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打工人的朋友圈,揭开了一群人的生活真相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来源:智东西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智能家居”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了。
不管是家人买的、朋友送的,还是公司年会抽奖抽到的,亦或是从某二手平台上低价淘别人年会抽到却闲置的,智能家居设备似乎已经是一个家家必备的家居产品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靠一台小小的智能音箱,或者是几台设备相互连接,就能让你的家智能了吗?大家的生活离真正智能化到底还有多远?
怀着这些好奇,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在朋友圈展开了一个包含17个问题的小调查,想着从朋友圈辐射开来的人群里,看看大家智能家居生活的真正现状。
经过不到一周的家族群、工作群、同学群等圈子的“骚扰”,我最终收集到了近200份小样本问卷。其中,北京和广东的朋友特别赏脸,两地参与调查的人数分别占比29.66%,因此也是这份问卷的主要参与者。
其次,安徽、上海、广西、天津等城市的朋友也均有分布。虽然我是广西人,但发现来自广西的朋友占比并不是很高,兴许是因为我发的是问卷奖励是红包而不是螺蛳粉。
从年龄层面看,参与调查的朋友主要集中在18至25岁,占比42.37%;其次是31至40岁的青年朋友,占比28.81%;还有21.19%的朋友集中在26至30岁。
同时我还发现,我的这份问卷最受小姐姐们的欢迎,女性人数占比61.86%,男性则占了38.14%。
职业分布上,在私企工作的朋友参与度最高,这些和我一样的打工人占比约为56%,其次是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以及本科/研究生/博士在读的学生朋友,占比同为13.56%。
简单来看,尽管这份问卷样本数不够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国南北两大中心——北京和广东的年轻及中年人群生活智能化的真实水平。
超六成人家家有智能音箱,
客厅/卧室是主要场景
在问卷中,我例举了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和扫地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家居设备,其中拥有智能音箱的人最多,占比62.71%。
智能音箱设备不愧是我身边亲人朋友同学佳节送礼的首选,很容易被大家所接纳,普及程度较高。
不过,当下的智能音箱市场格局已大致成型,基本由百度的小度、小米的小爱同学、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三分天下。
在IDC最新发布的2020年Q3中国智能音箱出货量报告中,我国智能音箱市场Q3出货量约829万台,同比下降14.7%,其中天猫精灵以290万台出货量排名国内市场第一,占比35%。
不过,该季度市场出货量的同比下降是不是说明智能音箱的增长已经到顶了呢?
智能音箱之外,智能电视/智慧屏是第二大受欢迎的智能设备,占比43.22%。
近年来,智能家居行业的智能电视/智慧屏市场逐渐火热,在TCL、创维、康佳等传统厂商革新电视智能化的同时,更有小米、华为、OPPO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智能电视产品,整个智能家居市场的核心入口似乎正从前些年的智能音箱,逐渐转向智能电视/智慧屏。
其中,小米作为手机厂商中最早入局电视行业的跨界玩家,在冲击传统玩家市场,抢夺新玩家市场的实力不可小觑。
此外,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洗衣机分别以33.9%、33.05%、30.51%的占比,分别位列第三、四、五名。
这也说明,在前五名中抛开电视和洗衣机两个传统品类,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智能家居最具代表性的“新三样”。但传统家电里,智能化需求最高的是电视和洗衣机,冰箱的智能化需求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我们再看第二梯队,其中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分别是智能电灯、智能路由器、智能摄像头、智能空调、智能插座,这些智能化产品也比较受朋友们青睐。
从上述角度来看,客厅和卧室仍然是我身边朋友们生活中智能化最高的两大场景,同时智能阳台、智能厨房和家居安防等场景的智能场景需求也开始受到他们的关注。
事实上的确如此。在收集到的近200份小样本问卷中,有68.64%朋友的智能设备分布在客厅,其次有65.25%分布在卧室,客厅和卧室的智能化程度不相上下。其次,有21.19%的智能设备分布于厨房,13.56%的设备集中在卫生间/浴室,少量分布在阳台和大门等场景。
早晚使用设备最为活跃,小米占比突出
从品牌角度看,也许是得益于自身丰富的IoT生态链布局和低价竞争策略,小米成为了本次问卷调查中最为突出的智能设备品牌,占比65.25%。
据了解,目前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除了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外,还覆盖了智能冰箱、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智能空气净化器等品类。
