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途径保障人脸识别信息安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推出,人脸识别存在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保障人脸识别信息安全需用法律途径。
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回家进门先刷脸,进门按指纹已成为众多小区门禁系统的标配,但物业采集业主信息是否合法、物业将如何保护业主信息,也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作为业主,固然享受到了“刷脸”进出的科技便捷,却也在暗自担心,自己和家人、朋友的信息会不会被泄露、传播、滥用,甚至“惹祸上身”、“引狼入室”。在南方都市报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中,有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有近三成受访者有所顾虑。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呈现出加速落地的趋势,不过,各地关于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争议也不断出现。如2020年9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拒绝小区采用人脸识别作为门禁手段,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今年以来,广西、陕西、浙江等地的一些居民小区也曾出现人脸识别门禁引发的争议事件。
尽管当前关于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的制度,散见于刑法、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最高法、最高检的相关司法解释中,但令人遗憾的是,不仅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予以制约,更没有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这种立法上的滞后性,也让“人脸”处于裸奔状态,公民个体权利随时有被侵犯之虞。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记者表示,民众对于面部特征等生物识别信息泄漏的担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超出了人们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第二个是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使用人脸信息可能更便捷,但也可能更不安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一些公共场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采集者是谁、收集个人信息的用途是什么,我们是不知情的,实际上个人信息背后的数据是可以打通的,个人信息与别的信息对接之后,我们就变成了透明人。民众有担心的必要,也有拒绝的理由。”朱巍说。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国家层面立法也在迈进。正在征求意见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等等。随着国家和地方立法的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也将获得更强大的法律铠甲。
日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下称“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20年10月21日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截至今年11月19日。草案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内容,形成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框架。不过,有专家认为,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等问题逐渐凸显,草案仍需细化对个人权利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