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年极不平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复杂严峻。然而,在近一年的风雨洗礼下,深圳却跑出了经济“加速度”、蓬勃发展的ICT技术也激发了城市潜能。
上半年,深圳GDP12634.30亿元,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6%到上半年同比增长0.1%,实现V形反转。下半年,深圳经济不断回暖向好。据核算,前3季度,深圳实现GDP19786.98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半年回升3.2个百分点,延续3月份以来的复苏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3.6、27.5个百分点。
在经济形势持续不断向好下,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设交出了亮眼答卷。
8月17日,深圳宣布已建成4.6万个5G基站,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5G覆盖全国领先。
11月17日,在由联合国人居署、世界经济论坛等联合举办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深圳市荣获“全球使能技术大奖”。全球智慧城市大奖大中华区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毛辉东表示,深圳智慧城市先行示范的做法,为全国乃至全球树立了典范。
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市价值链——透视人类文明时空演进》(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公布。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续竞争力由去年的第19位跃升至第9名,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内地惟一闯入前十的城市。
至此,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已达到350多万户;2016年-2019年新引进近100万人才;涌现出华为、腾讯、大疆、金蝶等一批深圳成长起来的头部科技企业……
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回望深圳这一年的智慧城市建设不难看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制环境下,创新的深圳就像一座雨林,滋养和发展了众多科技企业成长;科技企业也在反哺着深圳这座城市,让城市的雨林更“丰盈”、更“繁盛”。
日前,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佳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实有人口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深圳正以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政府改革为重要抓手,努力推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市民三位一体,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的城市典范。
第一板块
智慧与城市
城市治理和发展需要“智慧”
“数据”融通是智慧的基础
深圳早在2010年便提出了“打造智慧深圳”的概念,而扎根于深圳的华为是国内最早进入“智慧城市”领域的科技企业之一。2013年,华为企业业务开始在全国走上助力城市智慧化建设的道路,其国内首个智慧政府项目在2014年落地深圳龙岗区。记者日前采访了华为中国区政企业务副总裁、深圳政企业务总经理陈斌,在问及智慧与城市的关系时,陈斌表示,从智慧城市的维度看智慧,智慧就是要有数据,并且是要打通的数据。
陈斌说,城市的治理需要智慧,智慧的对应结果是提高效率,什么能提高城市治理和产业行业效率?就是让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有效数据资源实现共享,让这些融通的数据和新技术真正能提升产能、产值和效率。
陈斌表示,以如何更快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降低更多利率来说,企业有产供销存等各方面的大数据,这些数据一部分在企业、一部分在政府、一部分在银行,其分布在跨领域的多个业务部门中,如果能将这些数据打通,再加入AI精准算法,银行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被贷款企业做精准画像,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放贷做好服务。
深圳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改革政务
让数据多跑路、让服务更智慧
事实上,打通多方数据、让数据多跑路,并让其产生更大价值正是当前深圳在智慧城市领域积极探索并已成功实践的方向之一。12月20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9~2020)》评选结果显示,全国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深圳位列第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首先用科技赋能,从2月7日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深i您-健康码”,创新推出了手机“亮码”“扫码”无接触通行模式,到目前,“亮码”行为已经超过4亿次,实现了“一次申报”、“一码通行”,同时借助大数据织密织牢防控网,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助力。截至12月9日,“深i您”小程序累计注册人数达2549.2万,累计访问量24.47亿次。之后又先后上线“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和“抗疫惠企政策精准办”的服务,让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服务企业的温度。
▲深i您-健康码
深圳还在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让服务提速。以“秒批”改革为例,现在已成为了深圳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金名片,目前,“秒批”政务服务已在人才引进等278个事项上成功实现。今年以来,深圳还推出了“秒报秒批一体化”新模式,创造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全自动的政务服务,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此外,深圳打造的“i深圳”统一政务服务APP,通过融合全市7786项服务,为市民提供“千人千面”精准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办”向“掌上办”延伸,努力实现线下能办的线上也能办,线上能办的掌上也能办。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各大交通枢纽上的“i深圳”宣传标语