华为和美的分别以25.42%、21.19%占比,成为最受朋友们欢迎的第二、第三名品牌。
其中,华为可能受到自身消费者业务近几年发展的品牌溢出效应,又可能是受益于1+8+N的生态玩法,华为在智能家居的品类覆盖上也比较强,受众也很可观。
美的的占比在小米华为之后,既说明传统家电巨头在智能化上确实还有不少路要走,也说明美的在传统家电里头是跑在最前面的。
从智能设备使用频次角度看,超过65.25%的朋友日均使用智能设备频次约1~10次,仍处于低频使用范畴。日均使用智能设备约20次以上的朋友较少,占比7.63%,高频使用者与低频使用者的人数差距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朋友们使用智能设备的时间段呈现出“两极活跃”的状态。
也许他们喜欢在晚上下班后在家休闲娱乐K歌看电影,本次调查有超过75.58%的朋友习惯在晚上使用智能设备。其次,早上时间段使用智能设备的朋友也不少,占比32.2%。
娱乐影音最常用,最大的变化就是方便
从需求角度上看,有超过半数朋友使用智能设备的原因是为了满足日常娱乐影音需求,占比达65.25%,也从侧面反映出智能家居设备的娱乐影音需求仍是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之一。
不过,也有49.15%的朋友是为了提升生活健康水平而使用智能设备,他们对智能设备的健康功能需求十分重视。
此外,使用智能设备是为了提升工作/学习效率、方便与家人通话/看护老人孩子的朋友占比均超过20%,有将近30%的朋友纯粹是好奇或节能环保的理念使用智能设备。
在其他选项中,有少数朋友表示,他们使用智能设备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看护宠物,面向宠物的智能看护设备也是一个有价值的细分市场。
有超过半数的朋友认同,家具家电的智能化不仅使设备更加方便易用,还能拥有更多全新的功能体验,占比分别为66.95%、52.54%。
认为设备智能化对自身生活无影响,甚至有部分负面影响的朋友处于少数派。
其中,有15.25%的朋友认为家具家电的智能化会使购置设备的成本增加,有13.56%的朋友感受不到家居设备智能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大部分人对“全屋智能”无感,用了就弃的人不少
针对近两年行业兴起的“全屋智能”概念,问卷也问到了朋友们对“全屋智能”概念的认知情况。
其中,仅有不及半数的朋友表示自己了解什么是“全屋智能”,占比44.92%;另外38.98%的朋友表示听说过“全屋智能”概念,但并不清楚其具体涵义;而不了解“全屋智能”概念的朋友较少,占比16.1%。
不过,这也恰好说明当下智能家居领域,消费者的市场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从智能化消费观念到消费行为都还需玩家进一步积极引导和定位。
有意思的事,在问卷“您是否有过尝试一小段时间智能设备后,就将其闲置的经历?”一题中,选择“是”和“否”的朋友势均力敌,占比都是50%。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智能化设备的体验水平十分层次不齐,消费者对设备的智能化感受差异较大。
在那些没有闲置智能设备的人中,有一位来自广东的私企朋友提到,由于自己是因需求才购入智能设备,因此他对设备的使用只有低频使用和高频使用之分,并谈不上闲置。
不过,如果遇到不好的产品,他则会选择处理掉,再去购入更适合的智能设备。
据问卷梳理,这位朋友的家中智能化水平十分完善,拥有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慧屏、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铃、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等智能设备,覆盖从客厅到卧室、从厨房到卫浴等生活场景,日均使用智能设备高达11~22次,属于高频使用人群。
让我感动的是,在那些使用智能设备一段时间后就将设备闲置的朋友们中,他们都十分积极地把自己对智能设备的体验槽点手动打给了我,这些关键词包括:“刚需少”、“不够智能”、“习惯没养成”、“功能重复或不实际”、“扫地机器人鸡肋/扫不干净”、“语音控制不好用/人多识别不准”、“某品牌智能音箱和家中智能家居无联动”等。
这些都是来自身边朋友的真实吐槽,各路厂家都可以来自动认领。尤其是不同品类智能设备功能的同质化、语音控制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以及设备连接生态的构建,都是困扰着身边朋友体验智能设备、阻碍家电智能化进展的重要因素。
超过一半的朋友说智能家居是“伪智能”
从“智能家居”这个说法开始流行起来,不管是市场调研机构数据,还是玩家财报中的IoT业务营收情况,都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副智能家居市场蓬勃发展的市场蓝图。
例如在今年9月,IDC发布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数据,其预计今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达8.54亿台,同比增长4.1%。从长期来看,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超14亿台,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
但我们将目光拉回当下市场,从我身边朋友的角度看,又有多少人觉得现在的智能家居是“伪智能”呢?
