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153亿建28nm芯片厂背后:似乎成为“全村的希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面,作为国内芯片制造领头羊中芯国际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关注者的神经。
就在前两天,中芯国际携手深圳重投集团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中芯国际将和深圳政府共同推进中芯国际深圳厂区的发展和运营。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最强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全球前五大半导体代工厂中,中芯国际营收一直下滑,而台积电、联电和三星的营收都是同比上升,其中一个原因正是中芯国际的工艺远远落后于另外四家企业。28nm工艺量产拉近了差距,对中芯国际无疑是强心剂。
2013年中芯国际就宣布开发28nm工艺。28nm工艺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高介电常数金属闸极(HKMG),一个是低功耗型的传统氮氧化硅(Sion),前一个技术难度要高很多。28nm HKMG技术被视为半导体制造工艺的一种革命性进步。实现了HKMG技术,再向20nm、16nm演进就容易了。
去年中国发起了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为了换取大陆减轻处罚高通当时做出了一系列的让步,让步之一正是向中芯国际引进28nm工艺的制造技术,并将晓龙410芯片全部交由中芯国际代工生产。
在40nm工艺上,国际上在2009年就进入量产阶段,而中芯国际到2013年才开始量产40nm。对比28nm的进度,可见中芯国际技术进步之快速。
借由这个契机,如中国龙芯等国产芯片,也可以不再依靠台湾芯片代工厂的剩余产量尾单,使用本土芯片制造,提前迈入28nm制程,大大缩小与国际先进芯片之间的差距。
华为芯片被限制,芯片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汽车等行业对芯片需求的增加,全球芯片开始短缺,这种情况可能要持续到今年年底。
根据中芯国际的公告:合作的重点在于28nm及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以及技术服务,目标产能每月约4万片12吋晶圆,2022年开始生产。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制造工艺最先机的企业,似乎成为了“全村的希望”。
对于技术落后,产能会不会过剩的说法,我有话说,我觉得技术成熟(落后)确实是的,但产能真的不会过剩,至少对于中国芯来说。
按照当前各大厂商的芯片工艺情况,我们确实要承认28nm是成熟得过份了,毕竟台积电、三星在2011年就实现了28nm。而格芯、联电在2012年也实现了28nm,中芯在2014年实现。在当前台积电、三星要奔3nm的时候,中芯建28nm厂,确实有点让人不解。
中芯国际目前的14nm工艺制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良品率达到了90%-95%,追平了台积电,这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据中芯国际高管透露,中芯国际将会在今年4月份风险试产7nm芯片。
但实际上中芯国际想要生产7nm芯片是很难的,无论是三星还是台积电的7nm工艺,都用到了EUV光刻机。EUV光刻机这一先进的设备被荷兰巨头ASML垄断,因为西方国家的介入,中芯国际目前无法购买EUV光刻机。
这个不够不仅仅是体现在先进芯片,比如7nm、5nm这些节点上,同样也体现在14nm、28nm、40nm这些节点上,毕竟从2019年的芯片工艺来看,全球75%的芯片由28nm及以上的工艺术制造的,像现在汽车缺芯,大多是28nm以上的成熟工艺芯片。
但事实上,这个成熟只是相对于整个芯片产业而言,对于中国芯片产业而言,28nm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新冠病毒造成的混乱还未结束,日本海域地震、美国德克萨斯州暴风雪紧接而来,让全球“芯片荒”进一步加剧。各大半导体厂商面对芯片短缺的难题,扩大芯片产能已经成为他们缓解供需矛盾的最佳方法:台积电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6座5nm芯片厂;欧洲17国联合表态曝光自主造芯计划;英特尔、高通、AMD等芯片巨头要求美国拨款加强本国半导体制造。刚刚,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代工巨头也出手了。
当下中芯国际所有成熟的工厂都是满载的状况,部分成熟工艺订单已排至2022年,此时该公司进一步扩大芯片生产线,也将有效缓解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
事实上,这家芯片巨头早已加大马力扩充产能,据中芯国际CEO赵海军介绍,在28纳米级以上的节点,2020年中芯国际天津厂区增产了3万片8英寸晶圆,北京厂区增产了2万片12寸晶圆。在需求旺盛、产能扩大的情况下,去年中芯国际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为46.27亿元,同比增长204.9%。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消耗国,中国消耗的芯片比全球三分之一的产能还要多,这已经说明中国芯的产能严重不够。所以中芯投153亿元建28nm厂,也许在大家看来是技术成熟了点,但产能绝不会过剩,甚至目前中国芯的产能与芯片消耗量来看,大大的不足。这不有院士就说了,中外芯片产能或差8个中芯国际,中国芯没有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