“数据会主导业务和管理流程发生积极变化。”刘佳晨表示,要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
城市“智慧”要结合应用场景
不断打磨实践才能让智慧更成熟
“不是有数据中心就是智慧,智慧还包含了各个层面的内容,城市中的各项”智慧“是不断演进的过程,不是最终结果。”陈斌告诉记者,数据打通融合的前提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要真正能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陈斌介绍,以自动驾驶为例,目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明年L4级自动驾驶轿车已能实现量产,但其距离真正上路和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距离,这时,停车场、码头园区和高速公路等封闭场所将成为最有价值的三大应用场景。
▲深圳先进院完成1000公里自动驾驶封闭路测
“比如,深圳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深圳商圈停车难、找车难一直是顽疾之一,可以先从地下停车场把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做出来,通过将自动驾驶技术和数据打通,融合算法、数据及精准导航等技术,在停车场里反复打磨,再结合适配的停车规则,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则完全可以率先在地下停车场实现商用,像自动寻车、一键泊车等能力都会离我们不远了。”陈斌阐述了他认为未来可能的智慧化场景。
“掌握数据说明我们具备了利用数据的基础能力,但是并不能保证治理质量的提升。”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说,技术只是辅助工具,从技术思维转化为治理思维很重要,源头治理才是根本。
作为先行先试的典范城市,接下来,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以数据为驱动的时代,各业务流程要实现和数据相匹配的变动,未来要走到业务场景和具体业务需求下,通过融合数据、算法、场景,不断实践、打磨,城市的“智慧”才能不断成熟。
第二板块
智慧城市发展阶段
深圳智慧城市发展已迈入2.0 阶段
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概念至今,十年的探索实践、十年的创新发展,让深圳的智慧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有能看、能用、会思考的“智慧大脑”;深圳有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体系;深圳政务更便民,“指尖办理”享誉全国;深圳的5G+AI创新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不仅如此,日前,深圳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350座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使能技术大奖”,标志着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宝贵经验已经登上世界舞台,距离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更近了一步。
在华为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发布的《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白皮书》中指出,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实现、逐级衍化。它将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成三大阶段:
-
第一阶段是智慧城市 1.0 阶段:即简单场景、基础夯实;
-
第二阶段是智慧城市 2.0 阶段:指数据融合、平台先行;
-
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 3.0 阶段:实现共建共享,自我演进。
《白皮书》认为,当智慧城市的发展到达 3.0 阶段时,城市就将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演进能力的城市智能生命体。
有专家表示,如今,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迈入第二阶段,深圳政府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全力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从基础设施到城市服务均有领先实践应用。
回顾深圳这一年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可以看到,深圳在资源治理、市民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正并驾齐驱,并相继实施了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海洋、智慧社区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资源治理:
深圳智慧水务打造全面信息化新格局
深圳产业度集中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压力大,深圳市水务局以水务信息化作为推动水务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水务工程补短板、水务行业强监管、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强力支撑。深圳市水务局结合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数据信息全面获取、水务要素全面集成、管理行为全面智能”的建设思路,确立了1个指挥决策中心、“智慧政务、智慧调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4大智慧平台、N个应用模块的“1+4+N”智慧水务总体框架。
▲2020年高交会,深圳水务集团展示15项“智慧水务”相关项目
智慧水库方面,水库作为深圳市重要的供水资源,深圳市水务局联合华为将共同打造智慧水库管理平台,利用5G网络、无人船、人工智能等技术设备实现全自动监测报警、精准指挥、高效巡查等预期成效。智慧流域方面,城市流域综合调度作为城市水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探索,深圳水务局和华为及中国水科院将联合搭建基于大数据和机理模拟的多维水务模型体系,将实现晴天维持河湖生态健康、中小雨减少初雨污染、大雨减轻内涝灾害、暴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等预期成效。
▲在罗湖智慧水务“一张图”上可实时查看水质状况
市民服务:
深圳机场和地铁为智慧交通立样板
在市民服务方面,深圳交通落地了多个大项目,包括携手华为推进的深圳机场和深圳地铁两大项目。
今年8月18日上午,深圳地铁6号线、10号线正式开通,这是国内第一次单线全部应用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的地铁线路,也是深圳首批5G全覆盖地铁线,更创造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综合承载地铁各业务系统的新纪录。
