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彦宏的这封信会刷屏朋友圈:看完终于明白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编者按:
3月23日,百度在香港二次上市。李彦宏用一封长信,回顾一路走来的21年。
用一句很俗的话说: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世人皆知,顺水推舟易,逆水行舟难,但决定一个船长到底能把一艘巨轮开多远开多久的,却是逆水行舟的本领。一位企业家带领一家企业,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这部电梯太强大、太有力,是企业家们的大幸事,但大幸之中也藏着不幸。所谓温室培养不出顽强的生命力,习惯了坐电梯、打顺风球,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能力建设,更难言练就穿越逆境和风暴的能力。
于是,最近这几年,当电梯难坐,企业家们开始群体焦虑。
高增长向高质量的换道阵痛,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正让诸多创业者、企业家和管理者,从顺水走到逆水之中,甚至被甩出电梯。百度曾经的“有昨天,有明天,唯独没有今天”,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界,怕是许多人都正感同身受。
李彦宏穿越险滩,打逆风球的历程与修炼,在当下,可谓弥足珍贵。
世上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航程,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成功,不是看他有没有站上过顶峰,而是看他能否在顶峰跌落之后反弹,再攀高峰。无论你现在是顺风顺水,还是逆风而行,他的这封信,都值得好好读。
以下是李彦宏致股东信全文:
您好!感谢您对百度的关注和支持。
从创建百度的第一天起,我对它的期待始终没变:专注技术,信仰技术,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我认为,每一家企业都生而不同,也应该创造不同。
今天,在百度香港上市之际,我希望通过这封信,让大家了解百度——一家技术派的公司,它的梦想,它的坚持,它的价值和创造,它的明天和将来。
01 技术的百度
百度是一家技术公司。这句话听起来平淡无奇,在互联网领域,谁不是呢?
但当你看到,2020年百度核心业务研发投入占到收入的21.4%时,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同了。因为这样的研发强度,在全球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中都是凤毛麟角的;当你去翻一翻各大互联网公司CTO的履历时,可能会发现他们中许多人都曾经在百度工作过,经历过百度技术文化的历练;当你看到一个个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CEO出自百度时,你甚至会为百度能否保持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性感到担忧。
但这就是我所说的,百度是一家技术公司的另一层含义:我们培养技术人才,我们输出技术文化,让更多企业看到技术的价值并重视对技术的投入,搭建起中国互联网的技术骨架,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21年前,当我从美国硅谷回到北京创立百度时,我曾希望像在硅谷一样,招有5年左右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加入我们的初始团队,因为小公司没有时间和金钱从头培养人。但最终我们招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应届毕业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公司在中国培养出能为互联网所用的技术人才。由此开端,百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人才培养“熔炉机制”。我们让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从实习生到顶尖科学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务实、自驱、负责到底”品格的人才。
百度创立之前,互联网的发展还比较早期,那时候用户在搜索框输入一个词,3秒钟之内不出结果,大家觉得很正常。但是,我要求百度搜索必须一秒内出结果。这种对技术的极致要求,让我们成为最受网民欢迎的中文搜索引擎,每天响应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数十亿次搜索请求。始终把用户放在第一位,让产品简单易用,高效执行、追求完美,这样的技术文化塑造了今天的百度。
10年前,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已经成熟到可以解决搜索问题,以及搜索以外的很多问题,我们开始大举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期待用技术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这样做,当然不是没有代价的。这10年,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快的阶段,商业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我们发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技术似乎不灵了,这让我们看起来有点措手不及。前几年有人说,百度拥有昨天,也拥有明天,唯独没有今天。
当下,“明天”正在变成“今天”。过去10年,我们打基础、建生态,在人工智能大潮奔涌而来的今天,百度成为了领先的AI生态型公司。集百度通用AI能力之大成的百度大脑,已对外开放了270多项AI能力,日调用量突破1万亿次,服务于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飞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深度学习框架,是AI时代的操作系统,凝聚了265万开发者、服务了10万家企业。最近三年,在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百度始终排名第一。在云、AI、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百度形成了移动生态、百度智能云、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更多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布局的多引擎增长新格局,积蓄起支撑未来发展的强大势能。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三年前,我们年度总收入刚刚突破1000亿人民币,而过去10年,我们的研发支出就超过了1000亿元。但是,我们选择了技术战略,就必须抵御住短期机会的诱惑,能坚定面对长周期投入的挑战。长期价值和短期利益之间的选择,最考验一家公司的战略定力。百度有定力,有耐心。因为我们深知,最前沿的技术浪潮是等不来的,你必须提前10年、20年去布局。
