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灵魂人物回归英特尔:背后实际是这样的伪命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他是Intel首位CTO(首席技术官),也是“八代目”CEO(首席执行官);他曾亲手设计80386,也曾主导过80486;他曾离开过,也盆满钵溢地归来。
早在一个月前,英特尔便宣告技术老兵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即将回归担任新一任CEO,并在2020年Q4财报发布之际宣布了归期。
2021年2月15日,正值新春之际,遥远的西方闪过一道曙光,伴随着正式上任的号角,一场名为数据的战斗即将打响。
(帕特·基辛格于2021年2月15日加入英特尔,担任公司CEO。基辛格的职业生涯始自英特尔,并曾于1979至2009年在这里工作。)
为什么“八代目”备受瞩目?
英特尔足足50年历史,每一次换帅都是震惊半导体的大新闻,但似乎这次动静更猛烈一些。
这是因为近年来,行业发展之迅猛远超想象,新的代工形式不断“围剿”老牌IDM厂商。从制程数字上来看,英特尔在前任CEO司睿博(Bob Swan)带领下,似乎进入了停滞甚至落后状态。
虽然司睿博也曾是一代大功臣,推动英特尔走向XPU+oneAPI的异构计算大方向布局,也通过几次业务优化更加指明了这条路,具体包括放弃Nervana AI片业务、10亿美元出售手机调制解调业务、NAND闪存业务出售给SK海力士。
不过从几次重大调整和策略来看,司睿博仍然遵循的是财务方向,毕竟在升任CEO前一直担任的是CFO的职位。几次的调整目的很明确,就是转型“死磕”数据这一大蛋糕,也多次强调现在英特尔将是围绕数据为中心的一家企业。数据爆发和摩尔定律放缓双生下,这种策略没有任何问题。
但恰恰,这又是问题症候所在,向来在技术方向登顶的英特尔,制程数字的落后被众人所诟病。反观帕特·基辛格方面,则属于技术一派,在英特尔拥有长达30年的技术生涯,且“师承”罗比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是英特尔技术领军的象征性人物之一。
7nm是英特尔重要的临界点,就在这样的众望所归的注视下,业界更加寄予希望于这位技术老兵,希望能够带领英特尔继续颠覆制程数字。
目前,根据帕特·基辛格的透露,2023英特尔大部分产品将采用英特尔7nm技术,同时也会有部分产品采用外部代工。
实际上这是个伪命题?
有意思的是,就在近期也有一篇关于英特尔工艺的分析文章出现在SemiWiki,国内著名媒体SemiInsights编译并发布。
该文章对比了两家著名代工厂商的对于制程节点的定义,“代工厂节点路线使用的是65nm,40nm, 28nm, 20nm, 16nm/14nm, 10nm, 7nm, 5nm, 3nm;英特尔节点路线则完全延续了摩尔定律使用65nm, 45nm, 32nm, 22nm, 14nm, 10, 7nm, 5nm”。
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节点从命名上已经偏离了物理尺寸的规则,部分制程节点名称并不符合摩尔定律本身的定义。
笔者也曾介绍过,代工厂的纳米节点命名和英特尔所命名的并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制程节点指的还是栅极长度,但其实从1997年开始,栅极长度和半节距就不再与过程节点名称匹配,之后的制程节点只是代表着摩尔定律所指的晶体管密度翻倍。
很多情况下,即使晶体管密度增加很少,仍然会为自己制程工艺命名新名,但实际上并没有位于摩尔定律曲线的正确位置。
台积电营销负责人Godfrey Cheng其实曾经也亲口承认,从0.35微米开始,工艺数字代表的就不再是物理尺度,而7nm/N7只是一种行业标准化的术语而已,此后还会有N5等说法。同时,也表示确实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语言来对工艺节点进行描述。
文章将各种公司制造工艺转换为“等效节点”(EN),并将代工厂与英特尔制程逐渐节点EN相比较,最终得出预计英特尔7nm节点的EN值为4.1nm,介于代工厂5nm和3nm节点之间;英特尔5nm节点的EN值为2.4nm,介于代工厂3nm和2nm节点之间;按照这样的进程推测,假若英特尔仍继续以密度翻一倍为“信条”,英特尔3nm节点的EN值甚至能够超越代工厂。
