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业绩对赌失败,亏损中的上海电驱动前途未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上海电驱动”)创始人贡俊,已经向母公司大洋电机递交辞呈,申请辞去大洋电机公司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根据大洋电机本月初发布的公告,贡俊在辞职后,将“陆续辞去在公司各子公司所担任的职务,届时将不在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大洋电机的这则公告,无疑宣布了贡俊已经正式离开他所创办上海电驱动。
上海电驱动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头部企业,产品及技术实力可圈可点。
2015年,被大洋电机以35亿元的价格收购100%股权。收购时,大洋电机向上海电驱动各股东支付了8亿元现金,其余27亿元转为大洋电机股票。贡俊作为上海电驱动的创始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获得2.8亿元现金和约9亿元的股票。
2016年初,双方完成资产交割。大洋电机2015年启动对上海电驱动的收购时,正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大跃进”的年代。
这一年,为了完成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万辆的目标,从地方政府,到产业链中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以及各路资本,各出奇招,赶在“十二五”的最后一年,硬生生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上演了一出“繁花似锦、欣欣向荣”舞台剧。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热度持续高涨,各路资本挤破头入局。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估值过高。
大洋电机后来也公开承认,收购时缺乏理性,对上海电驱动的估值偏高。
资本市场的收购,一般都会有对赌协议。贡俊虽然是行业领军人物,在大洋电机这个金主面前,也未能免俗。根据对赌协议,贡俊方面对上海电驱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4年的业绩做了承诺,分别为9400万元、1.38亿元、1.89亿元、2.77亿元。而实际情况是,上海电驱动只有2015年完成了业绩承诺,2016年和2017年分别完成了承诺业绩的83.43%和67.04%。
2018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上海电驱动严重亏损超过1.6亿元,跟承诺的2.77亿元业绩相差接近4.4亿元!
对赌业绩没完成怎么办?根据对赌协议,如果承诺的业绩没有完成,则需要做出补偿。
谁承担补偿责任?由于在创办上海电驱动不久,贡俊就对上海电驱动的股权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设置,导致该公司的股权相当复杂。被收购之后,这一情况更甚。
根据对赌协议,承担补偿责任的主体分别是大洋电机的实际控制人鲁楚平,西藏升安能实业有限公司和西藏安乃达实业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由贡俊控制)。
2016年和2017年,鲁楚平分别补偿了1220万元、2197.95万元,西藏升安能分别补偿806.6万元、706.3万元,西藏安乃达分别补偿259.2万元、3325.62万元。
2018年亏损过于严重,跟业绩承诺相差接近4.4亿元。
这笔巨款如何填补?最后,鲁楚平大手一挥,替上海电驱动的其他股东承担53.38146%的补偿。
针对2018年的业绩,鲁楚平实际现金补偿了2.33亿元,西藏升安能和西藏安乃达分别补偿了1.54亿元、0.4957亿元。
业绩出现如此严重的亏损,除了与2016年及之后主管部门在全行业推行的严查骗补政策、补贴退坡等一系列外部因素有关之外,与上海电驱动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连续2年业绩没达标之后,大洋电机方面调整了对子公司的策略和态度,开始逐步向上海电驱动引入职业管理团队。当然,这个职业管理团队对汽车行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拓展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大洋电机在汽车行业布了一个大局。向上海电驱动引入职业管理团队也是大洋电机的车辆事业集团大战略的重要一步。
大洋电机的车辆事业集团大战略相当庞大,包括乘用车事业部、商用车事业部,以及新能源车辆运营等。
自从被大洋电机收购之后,上海电驱动对其业务做了延伸和拓展,相继加入汽车通用底盘、燃料电池系统等相关业务。
其中,燃料电池业务发展相当不错,与东风汽车、潍柴等企业均有深度合作,相关产品装机量名列前茅。
其他业务,则不乏鸡肋。
2019年,大洋电机以自有资金又向上海电驱动增资11.25亿元,用于后者日常经营。这当然也是大洋电机车辆事业集团大战略的一招。
上海电驱动2019年的营业收入约为6.15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12亿,净利润为-1.1亿。又是严重亏损的一年。
2020年上半年,亏损接近6千万元,预计全年也是亏损状态。
换言之,自被大洋电机收购以来,上海电驱动从2018年至今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也是导致贡俊离开的最直接原因。
客观来讲,被收购之后的这几年,上海电驱动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成果颇丰。
公司相继完成了A00级乘用车35kW的二合一电驱动总成,基于碳化硅技术的高密度电机驱动系统,48V BSG总成产品,以及应用于A/B级乘用车的集驱动电机、控制器和高速减速器为一体的“三合一”电驱动总成产品。并成功配套长城、雷诺、长安汽车、奇瑞、合众新能源、小鹏等车企,实现量产。
虽然这些创新和积累并没有扭转其亏损的局面,但未来可期。不过,贡俊已经不可能等到上海电驱动业绩全面爆发的那一天了。
事实上,自从大洋电机向上海电驱动输入职业管理团队的那个时刻起,贡俊的权利就逐渐被分化了。
业绩没达标,母公司强势加注,这一切早就预示了贡俊的结局。工商注册资料显示,贡俊于2020年7月份就不再担任上海电驱动的法人代表了,取而代之的是张云龙。
张云龙曾任北京内燃机总厂工程师、处长,北京汽车电机厂厂长,北京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等职务。北京佩特来也是大洋电机的子公司。
而贡俊在大洋电机的董事职务,则由上海电驱动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舟云代替。张舟云也是大洋电机的副总裁。
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关键零部件企业被并购后创始人离开的案例并不鲜见。有的创始人离开之后,重新创办一家企业,并且做得风生水起。而原来的企业则由于创始人的离开变得一蹶不振,甚至苟延残喘。
贡俊离开之后,上海电驱动未来的变数无法预料。而离开后的贡俊会不会再创一家企业,也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