在百度最初的10年,我们专注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投入,让我们得以服务10亿互联网用户,并演化出语音、图像、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最近10年,我们在深度学习、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AI芯片等前沿领域投资,让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强大的互联网用户基础的AI生态型公司。
建生态,开放还是封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和路径。百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放。开放是百度与生俱来的基因,搜索引擎天生就建立在开放的互联网基础上。百度做AI,无论是阿波罗自动驾驶,还是小度助手、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我们都坚定地推动开源开放,为的是让大家都少走弯路,让整个赛道更宽广,让技术发展更快,让应用普及更快。
过去的21年中,每当百度徘徊在十字路口,我都会问自己,什么能够让你真正制胜未来?我认为就是两方面:一是你信仰什么,What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一是你有多大的决心,your determination。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信仰没有变,我们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我们也有决心,有耐心。我们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
02 文化的百度
百度这个词是我创造出来的,源于宋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百度”之前不是一个词,没有任何既有的含义。我认为,这样的词才是一个好的品牌词,它的所有寓意都由我们书写。那个时候,很多公司起名字喜欢用英文,最好能让人觉得是个国际公司,而百度的英文从一开始用的就是汉语拼音。到今天,百度公司所有的会议室都用词牌命名,这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什么是百度的文化价值观?简单可依赖,这是公司创立之初就定下的,从未改变。
“简单”,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要做到简便易用;也意味着公司的人际关系简单,没有办公室政治,说话直来直去。“可依赖”,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担当,很靠谱,做事让人放心,总是把最好的结果传递到下一个环节。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把“简单”作为文化价值观的关键原则。“简单“成为一种共识,这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简单可依赖,常常意味着我们要“反路径依赖”。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按照计算机科学的说法就是“贪心算法”——现在能得到收益就做,现在得不到收益或者负收益就不做。在百度,每天有数亿人来寻求知识、信息和服务,这构成了我们发展AI的良好基础。有什么新想法,快速开发出来,做个小流量实验,效果好就推全,效果不好就改进或放弃,这几乎成了百度人的肌肉记忆。但这样的做法,很容易满足于局部最优,从而与全局最优失之交臂。
如何避免贪心算法?简单说就是用理念来指挥,用数据来验证。任何一个产品实验,都要在背后有一个清晰的理念来指挥,有价值观做准绳:做这个事情是为了啥,为了谁,提供了什么价值,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数据是用来验证理念,而不是指挥理念的。数据代表的是过去,一个趋势一旦从数据上反应出来,就已经晚了,做事要理念先行。产品理念高于数据算法,降低门槛、保持简单、引人向上,这是我们坚持的产品价值观。
如何找到全局最优?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就是要敢于走出舒适区,离开局部的最优点。要冒险,但是要冒算过账的风险,而不是用蛮力。要看趋势,一件事情向前看1~2年,一定是红海一片;看3~5年就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了;向前看7年以上,你就可以尽情挥洒、从容布局,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简单可依赖,还意味着,你要心无旁骛,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你甚至要特立独行。当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多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大规模补贴教育用户习惯的时候,我们的投入重点转向了AI。关于AI,我们的做法也与众不同:当全世界都痴迷于无屏智能音箱的时候,我们重点发展了小度智能屏,这让我们在全球带屏音箱中位居第一;当全世界都在追逐无人驾驶的单车智能路线时,我们坚定地投入到了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当主流的云厂商都在竞争CDN、IaaS领域的市场份额时,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深度学习框架和高端AI芯片,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的云智一体的服务。
这些做法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我们生而不同,干嘛要活成别人的样子?
