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在智慧交通领域必将从胜利走向胜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十分重视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
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详细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在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李小鹏说,即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货物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智能交通热度持续。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提交大会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智能交通”是关键词之一。部署了“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出行服务”“推广公路智能管理、交通信号联动、公交优先通行控制”“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等任务。
" 十四五 " 规划要求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 " 战略支撑 "。立足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加速智能化转型,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迁移,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涉及千行百业,绝大多数行业都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变革将共同推动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不同以往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35年建成的这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将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参与《规划纲要》及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的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表示,此次《规划纲要》已将创新和智慧作为一个重大的板块予以体现。“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创新都是交通、通讯、能源三者结合的。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火车、煤炭、电报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汽车、电话、石油的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飞机、高铁以及传统互联网的结合。”张国华认为,这一次新的革命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大数据、云计算、5G,以及超高速磁悬浮高铁为代表的更加高效的综合交通跟互联网的结合。
国家宏观政策布局发展智慧交通。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再次强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规划纲要》对智慧交通方面的布局谋划,将促进对既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加速运输方式内部的协同运行,推动各运输方式的运营协同,促使运输服务智能化、即时化,改变交通系统运营的业态与模式。
随着 5G 的普及,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车联网服务成本将会不断降低,可用性高、质量好的车联网连接将会为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提供基础网联能力,从而大大提升车主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拉升汽车销量,同时增加用户粘性与忠诚度。除了汽车销量的增长,车联网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增值服务的创新商业收入。以前汽车产业的主要收入依靠卖车和售后维修,未来在汽车里提供增值服务,例如在线音乐、在线电台、有声读物、在线视频等,将是新的收入来源。
在政策和资本市场双重利好前提下,智慧交通的赛道越来越热闹。一些传统的安防企业、通信企业甚至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加大智能交通市场资源投入,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