能化。在今天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高端可达到100kHz(低噪声宽频带放大器的指标已经达到DC-2MHz),总失真达到0.1%以下,线性、瞬态、信

噪比等指标已接近了Hi-Fi的总体要求,并在Hi-End思想的影响下向个性化方向发展;A/D、D/A的信号转换,在技术上几乎可以达到

任意精度;32CH的多通道数字录音基本实现了对全声场信息的控制和原音录制;超海量的光信息存贮技术可以做到更精密的声信

息无损存贮和提取;声控制技术发展更是丰富多彩,利用DSP等技术,能够根据需要而改变声信号的强弱、相位、谐波成分、频

率响应、瞬态表现等,为加工声音效果提供了极大方便;通过建筑声学技术与多通道放音技术的配合,对局限房间内的声场还原

也不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利用现有技术已经能够对原音按自己的需要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例如一些DJ对

声音效果的制作,一些发烧友对音响系统的个性化配搭和调整),从而推动了音响向艺术方向的发展。尽管现在的技术水平仍需

完善,还存在扬声器等至今发展缓慢,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与照相类似,音响对声音的再现是以被动方式来实现的,其对艺术创造的限制性较大。并且,由于限于经济等条件,国内大多

数发烧友拥有的器材很有限(几乎都是只有一套设备),听音欣赏中很少可以做不同的器材配搭,审美实现的范围窄,所以他们

主要关心的还只是信号转换技术、放大技术等实现声音重现的问题,从单纯技术的角度去认识音响。特别是受Hi-Fi的一些传统观

念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发烧友并不认为音响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手段,而是将它看做是能再现声音的工具。应该说,这种情

况与国外相比,在全面认识音响的技术性质方面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坚持"音响是技术唯一性的"人认为:音响只有是技术唯一的,才能保证Hi-Fi观念的纯正。但是,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理想主

义的!只要技术对音响系统中的非线性存在还有一丝一毫被保留,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这个观点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第一,电

路理论上不存在纯粹的线性放大器,而且音响电路不是电子技术发展的主流,已很难还有大的突破;第二,Hi-End思想出现以来

,音响系统研制已经向个性化发展,以满足人们在使用音响中审美观念的实现;第三,随着社会越来越世俗化、商品化,人们对

利用音响进行声音欣赏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则Hi-Fi以"真"作为音响唯一评价标准的思想将被瓦解

。 也正是如此,追求音响真实还原声音的努力虽然仍会继续,但更多的人会把眼光转向满足聆听声音的心理体验,使音响的声

音重现更艺术化、更符合于自己审美实现的目标,把音响技术的功利及效能发挥到极致,最终超越于单纯工具的使用。  

    从技术的观点来看,难道音响对声音的还原就只能体现声音原本的性质吗?其实音响还包含了其本身对声音的表现,所谓的"

英国音"、"美国音"……也正是利用了这个性质才创造出来的,并没有人认为它不符合Hi-Fi,而真实的声音倒是只有一种。因此,

大家对音响在"唯真"、"唯美"的观点之间已经妥协了。只存在心理上接受不接受的问题。而许多日本制造的音响、一些监听用的

音响倒是很"真"的,但大家并不喜欢,认为缺乏文化气息,特别是日本音响被说成了没有"音乐味",根本不能听。就技术而言,

我相信日本人要把有"日本音"的音响做出来并不难,可是市场会接受吗?有多少人能接受呢?今天,音乐的主流是欧美音乐,即

使要民族化,考虑到向世界介绍的因素,也要含有欧美化的成分。试想如果日本人把他们的审美观念贯穿到音响制造中来,这样

的音响还想卖到全世界吗!那就走"唯真"的道路吧,起码这是对Hi-Fi的彻底体现,但这在中低端产品上是很难做的,并由此引起

了大家的一片谴责。再说"中国音"吧,虽然也令国人魂牵梦萦,从市场出发,制造商是否愿意去做呢?发烧友们不是言必称英国

,道美国的嘛。 

    对发烧友们来说,利用现有的器材配机现在已是和DIY居同等地位的技术了。这是因为音响器材多样化发展的结果,若所有的

音响都是"真",那我们就会失去欣赏多样化声音效果的机会。在国外的一些发烧友中,他们拥有的器材往往不只一套,所以可以

通过器材的多种配搭实现对声音的表达和选择,根据不同的声音特点确定欣赏目标,使声音的形象和意味按自己的理想充分表达

,符合于自己的审美需要。甚至有一些人采取了放弃以"真"为准则的聆听态度,认为:欣赏就必须使我喜悦,应当是我所需要的

。把声音控制的一些器材引入到了音响的聆听欣赏中来,用改变声音的音色、频率响应、声场、时间等方法,达到欣赏目的,当

然尽管如此,为了保证对声音原作的欣赏,他们还是为"真"留下了一席之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为什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达利要在对《蒙娜丽莎》的临摹中将蒙娜丽莎改为圆眼睛,加上向上翘的小胡子。这其实是一种利用完美对表现自我的一种表达

。而这对于久已习惯于具象欣赏的中国人来说可能是难以接受的,反映到音响的欣赏中也是这样。

    另外,计算机技术发展也将为音响的声音表达创造新的技术途径,从而丰富音响的审美。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