深圳地铁6/10号线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华为城轨云解决方案,它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单线路首次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综合承载地铁各业务系统,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烟囱式”的垂直体系架构,可实现ICT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并为深圳地铁的智慧化应用奠定基础,为未来的数智升级带来全新动能。
▲深圳地铁10号线华为站
在智慧工地建设方面,华为与深圳地铁成功打造全球首个线网级工程数字化管理中心(CDMC),创新实现全城400多个地铁建设工地的集中管控,全面提升城轨交通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前,一支15人的监测队伍,可能需要花上7天才能巡视完400多个在建工地,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只能抽检。如今通过AI算法,安全隐患识别率提升约30%,日常巡检工作量减少约35%,准确、全量识别出安全隐患,将问题及隐患识别降到分钟级,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在深圳机场,一张脸畅行无阻,旅客可全流程自助乘机;一张图统管大空港,整合了终端设备、数据治理、行业应用等,“一体化”打通数字化。此外,深圳机场还显著提升安全管理、机场运行和旅客服务效率等,智能机位每年让260万人次旅客免坐摆渡车。其背后也是华为和ICT技术的有力支撑。
11月4日,深圳机场集团与华为签署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面向未来的持续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发布一系列联合创新成果。近两年来,深圳机场携手华为分两期规划建设了近100个智慧化项目,在国内率先推出智能机位分配、智能安检通道等项目,全面实现5G全覆盖并推出一系列5G场景应用,让深圳智慧机场建设成为全国行业标杆。以VTT(Variable Taxi Time) 机场地面可变滑行时间为例:通过精准预测和智慧管理,VTT能让每架飞机少跑1分钟到2分钟不等,每2分钟可减少耗油约20公升,如果以每天1000多架航班计算,每年可减少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可真正达到资源最佳的分配。
产业发展:
深圳鲲鹏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推动政企的智能升级,繁荣智慧生态是全场景智慧深圳建设的关键举措。过去几年,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华为与深圳各级政府在鲲鹏、昇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诸多基础产业领域开展全面的合作,共建创新中心,共同打造智慧产业的生态,从而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五大未来产业、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加速度。
2019年12月,由深圳市政府与华为共同设立的鲲鹏创新中心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正式启动,面积近5000平方米。今年1月10日,深圳市鲲鹏政务云应用创新实验室揭牌。今年 4月,深圳南山区人民政府与华为签订联合发展鲲鹏生态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随着AI算力需求的日益增长,鹏城实验室还与华为共建鹏城云脑II。11月19日,“鹏城云脑 Ⅱ”取得了高性能计算领域最权威的全球性榜单IO500 测试中获得全球IO500总榜第一名与10节点榜单第一名,这是国内科研机构首次夺得该排行榜榜首。
基础设施:
数字基础设施和物理基础设施齐头并进
以深圳光明区“三网络四平台,三门户两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光明”信息化建设项目成为深圳构建智能数字基础设施的典型代表。其中,光明区光明街道白花社区作为光明智慧社区建设的样板点受到业界各方的关注。
据悉,“4321+X”是光明区“智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
“4”指的是融合政务网、视频专网、物联感知网和互联网。
-
“3”指的是面向治安、治理及服务三项社区业务。
-
“2”指的是打造社区治安治理平台、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台。
-
“1”指的是形成一个数据池和一套安全机制。
-
“X”包括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等多项业务。
在日前的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科学发展大会上,光明街道白花社区还凭借“4321+X”的建设理念和以人为本、以服务促管理的建设思路,从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十大推荐案例。该荣誉是深圳光明区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获得的又一重要行业奖项。
在物理基础设施方面,深圳大学城的 Wi-Fi 6实现稳连接,高带宽,简运维,全覆盖。今年10月22日,华为携手深圳大学城正式启用智慧科教园区网络样板点,这是国内首个规模采用Wi-Fi 6标准建设的智慧科教园区,融合了Wi-Fi 6、物联网、人工智能等ICT技术,提供全场景智能联接服务,是深圳大学城教育信息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深圳像这样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典型案例不甚枚举,因为依托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确实具有先发优势。正如深圳市领导在“华为全联接2020”上致辞所言:深圳坚持政企联动、协同推进,坚持开放创新,全面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实现了科技赋能、数字转型、云上行动,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能力。
第三板块
企业与城市
深圳将携手科技企业
共建鹏城智能体
“一个好的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离不开科技的‘硬核支撑’,我们都知道深圳的科技创新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深圳紧紧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基层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刘佳晨说。除了顶层科学的规划设计,深圳还有以华为为代表的众多科技龙头企业的助力,智慧城市应由政府携手科技企业共建。
在今年9月举办的华为全联接2020上,深圳市政府与华为联合发布了共建鹏城智能体参考架构。双方通过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体系,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的城市服务,创建数字经济的样板城市。
