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从业者警醒:智能制造转型不可盲目跟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0年,疫情的突袭对于工业来说,不仅没有减缓企业跑马圈地的速度,反而有加速之势。正是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制造业企业看清了企业韧性于企业的重要性。智能、互联、数字化的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在风云莫测的市场更上一层楼的跳板。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经济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将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分别为1.42万亿、2.13万亿,2020年预计将达3.1万亿。
今年3月中央提出的新基建,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新增投资约为1000亿元,将带动1960亿的产出,工业互联网是消费互联网之后又一波大的时代浪潮,更是无数企业押注下一个增长点的热门选项,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在新战场攻城略地,为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输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国际巨头有西门子、PTC、施耐德电气等,国内海尔、阿里云、华为、工业富联、浪潮云等企业也顺势入局,开始了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征程,并诞生了十大“双跨”平台。
整体来看,目前工业互联网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痛点,那么在建设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应如何侧重?
具有浓厚中国国情的制造业之痛
我们都知道,中国政府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有着不同凡响的号召力,政府政策对企业的发展策略有着重要影响力,在智能制造转型中,这一中国国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很多企业一窝蜂进行智能制造项目改造,加上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让很多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而且盲目跟风;只看到了其高大上的表象,没有从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需求、企业是否真正需要等这样的基本问题进行着手。”赛摩(上海)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赛摩工业互联网)总经理李琪方如是说。
与其他工业互联网企业不同,赛摩工业互联网背靠有着几十年制造经验的赛摩智能(股票代码300466),深入制造行业30余年,浓厚的工业制造经验让其对工业有着深入的理解,一个有着工业应用场景和经验的企业在聚集工业互联网,致力于智能工厂、自动化产线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其产品的科学性不言而喻。
在谈到企业如何理性看待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进行工业互联网的联动里,李琪方表示,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实际水准和市场空间来进行综合考量才是王道。智能制造的路上从不缺乏勇者,但是行业需要更多智者。
平台+数据+安全,织起工业互联网这张大网
当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从自身需求出发,将降本增效的目标寄希望于工业互联网身上之时,如何去执行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上周举办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智能制造分论坛上,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褚健指出,工业4.0时代,工业互联网即第三代OS系统,意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万物互联时代。企业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工厂内存在大量“烟囱式”系统和碎片化信息,工业数据“雾霾”让企业生产的可视性极大降低。翻译一下就是说企业目前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程度不够,大量工业数据无法为企业运营决策提供支持。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就是为解决上述企业痛点而生的,统一的平台和大量的工业软件构建起一个靠谱的平台,这就像我们在应用商店下载APP是一个道理,平台搭建好之后,各企业可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自主下载工业软件来实现各种应用,让工厂变得可视,一目了然。
赛摩工业互联网李琪方在接受OFweek维科网采访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核心在于平台、数据和安全。没有这三点谈工业互联网相当于空谈。
结语
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之后,就能实现驱散工业数据迷雾,到达降本增效的人生巅峰了吗?理论上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在现实中,未必如模型设计初衷那样让人兴奋。
企业设备、数据上云后,配备上各工业软件进行使用,最终效果取决于各企业实践结果。正如一台从应用商店下载了同款APP的智能手机,不同的人使用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果一样。工业互联网的效力大小牢牢取决于企业如何使用,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协同效应。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