在此次调查中,有57.63%的朋友认为现在的智能家居是“伪智能”。
一位来自北京的大学生朋友认为,目前智能设备间的联系弱,所谓智能仍在依赖人为的参数设置,智能产品的生态链还有待完善。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职业的北京“钢铁侠”,他认为现在的智能家居尚未形成传感器-中枢-执行器的闭环,大部分中枢的决策还是依靠人类,“最大的槽点是标准不够统一,小爱同学、小度小度、Hey Siri等太多了”。
同时一位来自广东的教师朋友谈到,由于各种家电协议没有一个通用的规则,导致所有家电要互联的话只能购买统一品牌的产品,“这对现在的产品来说不太现实”。
另一位来自天津的私企朋友则关注到了数据隐私问题,他认为当下的设备还需人为控制,尤其在大数据滥用的前提下,“不敢瞎用”。
“现在的智能家居没有达到理想的使用体验,只能说是通过简单智能化实现了部分使用体验的改进。”这位来自北京的私企朋友提到,目前想要获得多智能设备联通的良好体验还是有门槛。
例如,整体室内控温、温控监测点位如何安装,连动上门窗感应逻辑如何设置,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依靠自己的逻辑。
在42.37%认为现在智能家居不是“伪智能”的人中,有一名广东的私企朋友谈到,“肯定不止伪智能,但也不能说很智能”,当家中智能设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通过APP和语音等方式控制设备不仅方便,体验也很好。
但他也点出,目前某些家电是为了智能而智能,例如部分设备多加了一块“没啥用的屏幕”,体验不好内容也不够丰富,“还不如直接用手机或Pad”。
一位智能家居设备主要分布在客厅和厨房的私企朋友认为,目前智能家居能够看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尽管体验还不够极致、技术也有待提升,但是产品的设计思路是“值得期待的”。
不过,她似乎也深受一些智能设备不够“人性化”的困扰。“智能冰箱的菜谱资源没啥用,冰箱放的位置离灶台远,看一眼菜谱,菜都炒糊了。”她抱怨。
“成体系有联动的智能家居才是智能家居,目前看来还比较少,但也算不上伪智能。”一名来自北京的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谈到,他的智能设备主要分布在客厅和卧室,起初使用设备的原因也是因为好奇和想要提升工作效率。
总的来看,智能家居不管是“伪智能”与否,连接协议统一、数据安全、降低用户门槛、功能人性化、设备联动、交互方式便捷、前期智能设置易用等需求仍是消费者们十分关心的要点。
结语:快乐地走进智能时代并接受它的所有缺点
原来让我们生活更“智能便捷”的不止老妈,还有智能设备。
看完这一份不多不少、不长不短的调查报告,不仅让我感受到自己和身边朋友们的生活落差,也真切地感受到我身边的朋友们的家居生活已经不知不觉地智能起来了。
与此同时,这些朋友们对现在智能家居生活也有不少槽点,他们在这次调查中也都把苦水真情实感地吐露了出来,设备的智能化、交互性,还是整个IoT生态连接和标准的统一,都令大家对智能生活又爱又“恨”。
值得庆幸的是,仍有78.81%的朋友表示,他们愿意在未来持续添置和尝试使用新的智能设备。
不可否认,这份小调查为我展示了家居家电产业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当下年轻人最常用的智能化产品,与我们的父辈、甚至更老一辈的家人朋友所使用家电,已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别。除此之外,我们也能看到家居家电产业的玩家仍在不断更迭,江湖格局也在持续发生变化。
不知道再过五年,大家的家里又会变成怎样?会不会拥有更多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智能场景呢?它是否又能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走入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整个行业正不断思考和前进的方向。
那么阅读到此刻的你,认为现在的智能家居是“伪智能”吗?你的生活离真正智能化又还有多远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吐槽~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