此次发布共建的鹏城智能体将以AI为核心,以云为基础,通过云网边端协同,建设“数基、数网、数纽、数脑、数体”系列工程,打造数据驱动的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引领未来深圳智慧城市建设。
据了解,深圳正在建设全市泛在连接的统一门户、标准统一的城市数字底座和集约高效的城市智能中枢,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的城市典范。深圳还与华为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将深圳打造为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的城市典范。
▲鹏城安全发展智能体技术架构
近期,深圳将出台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草案)》也将首次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对此,刘佳晨表示,接下来,深圳要将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政府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市民三位一体的数字深圳。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让市民共享数字生活、共创智慧社会。
“未来的深圳要像没有天花板、没有围墙的展厅,让世界各地来到深圳的人都能悄然细无声地感受到深圳人的热情和服务,无论是坐出租车、坐飞机还是坐公交,都能感受到深圳高科技带来的便利。”陈斌最后总结道。
结语
城市已经成为人类创新和发展的发动机。正如《白皮书》所言,在不断加速的信息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将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极其复杂的运行体系,其体内生长着具有不同生理机能的系统,是一个各系统生长、融合、迭代的生命运行体系。
回看深圳这座城市,不仅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绩,更在今年的疫情中显示出了超群的城市发展动力;深圳有创新的土壤、有优质的营商环境,还有一众科技企业排头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共建赋能下,深圳这座城市能通过智能调度每一个系统,能以个性化的服务迎合每一个市民的需求;城市里将遍布着传感的网络、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以及实现真正的全场景智慧,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典范。
数字深圳,科技让城市更智慧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20年,极不平凡的一年。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复杂严峻。
“永远保持面向阳光,阴影就会被你甩在身后。”面对这场“极端压力测试”,深圳用一个月时间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时间将复工复产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经济发展破浪前行、逐季向好,交出了一份超大型城市抗击疫情、经济运行的优异答卷。
在这份非同寻常的答卷中,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疫情发生以来,华为等企业推出的高科技防疫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大量应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的高效运行,为深圳疫情防控提供了精准助力,形成了城能入、家能进、复工复产科学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智慧城市则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当前,智慧城市的浪潮席卷全球,全国众多城市亦是争先恐后参与其中。深圳先行一步,走在前列。早在2010年,深圳就提出要抓住城市竞争力要害,打造智慧城市。由此,智慧城市成为深圳的整体发展战略,成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此举充分彰显了深圳先人一步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创新精神,也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积累了可观的先发优势。前不久,在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深圳荣获“全球使能技术大奖”。深圳智慧城市先行示范的做法,为全国乃至全球树立了典范。
科技企业扎堆,是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优势。在深圳,城市与企业同频共振,城市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用创新与活力反哺城市发展升级。在智慧深圳的成长进程中,政府展示了开放性和未来洞察力,而华为等一批扎根深圳的科技企业则承担了关键性的技术落地和系统运营任务。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共同发力,企业的专业支撑、技术创新与政府的管理变革、服务升级无缝对接,使深圳的“城市大脑”越来越发达,向着兴业、惠民、善政的目标迈进。
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今年8月,在政企协同模式的助推下,深圳在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目前,深圳通过联手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积极布局和推进以5G、云、AI为三要素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扎实的数字化底座,力图让智能全面融入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以及产业发展之中。一场新的蜕变与跃迁正在发生,一幅全场景智慧深圳的画卷即将展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将感受到数字之城的便捷、体验到智慧生活的美好。
智慧城市建设的高阶目标,是实现城市的自我进化。回顾2020,华为与深圳合作颇多,持续深入参与市区各级单位智慧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不仅如此,在华为全联接2020上,深圳市政府与华为宣布共同启动鹏城智能体建设。双方将通过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体系,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将深圳智慧化水平推向更高阶,把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在此,我们分明可以看到,未来已来!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监制|桂桐
编辑|许家宜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