该文章作者甚至建议表示:“英特尔可将其7nm重命名为4nm,将5nm为2.5nm,以此在命名上追平外界命名。”
追求完美的“偏执狂”
且不说工艺上孰强孰弱,实际上,英特尔在技术上的“偏执”远超想象。早在2003年迅驰发布后就有人问过帕特·基辛格对摩尔定律的看法。他认为,摩尔定律适用于各个方面,摩尔定律本身是非常强有力工具,也是一种战略,并且在他看来今后不仅是英特尔一家适用摩尔定律,而是各方面都可以使用摩尔定律。
面对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所创造的摩尔定律,英特尔也一直谨小慎微将此作为神圣的“信条”,非常“偏执狂”地坚决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定去命名。摩尔也在创造摩尔定律时书写了其在失效后的前路,即异构计算。现在英特尔也“偏执狂”地挖了一个五年的“大坑”,持续发展XPU+oneAPI。这种“偏执”刚好也与帕特·基辛格在技术上钻研的那股劲儿完全吻合。
“英特尔以前也经历过领先和落后的周期。曾经英特尔在多核上缓慢时,我曾参与其中,我们成功扭转了颓势,取得了领导地位。伟大的公司可以从困难时期恢复出来,并且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更具实力。现在就是英特尔的机会,我很期待成为其中一员。我在格鲁夫麾下受过训练,我们将用格鲁夫的态度来推动执行”,帕特·基辛格曾这样表示,这也是他所推崇的“创始人精神”。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技术上“偏执狂”地追求完美将成为帕特·基辛格上任后的主基调。2004年一位记者在采访帕特·基辛格时注意到他每每谈及技术,都会经常使用“享受”这个词,这也足以证实这位老兵在技术上的执着。
这种偏执似乎也感染着周围的人,在这位技术老兵的回归之际,英特尔高级研究员GlennHinton也宣布回归。他是2008年Nehalem架构的功臣之一,该架构对英特尔的CPU体系影响颇深,为随后12年英特尔服务器及x86处理器奠定了基础。
西部数据副总裁刘钢也对这位技术派赞誉有加,称帕特·基辛格是其非常敬佩的英特尔高管、从Intel离开的人才中最好的一位。他还恭喜英特尔终于找到适合的CEO,展现核心科技能力而不是财技。
相信帕特·基辛格将重新焕发英特尔的文化活力,以吸引并激励全球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老将回归,人才集结。
英特尔未来的发展
帕特·基辛格曾经说过,“英特尔拥有的技术,往往是走在应用之前的,现在的情况有了变化, 我们不仅关注技术, 也同时关心市场需求, 譬如通信 、虚拟技术 、安全管理等方面,我们会在整个技术平台上融入能够满足应用需求的设计理念, 使技术走向市场化。”
现在,司睿博就已经为英特尔铺好了技术走向市场化的路,现在轮到技术再拔高一个档次了。
帕特·基辛格规划的未来中,其一,继续之前的超异构计算,以四种主流芯片(CPU、独立GPU、FPGA、加速器)和一体化软件优势占领数据市场,XPU产品全线开花;其二,宣布了2023年大部分产品采用7nm技术的愿景,并继续投资制程技术,投资和研发7nm以外的下一代产品;其三,利用英特尔自身IDM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小芯片2.0。
除此之外,英特尔在未来1000倍提升的技术上的布局包括集成光电、神经拟态计算、量子计算、保密计算和机器编程上,正应了帕特·基辛格那一句英特尔的技术往往走在应用前的。
在“技术偏执狂”的带领下,英特尔的未来更加值得让人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帅. 《Intel换帅,技术流回归?》.计算机世界,2021-1-14.
[2] Scotten Jones.《IntelNode Names》. semiwiki,2021-2-15.
[3] 马方文.《摩尔定律的魔力》[N].中国计算机报,2003-12-22(A18).
[4] 宋建峰.《“未来人”帕特·基辛格》[N].电脑报,2004-10-18(A05).
出品 21ic中国电子网 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