03 未来的百度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能量和信息,这是第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最底层的思考和判断。今天电动车正在取代燃油车,是能源技术革命的必然;而真实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则是信息技术突破的必然。未来,信息和能量两条线的融合创新,将带来颠覆性变革,给全球经济带来长期持续的增长,给全人类带来福祉——消灭贫困、延长寿命、实现碳中和,让地球更加生机勃勃,让生活更美好。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百度最初的10年,是用技术让信息的分发变得更高效。百度最初的使命,是“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让汽车变得智能,让家居变得智能,让城市变得智能,让万物智能,同样源于我们新的使命:“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理解了我们新的使命,就能理解百度一以贯之的技术战略。就是看长远,为未来投资。
我们认为,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八项关键技术,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将给经济、社会、甚至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它们包括自动驾驶、数字城市运营、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这其中,有的我们已经布局多年,开始迎来收获,比如自动驾驶、智能助手。有的刚刚开始,比如生物计算、AI芯片。
得益于我们长远的布局和创新的路径选择,百度可能是全球唯一贯穿了智能驾驶系统、汽车智能化赋能、整车制造、无人车运营、车路协同、数字城市管理等几乎智能交通所有环节的参与者,这将使我们率先和最大程度从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受益。
在自动驾驶领域,阿波罗已经成为中国最领先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我们拥有中国最高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数和最多的测试牌照数;我们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向10家全球和中国的汽车厂商赋能;我们的智能交通已经在近20座城市落地实践。我们的无人车已经服务超过21万人次;我们最近还成立了独立的造车公司集度。
8年前,当我们决定投资智能驾驶技术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人工智能最顶级的工程,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和生活。我们看到,智能驾驶技术正在极速演进,每更新一代,成本大约会下降30%~50%。当成本下降到一个阈值,将触发无人车规模化运营;另一方面,车路协同将大大提升无人车的安全性,使得大规模商用成为可能。
我们还希望推动数字城市的运营。过去40年,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今天,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被拥堵困扰,不得不通过限购限行来解决。数字城市运营商模式,会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在保定和长沙试验的数字城市运营,已经显示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潜力。一项测算发现,智能交通能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而这将为GDP每年贡献2.4%~4.8%的绝对增长。随着这一模式的铺开落地,中国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限行,我们争取用十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拥堵问题。当然,这个模式在中国以外也适用,解决拥堵、提升通行效率、减少碳排放、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将惠及全球每一个人。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生物计算将在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晶型预测等方面大显身手。新药研发的速度将大大加快,过去十年磨一药,未来可能两三年就能完成一个新药研发周期。而疾病筛查、精准医疗等也会因为AI而得到完全改观。更值得期待的成果可能是,个性化定制药物,你接受的每一种治疗,每一种药物都是专门为你设计的,这将是前所未有的预防性医疗保健方向,让更多人可以安享百岁人生。
AI芯片是高技术门槛和高风险的投资,但是百度希望在AI芯片领域有所突破,我们组建了自己的AI芯片公司,因为它与平台能力密切相关,而且能充分利用我们在深度学习框架领域的优势。百度昆仑I芯片已经替代了相当一部分百度搜索引擎的推理能力,即将量产的昆仑II将在昆仑I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应用到更多的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场景中。从长远看,AI芯片将为云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系统创造出额外的能力和效率提升。
作为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的一个载体,小度智能音箱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在很多家庭里已经被当作一个家庭成员看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对它非常喜欢和依赖。在中国的一些社区,我们的小度助手,正在帮助老年人获取信息、购物、实现健康管理。未来,我认为在医疗、教育、金融等任何一个大家熟悉的领域,都可能会出现专用的智能助手。每个人都需要、都能拥有自己专属的个人智能助手。
正如雨果所说,“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对于一个技术信仰者,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时代机遇,更加让人激动人心的呢?所以,我们要坚持创新,不拘一格地创新。
我们会通过创新的产品,给用户惊喜;我们会继续坚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在“两基一底”,即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和底层创新上进行投资,去达成我们的愿景——“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我们始终相信,科技为更好。我们相信,技术的开放共享,让再微小的企业,都可以享受技术的红利,在创新面前机会平等;让再弱小的个人,都可以分享创新的果实,实现结果平等。我们相信创新和创造,我们相信良知、善行,将让这个世界走向阳光地带,走向星辰大海。
李彦宏 百度董事长兼CEO
2021年3月23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